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如莹 书店工作者
近年出版市场上出现不少“关于书店的书”,有些是作者采访不同书店写下的报导,有些是
经营者以文字分享酸甜苦辣。台湾在这领域的出版品,早些年最具代表性的应该是钟芳玲的
《书天堂》系列,至今亦时有佳作。翻译书品项的最大宗则来自日本,从清水玲奈的《书店
时光》、石桥毅史的《书店不死》,或吉本忍的《东京本屋记事》等,种类繁多。这些能够
翻译成中文,在台湾出版的“书店书”,多半以感性笔触介绍书店店主的经营理念及背景,
充满故事性,成为阅读爱好者纸上旅行乃至亲身走访的良伴。
不过,在日本这个深具“打破沙锅问到底”民族性的国家,其实还有另一类书店主题的书,
聚焦于书店产业发展,由书店工作者执笔,也可能是业界人士的分析,内容也有许多书店的
概况,但主要关注实务操作,甚至是相关数据及政策上的变化。这类书内容主打业内人士的
共鸣,因而较难有机会引进台湾市场与大众见面。
这些书并非凭空冒出。尽管同样面临严重衰退,日本媒体对产业变化仍保持一定的关注,经
常出现相关报导。此外,日本的书店工作者也有许多舞台可阐述自身想法,小书店自不待言
,相较于台湾大型书店皆以品牌包裹,日本的书店店员许多皆投身产业多年,对市场想法成
熟,以个人身分撰写专栏、受访,甚至主持广播节目等活动皆时有耳闻,业界的交流也更广
泛、多元地进行。
▇《书店员的工作》:书店工作者的实务心得
我第一次看到这样的作品,是在日本一间百货公司的选品专柜里。在登山用品、包袋杂货之
间只摆了两小柜的书,却十分聚焦在阅读与出版的领域。这本《书店员的工作》(书店员の
仕事,2017年4月)结集了59篇由书店工作者执笔,于2009至2017年3月间刊载于《NR出版会
新书再版情报》
(注
相较于集英社、小学馆这些耳熟能详的日本大出版社,“NR出版会”听来十分陌生,查询之
后才知道是一个成立于日本七零年代学潮时期,以人文社科书籍为主的小型出版组织(约十
间成员),朴素的官网上可找到一些资讯(http://www006.upp.so-net.ne.jp/Nrs/top.htm
l)。
)的文章。
书中分成三个部分:“从书店现场说起”、“书店店员的工作”(2010–2013、2014–2017
两期),以及“东日本大地震特别篇”,执笔者可能来自大型连锁书店、地区书店或小书店
,但都是在第一线奋斗的书店工作者。文章多半不长,风格也各自不同,例如任职于神奈川
平坂书房的疋田真己执笔的〈为了卖出这本书〉文章中提到,人文书的操作不一定只能单纯
回应读者需求:“以人文书而言,经常认为书柜的样貌是由读者决定的,但我认为维持周转
率
简单解释如下:“周转率”指的是存货与销售间的比率,依各行业或各店面的营运状况基准
不同。一般而言周转率愈高表示销售情况愈好,反之则愈差(但并非愈高愈好,周转率过高
表示存货掌控不足),周转率差表示书籍销售速度过慢。
至关重要,如何让读者容易找到书是首要考量。”
除了回应读者的需求之外,人文书也必须借由主动操作(包含书柜以及平台陈列),让读者
更容易看到不同的书,提升销售速率。她也举例说明,如何不为分类所囿,而依照每一本书
真实的属性归架,以及借由主题策展,协助读者在书海中得到有用的推荐资讯等。
对台湾读者而言,比较特别的应该是曾经派驻在台湾的纪伊国屋石堂聡,及淳久堂书店高原
博臣两位时任店长的文字。两篇文章都写于2010年,距今不到10年,在台湾发展的日资品牌
书店版图已发生不少变化,如今读来恍若隔世。
纪伊国屋海外展店经验丰富,在来台湾开店前,已有超过20间海外分店(包括美国、东南亚
地区、澳洲及杜拜)。根据石堂聡的说法,一开始纪伊国屋采取的是小坪数策略,主要供应
日文图书及杂志,后续才纳入英文及当地语言出版品,扩大营业坪数,颇受好评。台湾的销
售方向,起初亦以台湾主题的日本出版品为主,随着台湾图书比例增加,业绩已高于日文书
。同时,相较于日本的新书自动配本机制
日本的供应商大都会依照各书店过往同类型的书籍销售状况决定新书的配送量,也常因为通
路之间彼此挤压,牺牲小书店的配量挪移至大书店。台湾其实也有类似状况,但运作上不像
日本那么系统化。
