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Govz (早起吃饱饱 心情好~)
2021-08-21 20:41:44有图网志版:https://reurl.cc/O0Zae9
==================
以下全文复制贴上:
==================
《活出意义来》是意义治疗法(Logotherapy)创始人弗兰克博士的著作。意义治疗法又被
称为维也纳精神治疗法第三学派,和佛洛伊德学派和阿德勒学派齐名。这本书除了心理治
疗的学术意义,以第一人称描述二战时纳粹集中营里犹太人俘虏境况,而具有浓厚的历史
意义,也是思考人生意义和如何应对痛苦困境时,很值得参考一读的书籍。
一、人类终极的自由:选择自己处事的态度
如同一般的理解,二战时犹太裔俘虏,在进入集中营的那刻,就被剥夺了所有的身分和身
外之物,没有人在意俘虏的姓名,只剩下一个一个的编号;原本带着的行李和贵重物品全
被没收;弗兰克博士原本想要夹带的书稿,也被毫无悬念地被守卫拿走。当处于大山大浪
压来的境况时,个人的反抗如蝼蚁之力,无法扭转现实。弗兰克博士在此绝境时,体验到
‘在面对生命困境时,只有在既定境遇中选择采取什么态度的能力,才是人类终极的自由
’。弗兰克博士当时选择接受,并且选择在自己能做到的每个行动中,尽力地保护自己且
不违背自己待人处事原则的平衡下而存活下去。让我想到了电影《刺激1995》的主人翁安
迪,他被诬陷判处无期徒刑,进入了囚禁重刑犯的监狱,看似毫无希望的人生,他选择伺
机而动,建立了与典狱长和狱卒的供需关系,扫除了被霸凌的阴影,甚至为狱友建立了一
座监狱图书馆。有时候,我们无法改变当下的境遇,但我们可以决定自己面对困境的态度
。
二、用科学客观的角度看待自己的现况
弗兰克博士在面对集中营极端艰难的待遇时,藉著医学科学训练的观察法,用他者的角度
观察自己遭受的外在困顿与痛苦,他说‘我把所有的痛苦和煎熬当成前尘往事,并加以观
察’,当超脱了个人的困阨感受,这一切的遭遇变成事实客观的描述,当下也就不那么痛
苦了。这个做法,和之前阅读《零秒思考力》时,作者赤羽雄二的建议很类似—当碰到生
活上的冲突,让人充满负面情绪反应时,调解自己情绪的方法,是用客观的方式描述实际
状况、分析自己为何会不开心、换成对方的角色思考整件事始末、再用纸笔写下,这样会
比较平和且可回顾。用他者客观的眼光看待事情,可以训练自己的观察力,对于调解不平
负面的主观情绪时,也很有用。
三、建立自己独一无二的意义
1944年底到1945年初,集中营爆发斑疹伤寒,许多俘虏没能撑过那个即将终战的春天。弗
兰克博士在长期营养不良且没有医疗补给的营区,也罹患了斑疹伤寒。能撑过那个高烧心
智狂乱死神召唤未歇的夜晚,弗兰克博士自己的剖析,是尽力在晚上时保持清醒,试着构
思演说的词句,在收集来的小纸片上,速记起自己初入营时被没收书稿中的重要词汇。存
在主义哲学中心思想,‘活着便是受苦,要活下去,便要从痛苦中找到意义’。弗兰克博
士在集中营面对无止境的苦力活、恶劣的环境和传染疾病,支撑他存活的,除了对妻子和
家人的爱和思念,就是集合自己思想的书稿,因为他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便能继续忍
耐痛苦。也如同尼采说的‘懂得为何而活的人,差不多任何痛苦都能忍受得住’(He who
has a “why” to live for can bear almost any “how”.)。人生不如意事时常有之
,我们能做的,就是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理解‘意义治疗’,为自己打开理解人生的眼界。
弗兰克博士在《活出意义来》第二部—意义治疗法的基本概念中,提到‘现代自动化机器
不断进步,使一般人多了闲暇的时间。但许多人的问题是:不知道要用这些新获得的时间
做些什么。’没想到过了半个多世纪,这种‘虚无主义’袭击我们的程度并没有减弱。现
代人对战争的恐惧,以及上个世纪两次大战的惨痛教训,我们会遭遇到弗兰克博士经历的
集中营劫难的机率,已经很低很低。但仍然需要找寻人生意义,并且具体行动,让自己的
存在产生价值。这是反复读了几次《活出意义来》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