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钱、渡来、模鋳、撰銭、经济社会

楼主: Oswyn (Oswyn)   2024-06-09 01:47:38
钱与历史经济社会密不可分
日本史中讲到钱,非常有代表性的就是织田信长用在永乐通宝旗印上的永乐钱
以下内容时序主要基于日本银行金融研究所货币博物馆的日本货币史年表
并参考货币史研究会・东日本部会の记录、函馆学等论文、资料加注补充,但会略很大
无文银钱流通,有私铸说也有国家发行的可能说
683年 ‘日本书纪’天武十二年四月十五日条,今后只能使用铜钱禁止使用银钱之诏
江戸时代发行的刊本,就有没列在皇朝十二銭之中的富夲銭登场
二战后各地的遗迹调查也零星发现富本钱
1998年在飞鸟池遗迹(奈良明日香)出土了大量的富本钱铸造半成品
被认为是七世纪后半,比元明天皇(43rd) 更早的天武天皇(40th) 时代的产物
在更古老的遗迹中发现的“无文银銭”,也在飞鸟池遗迹中以裁断的状态出土
因此可以确定上述诏中提到的银钱为无文银钱
※ 富本钱是否有进行流通存疑,但本篇略过
694年 史料上初见任命铸钱司
708年 据称在武蔵国秩父发现了铜块(和铜、即日本初国产铜)并献上朝廷
隔年女帝元明天皇改元和铜,同年铸和同开珎(和铜开珍)为皇朝十二钱之始
※ 感觉是跟祥云、灵龟类似的御都合创作
709年 禁止私铸银钱(记录初见,以后私铸记录频出)。废止银钱
※ 显示私铸在当时是容易的,暗示了在政府工房之外也经常进行的可能性
710年 禁止使用银钱
711年 定谷6升=钱1文
712年 定税(调庸)的布与钱货交换基准(布1常=钱5文)
中国古代八尺为寻,倍寻为常。1常=2寻=16尺。寻常(平常、普通)之语源
日本自奈良时代布的规格单位包括“端、段、常、匹”代表的长宽曾多次改变
据研究7世纪创造的长1丈3尺=1常的常布,是钱币流通前表示价值体系的基础
推测通过倍数化常布决定调布的“端”及庸布的“段”的格规
日本的律令制中,通过将调布作为物品价值的基准,庸布作为劳动量的基准
构筑了以常布为中心的布的价值体系
然而随着新的钱币发行和流通,新的价值体系出现,导致常布的历史终结
因此调布的“端”及庸布的“段”单位也在调庸制的调整过程中进行规格变更
唐制5丈为1端,日本大化改新诏定1端=4丈
大宝令赋役令中,1丁分调布2丈6尺合并为2丁分,布的规格定为1端=5丈2尺
几次变更至养老年间定为,端=长4丈2尺、段=长2丈8尺。3:2,幅均2尺4寸
由于没有法制史料提及标准,有学者认为“段”可能是种分段计量
具体来说可能表示“端”或“疋”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单位
在10世纪“端”与“段”间区别暧昧,11世纪后区别消失“端”和“段”混用
中近世布1疋=2反,反=端
730年 生产和同开珎的长门鋳銭司(长登铜山)首次出现在史料
※ 在东国发现和铜,却在西国挖铜造钱
749年 陆奥国献上日本国产金
758年 藤原仲麻吕(恵美押胜)被授予制造钱货的权利
760年 约半世纪后第二代的铜钱万年通宝及金钱开基胜宝、银钱大平元宝发行
金银铜钱间的兑换率定为金1:10银1:10铜,金银钱流通性的问题在此略过
重点放在同为铜钱的万年通宝(新钱)被定为一枚交换和同开珎(旧钱)十枚
万年通宝短暂发行后铸造中止,是新旧钱间的兑换率造成了混乱
还是主导发行的仲麻吕败亡的影响,不太明、在此也略过
764年 藤原仲麻吕(恵美押胜)之乱
765年 二代目发行五年后,接替的三代目神功开宝发行,被定为等值二代目万年通宝
779年 记录见和同开珎・万年通宝・神功开宝三种铜钱等值
794年 迁都平安京