,台湾书店必须主动对厂商下单才能拿到书,是两地作业不同之处。
淳久堂则拥有台湾和法国巴黎的海外分店。高原博臣撰文当时,台北有两间分店(天母店和
已结束的忠孝店),他说自己原以为客人会以驻台日人为主,不料大约七成都是台湾人,面
试的时候也遇到许多熟悉日本动漫文化的年轻人。这让他想起派驻巴黎时,正好《七龙珠》
、《圣斗士星矢》的动画正在法国播映,也有读者会到店里来找法文版的漫画,不过对20年
前的法国人而言,喜欢日本文化的还是些“怪人”。
▇《所谓“卖书”这一行》:直面实体书店的危机与挑战
《所谓“卖书”这一行》(“本を売る”という仕事,潮出版社,2018年1月)是不久前在福
冈丸善书店发现的。作者长冈义幸是自由新闻工作者,长年关注出版等议题,此书为他在《
潮》月刊中〈走向书店〉(书店を歩く)专栏的文章结集。
书中分为5个章节:“凋零街区的书店”、“地方与书店”、“地区书店的挑战”、“新书店
的型态”、“跨越震灾”。作者实际走访100间日本各地的区域书店,与店主深谈经营的困难
。根据书中资料,与1999年相较,日本书店每年以500至600间的数量减少,访谈的书店也有
不少处在即将(或已经)结束营业的状态。作者并不回避这些议题,而是以产业观察的角度
探究原因。
第一章“凋零街区的书店”提到,日本出版营收约有半数来自于杂志(含mook)及漫画(单
行本及期刊),但近20年来,这两大类读物衰退情况比书籍严重,漫画在这两年甚至每年跌
幅超过一成
(注
注:数据部分引自“出版科学研究所”《出版指标 年报 2019年版》网页https://www.ajpe
a.or.jp/statistics/index.html
)。由于杂志、漫画固定客源的比例很高,营收减少对必须长期经营社区读者的书店而言是
致命伤。
另外,在〈支撑小书店的供应商危机〉一篇中,更提到由于整体产业不振,以薄利多销为本
的供应商难以支持,名列日本十大供应商第四名及第七名的“栗田”和“大洋社”,先后于
2015年与2016年宣告破产。栗田后由第三大供应商“大阪屋”收购,持续努力经营,但大洋
社就此结束营业,据称牵连书店达500间以上,甚至有20间书店因货源不足而关门大吉。
这些案例读来不免沉重,但其后二至四章也记录了多家经营数十年甚至百年的书店,如何在
人口外移、高龄化社会、商圈变迁等不利因素下,以专业选书、客制服务、改变商品结构、
复合业态、迁地开业等尝试开辟新路,甚或在原店主因年事已高决定歇业时,因缘际会接下
书店,从而开启第二人生,也为书店找到新生命的佳话。
▇每一间书店,都有说不完的故事
由多人执笔的《书店员的工作》,像是书店日常的切片,尽管工作流程上有许多不同之处,
读来却处处熟悉。以产业角度切入的《所谓“卖书”这一行》,则呈现日本图书及出版产业
的真实面貌,字里行间仍不时出现“坚持”、“理想”、“责任”这些看似梦幻的信念,但
同时也看到每一间书店为了生存所做的努力。
这两本书都在最后一章里收录以3・11东日本大震灾为主题的文章。如同台湾出版过的《重生
的书店》,透过这些文字,被地震损坏、海啸冲毁的景象,以及人们的恐惧、狼狈,仿佛历
历在目。有些书店不幸因店主罹难而就此消逝,但有更多书店努力振作,甚至从组合屋走出
灾后的第一步。期间亦有不少供应商大力协助,免费提供货源,让这些书店得以重新营运。
街角的书店有其好处。老板就算赔钱也因为兴趣继续做下去,谁都没话说,不过这样称不上
做生意。买卖这事要成立,让店生存下去,唯有确保业绩足以支撑才行。我是抱持着“就算
多卖一本也好”的使命感的。
──《所谓“卖书”这一行》
书里提到的大部分书店,我应该永远都没有机会走访,但在阅读这些篇章的过程中,不仅看
见了对阅读共同的热情,更看到许多书店工作者如何以大无畏的姿态与务实的执行力,不断
尝试用专业突破困境。尽管结果不一,那份活力的确值得我们学习。台湾书店的多样性与营
运的创新程度绝不亚于日本,但除了诉诸梦想、感性与美丽的空间之外,如何让更多人理解
书店真正的内涵,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62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