[分享] 是文化产业还是零售业?书店店员读书店

楼主: MEOWWW (meow)   2024-03-24 20:08:28
沈如莹 书店工作者
我原本充其量只能算是“有阅读习惯的人”。刚成为书店店员时,面对书柜上许多陌生的名
字和潮水般涌来的新书,虽然有学习的充实感,但更多的恐怕是社会新鲜人面对新工作的焦
虑。在偶有余裕的时段,将架上的书一本本拿下来,一边擦拭书柜,一边认识作品,随着时
日积累,毕竟能聚集成一定的基础。
但平台陈列可就难了,这本新书要替换掉哪本旧书?谁要站高一点?谁要跟谁放在一块儿?
都让人伤透脑筋。书店工作看似有趣,却没把握自己是不是真的适合。于是休假日总是一股
脑把工作抛在脑后,原本习惯去的书店也不去了,好像只要踏进那样的空间,巨大的不确定
感就迎面而来。
那样的焦虑自此不曾消失。一段时日后,或许因为终于摸熟了工作流程,或许得到了前辈的
肯定,又兴起了逛书店的念头。当我再次踏进以前常光顾的书店,视线却落在与以往不同的
地方。一开始是好奇察看别人卖的书和自己店里有什么不同,又会把什么样的书放在一起。
不知不觉间,我开始“读”书店——从陈列、装潢到店员,观察一间书店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甚至推测起店里都是些什么样的客人,又是什么样的营运模式。
▉书店不是梦幻场景,是一门生意
还在书店工作的时候,有时会半开玩笑地说“独立书店是文化产业,但连锁书店是零售业”
。并非认为文化和零售有高下之分,而是在各自的体系中,说话的方式的确有所不同。独立
书店因着店主的性格而吸引粉丝,连锁书店则以品牌优势祭出各种行销花招揽客。
几十年来,台湾“书店”的定义不断改写,从街头巷尾的传统书局、出版直营门市、到80年
代逐渐成熟的各大连锁体系,再到近年如雨后春笋般现身的独立书店,还有日益蓬勃的网络
书店。或许乍看像是线性的过程,但台湾书店样貌的演变一直都充满了实验性,从来不曾单
单朝同一个方向发展——甚至也不是彼此对立的。
因为书是一种特别的商品:既非生活必需,却对心灵智识十分重要,有人嫌书贵,但许多书
籍内容的价值可能足以改变一个人或整个世界。这种价值上的二元性,也让书店一直以来相
较于被定位为零售业,更容易归类为带着理想性的文化业。于是不论书店规模大小,在影视
作品或文字报导中,都着重在老板如何怀抱梦想,一步一脚印地坚持不被现实打倒,却少有
对于营运模式的观察分析。
然而,无论是连锁或者独立书店,都得想办法赚钱养活自己。
▉最复杂的零售业
“零售业”指的是从生产者或经销商手中取得货品,贩售给消费者的业种。书店在本质上不
仅是零售业,还很可能是其中最复杂的一种,因为这世界上没有两种一模一样的书,意即商
品种类极多。
我们可以做个简单的比较:一般常见25坪左右的便利商店,商品种类大约3000项,但同样大
小的书店,能陈列的品项至少两至三倍以上(端看老板的经营方式而定),空间里或许还有
余裕放置提供读者休憩的桌椅。
这种少量、多品项(卖很多种书,但每单一品项卖的本数不多)的销售模式,使得商品管理
需要花费非常多心思。书店工作人员每天大部分时间其实是在处理订书、进货、上架、退货
及库存管理。如果是店主或老板,还要处理帐款结算等工作。这还不包含日常帮读者找书、
担任网络小编、执行活动或讲座,甚至提供餐饮服务......。悠哉坐着看书喝咖啡的美丽画
面,从来都不是书店工作者的常态。
让我们再进一步讨论:如果真有一间如上述所述的书店,25坪的规模,算大或小呢?
