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决定伊斯兰与基督教势力边界的一场海战

楼主: jackliao1990 (jack)   2024-07-12 16:28:04
决定伊斯兰与基督教势力边界的一场海战,也让地中海从此远离世界权力中心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57854
我们想让你知道的是
地中海开始远离世界的权力中心。官僚机构过于集权化、坚信君权神授的土耳其人和哈布斯
堡家族都无法理解这一点。从伦敦和阿姆斯特丹出发的新教徒水手在积极进取的中产阶级资
助下,乘坐坚固的帆船,开始从新大陆获取财富。
文:罗杰.克劳利(Roger Crowley)
在今天,勒班陀战役(Battle of Lepanto)曾在欧洲激起的热情已经大体被遗忘了,如教
宗已于一九六五年将当年缴获的鄂图曼帝国旗帜返还伊斯坦堡。有些现代史学家倾向不再把
这场战役的意义看得那么重要。
当年曾被认为是决定争夺世界中心的经典海战,如今已经不再被视为是一场重大的战役,它
甚至没有一千五百年前在同一片海域发生的亚克兴角战役(Battle of Actium) 那样重要
,因为后者决定了罗马帝国对地中海的控制权;勒班陀的意义也比不上萨拉米斯海战(Batt
le of Salamis) ,因为该战役阻断了波斯向希腊的进军。在现代,勒班陀战役被认为是“
没了下文的胜利”,对基督教各国来说是个侥幸的成功,在鄂图曼帝国则被认为是个很快就
能克服的小挫折。就像当年的战场一样,勒班陀战役似乎已经被时间和大海吞噬了。
但上述观点低估了十六世纪中叶基督教世界的恐惧心理,以及短暂的胜利在物质和心理上带
来的影响。一五七三年八月,克里奇.阿里远征突尼斯凯旋归来,驶入金角湾时旌旗招展,
将俘虏示众,鸣响礼砲向苏丹致意。在夜里,这座伟大城市的海岸被一圈火炬照得通亮。站
在岸边观看这胜景的人绝不会想到,勒班陀已经敲响了鄂图曼帝国海上胜利的丧钟,也不会
想到,克里奇将是海雷丁之后的最后一位伟大海盗。一五八○年,腓力二世与苏丹签订了和
约,为这两个帝国争夺地中海的战争画上了句号。和约是用人们熟知的鄂图曼帝国公文的庄
严言辞写成的,在威严风度上没有向任何人让步:
您的大使目前在我们的皇宫里,向我们的皇帝和皇室司法部门呈送了一份请愿书。我们伟业
中心的崇高门槛,我们的权力无限的帝国宫廷的确是大权在握的苏丹们的圣殿,也是时代统
治者的要塞。
贵方呈送了表达友谊和忠诚的请愿书。为了国家的安全稳定,以及臣民富足和安宁的生活,
您希望与我们的伟大皇帝缔结友谊。为了安排和平的架构,并设定协议的条件,我们秉持正
义的帝国协定对以下事务做如下规定……
在贵方诚恳坦率地向我方皇帝请愿之后,贵方所有在陆地和海上行丑恶之事的非正规部队和
海盗应立即停止敌对活动,不得伤害受我方保护领土之臣民。贵方必须对这些非正规部队和
海盗予以取缔,加以控制……
贵方应坚持不懈地信守诺言,诚实行事,尊重停战协定的条件。我方也绝不会造成任何违背
停战协定的情事。不论我方在海上的海军指挥官,我方义勇船主(海盗),或者位于受我方
保护领土之上的我方指挥官,都将接到我们的命令(这命令受到全世界的遵从),你们的国
家和来自你们国家的商人都不会受到任何伤害和损失。
我们伟大的皇帝确已决定,现今应是繁荣昌盛的年代。同样的,如果贵方的目标确实是和平
和繁荣,以及达成协议、获得安全,请立即派遣人员到我们的皇宫,告知贵方观点。我们的
帝国协定将以此为基础制订。
这和约读起来像是在宣布鄂图曼帝国取得了胜利;不管怎么说,鄂图曼帝国肯定没有输。此
时腓力二世的王室已经拖欠了大量债务,他的注意力也被分散到西方和北方——征服信奉天
主教的葡萄牙,和正在计划中的,入侵信奉新教的英格兰。腓力二世与土耳其的和约确立了
在地中海上设置一条穆斯林和基督教世界间的固定疆界。
占领赛普勒斯之后,土耳其人几乎已经完全控制了地中海东部,尽管此时克里特岛还在威尼
斯的控制下。马耳他的失败和勒班陀的灾难打破了鄂图曼帝国进军罗马的希望。突尼斯被土
耳其收复后,西班牙也清楚地认识到,北非已经稳稳当当地成了鄂图曼帝国的一部分。查理
五世征服君士坦丁堡的梦想早已是明日黄花。在一五八○年,十字军东征的梦想彻底粉碎了
;大型桨帆船的时代也画上了句号。两个海洋帝国间的争斗陷入了僵局。
但假如当初基督教世界没能赢得勒班陀战役,就必然会输掉一整片地中海。战役结束的一年
后,年迈的唐.贾西亚.德.托雷多还在为勒班陀战役中所冒的巨大风险而面容惨白。唐.
