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163.com/news/article/EEQCNFP9000187UE.html
冷砲历史
16世纪90年代,波斯萨法维王朝的统治已岌岌可危。 由于在地缘上处于四战之地,他们
必须不停的同西面的奥斯曼人、东面的乌兹别克斯坦人同时作战。 由于两者可以联手发动战
略进攻,又可以封锁波斯的对外贸易线路,所以屡屡占上风。
阿巴斯继位之初波斯已是四面楚歌
在著名的阿巴斯一世继位前后,波斯军队已经在东西两线的来回奔波中露出疲态。 一些
不稳定因素也在帝国内部出现,大有彻底掀翻王朝的趋势。 为此,年轻阿巴斯选择了暂
时妥协。 不仅与奥斯曼人签署了放弃美索不达米亚与高加索的《君士坦丁堡合约》,还
默认了乌兹别克斯坦人对呼罗珊和锡斯坦两地的军事占领。
继位后决心改变波斯现状的阿巴斯一世
但阿巴斯绝非是个甘于保住小块领地的平庸之辈。 几乎在这些屈辱协定完成的同时,大
规模的军政改革也被提上了议程。 前几任波斯君主给他留下的小笔遗产,成为了他大展
宏图的“启动资金”。
帮助萨法维王朝立国的什叶派红头军民兵
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阿巴斯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帝国各省总督的忠诚问题。 这些地方实
力派在几个世代之前,还是跟随王朝建立者伊斯迈尔一起打天下的好兄弟。 由他们为核
心组成的阿塞拜疆红头民兵,也曾是纵横中亚无敌手的强大组织。 但在萨法维王朝暂时
安定后,这些骨干就开始到各自的省份就职。 随着中央宫廷屡次被奥斯曼军队击败,他
们也逐渐有了自立门户或取而代之的野心。
阿巴斯时代的萨法维波斯宫廷
但阿巴斯要剪除这些尾大不掉的地方派,并不是容易得手的事。 因为王朝是依靠红头民
兵组织打的天下,所以主要的武装力量也由他们把持。 除了几位地方大员的私人扈从队
伍,受封军事份地的普通骑兵阶层,也往往是红头民兵出生。 加上在各级任职的行政官
员,几乎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军政体系。 阿巴斯根本无法从中占太多力量支持,只能想办
法另起炉灶。
萨法维的宫廷近卫军由基督教奴隶兵组成
在当时的波斯军队中,还有一群隶属君主本人的特殊群体。 他们是几十年来因为战争而
迁入,或作为战俘被掳到波斯的高加索基督徒。 其中既有亚美尼亚人和格鲁吉亚人,也
包括了不少生活在高加索两头的切尔克斯突厥人。 阿巴斯就从继位前任手里,继承了这
样一支人数仅有几千的宫廷卫队。 利用这支只对自己负责的小型军队,阿巴斯透过宴会
暗杀、迅速抓捕等手段,初步干掉了一批特别不忠于自己的地方领袖。
阿巴斯参考历史传统不断扩充自己的古拉姆近卫军
随后,阿巴斯继续扩大自己的中央军规模,并按照古老的波斯-突厥传统,将这些人都称
为“古拉姆”。 这个名词最早出现于阿拉伯阿巴斯王朝中后期,指的是那些由哈里发、
苏丹或艾米尔们圈养的奴隶士兵。 现在,阿巴斯一世重新搬出这个名字,也几乎全盘复
制了前人就定下的制度。 大批基督徒以君主的私人奴隶身份,成为了新军成员或行政官
员,其社会地位和意义都与同时代的奥斯曼“卡皮鲁近卫军”类同。 他们依靠君主的私
产过活,并逐步在军政体系中挤占原本只属于红头民兵的空间。
阿巴斯也首次建立了大规模专业火枪手部队
鉴于先前萨法维军队的屡战屡败,阿巴斯一世仍在强化精锐骑兵之余,不忘训练使用火枪
和大砲的步兵。 波斯军队其实在15世纪后期就已经接触到这些先进武器,但一直没有太
过重视,更没有编练过完全依靠火器作战的大规模军团。 所以,阿巴斯的军事改革虽然
不见得立刻革新武器,但已经从制度上将战力做了提升。 至于被逐出中央体系的红头民
兵,依然可以在地方保有一亩三分地,作为封建征召部队参战。
红头民兵逐渐沦为了地方上的封建武装
1598年,阿巴斯一世的古拉姆已经拥了装备500门火砲的工兵部队、12,000名以火枪为主
要武器的步兵军团,还有15,000人的各类骑兵。 另有一支3000人的最精锐骑兵分队,担
任自己的护卫力量。
乌兹别克斯坦人是波斯新军的首个实验对象
也是在这一年,萨法维军队开始向东进发,首先对付势力较弱的乌兹别克斯坦势力。 虽然已
经获得奥斯曼人支援的小型兵工厂和近代化枪砲,乌兹别克斯坦军队依然是用骑兵解决大部分
战斗的典型中亚武装。 面对大大强化的波斯军队时,这些中亚豪强的力量开始显得非常
不足。 不仅在野战中难以战胜纪律更好的古拉姆,还在城市中遭到大量枪砲的集中轰击
。 包括中亚名城哈拉特在内的要地,纷纷被阿巴斯一世的军队控制。
欧洲人笔下的阿巴斯大帝形象
https://reurl.cc/Gj777D
当然,阿巴斯一世还是痛感自己的步兵实力不足。 就算已经成建制的装备了先进武器,
这些人的组织方式和训练水准,都难以被称为近代化军队。 还好这时,几个远道而来的
英国人给了他很大帮助。
来自英国的冒险家安东尼-雪莉
https://reurl.cc/RqAAan
1599年,来自英国的雪莉兄弟抵达了萨法维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