对连锁体系而言,25坪很可能只是一间店面的零头,但很多独立书店的面积则小于这个数字
。最直接的原因当然是资本条件,越大的卖坪不仅表示需要越高额的租金,也意味着在人员
和商品上需要更大的投资(无论有形或无形),一般个人开业自然无法负担。两种经营方式
的差异,并非只显露在我们逛书店时所感受的氛围,而是在起点就完全不同。
连锁店型如同百货公司,以较便利的位置条件、较大的卖坪和多样化的商品选择,提供消费
者够多的造访动力(只要去一个地方,就能满足所有需求)。独立店型则像风格店舖,依赖
高度个性化的环境营造、商品组合甚至经营理念,吸引认同诉求的消费者前往。
是不是觉得形容独立书店的这几个关键词有些似曾相识?事实上,许多连锁书店刚兴起时,
也不约而同标榜过同样的特质,但零售业要使营收成长的主要策略之一就是增加店数,在规
模扩张时,为了效益平衡和维持行销语言一致,必须做一定程度的收敛,否则若旗下有100家
店各自做了100种书展,不仅成本过高,读者也早就昏头转向了。
相较之下,独立书店可以完全贯彻店主的主张(也可以说这是独立精神的基本价值)。或许
很多人从未想过,但从商业角度来看,这便是以分众市场为标的的经营方式。
▉选品力=取舍的艺术
这种规模上的差异,具体反映在两种书店对于商品操作的取舍。无论统计指出近年台湾总出
书量如何减少,一年三万多种仍不是个小数目。许多爱书人或许都有这种经验:在数百坪大
的书店里,找不到几本自己想看的书,却在十坪的小书店里买到荷包空空。正如前所述,连
锁书店的优势之一是多样化的商品选择,因为客层广泛,横跨多种类型及层次的书籍是必要
的。例如食谱书,不仅包含新手入门的简易类型,也有动辄数千元的大部头著作。店员虽然
有一定的自主空间,可以选择将自己喜欢的书摆放在较好的位置,却同时必须配合公司当下
的行销活动,或更敏锐地随畅销趋势调整陈列。
这是书店店员的80/20法则:花20%的精力把畅销书堆在那里,一个月卖几百本,而另外80%的
精力则放在自己很想做,但可能知音不多的书展主题上。我相信很多负责艺术设计类型的店
员,前(2015)年底在卖着色书的时候,心里都是翻着白眼的,不过因为营收压力暂时解除
,也有更多余裕可以陈列自己喜欢的画册或作品集。或许遇上了慧眼的读者,带走一本《仿
培根的三习作》,岂不是皆大欢喜。
在连锁书店对于商品通常是来者不拒,仅在量体和陈列上依照质感和客群调配的情况下,由
于品项繁多,以至于有些读者常觉得眼花撩乱,不知如何下手。一个称职的连锁书店店员,
必须能让自己负责的领域呈现出清楚的层次,无论是一般的游逛读者、业余爱好者或专业读
者,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书。
独立书店在资本和人力上的限制,反而成为选品特色的关键。既然没有太多空间可以采购,
那么每一本买进来的书,都必定要符合店主认可的某种价值。书店可能因为关怀本土,而搜
罗有关台湾人文史地的书种;或者关注美学,而以经营艺术设计书籍为专业。
这些书店不仅会吸引原本就对这些议题有兴趣的读者,长期下来更有机会拓展并推广至原本
对其一无所悉的人。这些潜在的消费者可能偶然踏进书店,参与一场精采的讲座、与店主或
其他读者闲聊,甚至只是看到一本封面美丽的书,就此开始一段新的阅读旅程,而这旅程,
将带领他们走向更远、更好的视野。
在这个被动接收资讯的网络时代,书店是少数能够不断提供刺激的空间。我永远不会忘记,
自己在走入某些“小”书店时,曾经如何为时间与知识的厚度所震慑,那都是书店工作者的
心血结晶。“书”本身并没有差异性,面对各种竞争,还能让客人愿意一再光顾的最大理由
,正是书店所给予的“内容”。这个道理看似感性,其实没有绝对的理性是做不到的。“少
即是多”,越小的书店,越需要精准的选品眼光,让读者每次到访都会对眼前的世界耳目一
新。
▉厘清选品脉络,深耕阅读
 无论是连锁书店以比例取舍,或是独立书店的万中选一,一个“好的书架”,维护都必须
耗费极大心力。这不仅是由于书店工作繁琐,更因为(对很多人而言可能有点意外),书并
不是一种恒常存在的商品。无论曾经多么畅销、如何经典,只要后续的销售曲线降低到一定
水准,就可能因为评估需求无法满足最低再刷量,而从书店消失——有时只是短期消失,但
也或许就此断版。
持续长销的书,会因为版权到期或其他因素而无法再刷;还在市面流通的书,只要一度缺货
没有补到,就可能从此从店内书柜上消失。更别说因为空间有限而书海无涯,无论多大间的
书店,实在乏人问津的品项,也会在评估之后决定退回给厂商。书店工作者若不够用功,主
动探寻每一本书背后的故事,和出版脉络里的源远流长,这些没读过、听过、看过的书,便
真的成了不存在的书,而那些消逝无形的文字结晶,无疑是不可计量的庞大损失。
每个主题都有值得永远陈列在架上的作品。同一主题除了要有适合各层次读者的书,也要有
不同观点甚至不同时代的论述,以及延伸的相关著作。不仅平台策展如此,书架上更能展现
专业店员的基本功。
就像“自然书写”少不了《寂静的春天》、“电影”类少不了远流“电影馆”书系,每本书
都是一个“点”,需要连结成线和面,才能提供读者完整的阅读面貌。更进一步,则是让主
题彼此之间产生关联、长出细密丰富的层次,甚至打破既定类型的分野,创造新观点。要做
到这个程度,光依靠当下的经验是绝对不够的。一间书店尽管空间再美、咖啡再好,如果书
店工作者无法厘清选品的脉络,便无法深耕阅读,长久经营。
通路若缺乏多样性,阅读市场也会趋于单一,长此以往,读者接触的内容将越来越限缩。无
论书店规模大小,只要选书精准,必能满足读者的好奇心。或许在“书”是否还有存在的不
可替代性都受到质疑的今天,这个讨论有些不合时宜,但专业的选品力,能够引领读者借由
阅读面对整个世界,这,也是书店之所以存在的价值。●
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363
作者: komengtu (Meng)   2024-03-24 21:02:00
作者: lovesakuya (雪情)   2024-03-24 21:34: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