胡安在那场战争中着实是孤注一掷。唐.贾西亚知道,假如战斗失败,将为基督教地中海的
海岸地区带来灾难。尽管战果辉煌,但胜利实在是侥幸所致。如果战斗失败,又没了可供防
御作战的舰队,地中海的所有主要岛屿——马耳他、克里特岛、巴利阿里群岛都将迅速落入
敌手,这些岛屿是威尼斯的最后一道防线;接下来,土耳其人就能够以这些岛屿为跳板,进
攻意大利腹地,一直打到罗马,也就是苏莱曼的最终目标。
如果舒鲁奇.穆罕默德成功地消灭了侧翼的威尼斯,如果重武装的加莱赛战船没能打乱阿里
帕夏的中军,或者乌鲁奇.阿里能够早一个小时穿透多里亚的战线,南欧的版图将与今日大
相迳庭。基督教世界在马耳他和勒班陀的胜利,成功遏制了鄂图曼帝国在地中海的扩张。一
五六五至一五七一年发生的事件决定了现代地中海世界的疆域。
鄂图曼人虽然对这次失败不以为然,但伤害已经是既成的事实。自一四○二年蒙古征服者帖
木尔(Timur)在安卡拉(Ankara)打败土耳其军队以来,这是鄂图曼帝国蒙受的第一次军
事失败。这场胜利为基督教欧洲在心理上带来很大的收获。在此之前,基督教世界根深柢固
地自认为在军事上技不如人,因此习惯于对每次失败都听天由命。一五七一年秋季爆发的宗
教热情表明人们开始相信,伊斯兰世界和基督教世界间的天平已经产生了倾斜。
赛凡提斯藉唐吉诃德之口显示出,在勒班陀的那几个小时对基督教世界产生了多么大的影响
:“那一天……对基督教世界来说是如此幸福,因为全世界都了解到,以前他们相信土耳其
人在海上不可战胜,是多大的错误。”
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争夺世界中心的战争不是以罗得岛战役发端,也不是以勒班陀战役作结,
但在一五二○至一五八○年,宗教热诚和帝国霸业合二为一,使得这场战争达到了骇人的强
度,战争的形式也是人类历史上两个迥然不同时期的顶峰。这场战争的风格既是原始的,也
是现代的:既有荷马史诗青铜时代的人性本能的残暴,也有火砲武器的巨大破坏力。在这一
时期,查理五世和苏莱曼都相信他们在角逐全球的统治权。
但勒班陀战役及其后续事件却表明,即便取得了压倒性胜利,地中海也不值得双方争斗了。
不管可用的资源是多么取之不尽,双方终究无法利用桨帆船轻松地赢得被陆地包围的地中海
。双方都参加了一场极其昂贵的军备竞赛,但却难以赢得最终的奖品。这场战争严重消耗了
双方的人力和物质资源,其严重程度是双方都不愿意承认的。赛普勒斯和勒班陀两场战役让
鄂图曼损失了超过八万名士兵;虽然土耳其人口众多,但技艺嫺熟的战士却不是用之不竭的

达克斯(Dax)主教目睹土耳其人重建成功的舰队时,并没有感到印象深刻:“我看见一支
舰队离开这个港口,舰船全是新建的,用新鲜木材制成,桨手都是之前从未握过桨的新人,
船上的火砲都是匆匆铸造而成的,好几门火砲是用被腐蚀和破烂的原料制成的,向导和水手
都还是学徒,士兵们还因为上次战役而心惊胆寒……。”就像西班牙人在杰尔巴岛战役得到
的教训一样,海战的特殊条件使得专业人员显得特别重要,很难替代。一五八○年之后,土
耳其渐渐对海上冒险失去了兴趣;鄂图曼舰队停泊在金角湾的平静水域,木制船体逐渐腐烂
。巴巴罗萨的光辉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双方也都很快遇到了经济困难。一五七五年,腓力二世拖欠了债务;一五八五年之后的岁月