796年 四代目隆平永宝发行,定1枚对换旧钱10枚。旧钱预定日后废止
798年 禁止蓄钱
808年 旧钱废止计划中止
818年 五代目富寿神寳发行,自此日本朝廷官铸的钱币品质开始更明显的下降(大小)
821年 富寿神寳年产5670贯文,之后铜采掘量下降
回收旧钱重铸一时增加至年产11000贯文
825年 长门国的长登铜山停止,负担自和同开珎到富寿神寳五种铜钱发行的任务结束
铸钱司移至周防国,接续未来皇朝十二钱中剩余七种铜钱的发行任务
835年 六代目承和昌寳发行
838年 最后派出的遣唐史
842年 承和昌寳的年产3500贯文
848年 七代目发行 ※ 开始进入钱货衰退期
859年 八代目发行
867年 禁止畿外蓄钱
867年 贞观入寇,新罗海贼入侵博多
870年 九代目发行
890年 十代目发行
894年 停止遣唐史
907年 唐朝灭亡
第一十代目延喜通宝发行,在官铸钱中品质数一数二烂,能认出铸文的极为罕见
成份几乎全是铅已难称为铜钱,皇朝十二钱中现存数量最多因为没有破钱的价值
※ 破钱。将钱熔化利用的行为,主要是回收铜等有价值的金属
958年 十二代目乾元大宝(轧、田=日)发行,同样成份也几乎全是铅
959年 将新造的钱奉献给伊势神宫等11社祈求流通(顺利)
960年 北宋建国
984年 禁破銭令。人们对钱币的不信任加深,成色好的旧钱被破而新钱难以流通
986年 向诸社诸陵祈祷钱的流通
987年 仗座定申上贺茂神社祢宜献上在该社鸟居旁挖出的一代目~三代目古钱782枚
召神祇官・阴阳寮占卜古钱能否拿来通用
https://www.digital.archives.go.jp/img/4018718 p. 7
向十五大寺祈祷钱的流通
https://i.imgur.com/7Bjidys.png
含铜量渐渐下降,一代目和同开珎分古跟新,新的开始变薄偷成色与重量
二代目的万年通宝在铜钱中直径、重量最足
五代目起直径重量更加明目张胆的缩水
据说六代目虽也烂但大小重量被后几代当标准
如前述,随着铜产量减少,钱币成分中铅比例开始增加且逐渐小型化和劣质化
劣币开始被人们避忌,钱币的信用也随之丧失
且发行新币间隔过近还还毎毎“一以当旧之十”贬旧钱价值为新钱的十分之一
这行为有可能把铸币当生意还想确保发行新钱的利益,回收旧钱为新铸钱的材料
但这加剧通膨与市场对钱的不信任,宁可破钱也不会愿意被贱价回收
最后发行的两代铅钱完全破坏了人们对钱的信任
有评道这可能是因为当时的统治阶级缺乏经济与货币关系的知识
无法解决也不明白钱流通不良的原因,毫无办法只会四处求神
而且记录显示在上述占卜挖到的古钱能否流通的同时,也占卜了可否发行新钱
从意图推动发行新钱的角度来看,发现古钱本身就是一种作假行为
※ 十二代目流通难,为了问能否发行新钱而伪装发现古钱
最后日本朝廷放弃了制造钱币,日本古代的钱币流通在10世纪末衰退
TBC……
作者: ninjavv (Vic)   2024-06-09 09:09:00
去年有去货币博物馆参观过,推
作者: detonator (犬之爱)   2024-06-09 10:06:00
原始人啊
作者: PAULDAVID (oops)   2024-06-09 12:08:00
铸币量如此的少 哪怕没乱搞也撑不起市场交易吧
作者: ja23072008   2024-06-09 13:23:00
主因是铜矿短缺?
作者: borriss (松)   2024-06-09 14:05:00
有阵子银价高过袁大头 有人拿去融了..省略一百万万
作者: KrisNYC (Kris)   2024-06-09 22:41:00
货币交易确实不是个简单的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