里,伊斯兰世界也受到了财政危机的困扰。耗费巨大的海战和勒班陀战役之后重建舰队的庞
大开销,使得苏丹的帝国不得不大幅度增税。同时,美洲输入的大量金银开始以人们无法理
解的方式破坏鄂图曼帝国的经济。土耳其人有足够的资源在商业战争中赢过任何竞争者,但
无力保护自身稳定、传统、自给自足的世界去抵御现代社会更险恶的影响。他们没有任何办
法能够应对欧洲的物价上涨和黄金大量流入造成的通货膨胀。
一五六六年,也就是马耳他战役后的那一年,开罗的黄金铸币厂——鄂图曼帝国境内的唯一
一座铸币厂——用来源有限的非洲黄金铸造货币,让金币贬值了百分之三十。西班牙的雷阿
尔(real)成了鄂图曼帝国境内最受欢迎的货币,鄂图曼人根本无法铸造出与它等值的货币
来。发放给士兵们的银币愈来愈薄,当时一位鄂图曼帝国士兵称它们“薄得就像杏树叶,像
露水珠一样毫无价值”。这些现象带来了物价上涨、物资短缺和本地制造业的逐渐衰败等冲
击。
基督教欧洲的出价更高,生产成本更低,于是逐渐吸干了鄂图曼帝国的原物料和金银。从十
六世纪末开始,全球化的力量开始暗地摧残鄂图曼帝国的传统社会结构和权力基础。伊斯兰
世界与西方的关系皆呈现出这样的模式。
一五八○年的和约承认了两个帝国和两个世界间的僵局。从这时候起,横贯整个地中海、从
伊斯坦堡到直布罗陀海峡对角线状的疆界固定了下来。两位竞争者都把目光转向其他地方。
土耳其人与波斯作战,再一次去迎接匈牙利和多瑙河的挑战;腓力二世则投入在大西洋的较
量。腓力二世吞并葡萄牙之后,将注意力转向西方,并颇具象征意义地将宫廷迁到里斯本,
以面对一片更广阔的大海。他自己的勒班陀还没有到来——西班牙无敌舰队在不列颠海岸遭
遇的海难,这次惨败也是由于西班牙人出航时间太晚的痼疾所造成的。一五八○年之后的岁
月里,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世界在地中海解除了战斗状态,前者转向内部事务,后者则开始向
外探索。
地中海开始远离世界的权力中心。官僚机构过于集权化、坚信君权神授的土耳其人和哈布斯
堡家族都无法理解这一点。从伦敦和阿姆斯特丹出发的新教徒水手在积极进取的中产阶级资
助下,乘坐坚固的帆船,开始从新大陆获取财富。桨帆船称霸的地中海变成了一潭死水,被
新的帝国霸业忽略。地图绘制师皮里雷斯的生与死象征著鄂图曼帝国彻底丧失了转向外界、
探索世界的机遇。鄂图曼帝国的另一位姓名不详的地图绘制师在一五八○年代写下了这样的
文字,清晰地阐明了通往西印度群岛的新航线将为鄂图曼帝国带来的威胁:
这真是奇哉怪也,令人哀恸。一群肮脏的异教徒居然变得如此强大,可以从西方航向东方,
抵御暴风和海上的灾害;而距印度的路程只有他们一半的鄂图曼帝国居然没有做任何征服印
度的努力,尽管通往印度的航行能够带来数不胜数的好处,带回美好的财物和精美得无法描
述、难以解释的奢侈品。
但最终,西班牙也在全球竞争中落败了。
一五八○年之后的岁月里,海盗们也抛弃了苏丹的大业,开始自行在马格里布的荒芜海岸沿
线杀人越货。地中海还将面临两百年的海盗肆虐,几百万白奴将在阿尔及尔和的黎波里的奴
隶市场上出售。一直到一八一五年,也就是滑铁卢战役(Battle of Waterloo)的那一年,
海盗还从萨丁尼亚岛上劫走了一百五十八人;而最终解除海盗威胁的是来自新大陆的美国人
。威尼斯和土耳其将被永远封锁在没有潮涌的地中海上,继续争夺著希腊海岸,直到一七一
九年。但此时世界的权力中心早已转移到了其他地方。
在地中海两端的土耳其与西班牙,开启了决定伊斯兰与基督教势力边界的争霸时代
书籍介绍
《海洋帝国:决定伊斯兰与基督教势力边界的争霸时代》,马可孛罗出版
作者:罗杰.克劳利(Roger Crowley)
《海洋帝国》、《一四五三》和《财富之城》这三本书互相关联,组成了一个松散的三部曲
,叙述地中海及其周边地区的历史。读者可以挑选其中任意一本书开始读起。这三本书涵盖
的时间达四个世纪之久,从西元一二○○至一六○○年,这是基督教与伊斯兰文明间激烈冲
突的年代,涉及一连串的帝国,包括拜占庭帝国、鄂图曼帝国,以及位处西班牙,信仰天主
教的哈布斯堡王朝。……我希望这三本书能够帮助台湾读者,对仍在影响我们世界的地中海
历史与事件的魅力与重要性有一层更深的理解。
——作者罗杰.克劳利中文版序
在《海洋帝国》中,罗杰.克劳利绘声绘色地描摹了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世界间,长达数十年
的残酷斗争,战场东起伊斯坦堡,西至直布罗陀海峡,有着数十篇关于帝王、将相、海盗、
十字军、穆斯林、教士的传奇故事。此外,本书除描述东西方两大帝国间军事上的武力冲突
、外交上的尔虞我诈外,也点出不同文化、不同宗教间的歧异与隔阂。而直到今天,东西文
化之间的龃龉,仍尚未平息。
马可孛罗出版
责任编辑:翁世航
核稿编辑:杨之瑜
作者: Edison1174 (Edison)   2024-07-12 17:31:00
世界奇观盖在海边 对方又作弊定点生船 只能神风船一直撞
作者: NKN (99%是眼镜与吐槽)   2024-07-13 10:49:00
话说为什么文章会提到唐吉轲德 是因为作者赛凡提斯参加了这场海战 他还在战斗中受伤导致一手残障在唐吉轲德续篇的前言中他还有提到 不论人们怎么嘲笑残障老兵 他都以参加这场海战为荣赛凡提斯在这场海战之后因为被俘虏 欠债 等等原因多次坐牢唐吉轲德也是在牢中想出来的故事有人认为唐吉轲德也部分反映曾满怀雄心壮志却沦落被人嘲笑的赛凡提斯心境不过因为鄂图曼帝国绝非风车 这种解释也有讨论空间啦毕竟搞笑作品的作者往往没想那么深
作者: stoneruler (光芒鱼)   2024-07-13 23:13:00
可惜希腊没收复更多领土
作者: qlz (())   2024-07-13 23:23:00
打赢之后, 西班牙跟威尼斯的政治利益矛盾就又浮现了所以无法扩大战果, 只阻止鄂图曼土耳其继续扩张地中海海权
作者: helldog (妈宝地狗)   2024-07-14 21:54:00
地中海三部曲在大陆卖了100万套,陆大鹏(译者)告诉我,出版社笑到嘴都歪了,而且签书会上很多妹子。
作者: otis1713 (segayu)   2024-07-15 15:42:00
作者: qppq (爽到睡不着)   2024-07-16 14:48:00
这场战役没有被遗忘 因为有世纪帝国
作者: a420360 (岭月)   2024-07-19 07:45:00
推一个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