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cjol (勤朴)》之铭言:
: 不好意思 在此请益一下
: 清军不战而逃的原因到底是为何
: 若是依plamc的书 似乎原因是战术失利
: 若依宗泽亚的书除了战术陈腐外 缺少斗志也是主因
: 又有版友提出清廷已经叫不动军队
: 但之前的太平天国或是清法战争
: 情形也未像甲午战争这么惨
: 故请益的是 真正的原因到底为何??
: 是因为之前战败士气低落
: 还是本身精神战力已经不高
: 或是清朝体制在当时已经指挥不动军队??
: (或是兼有之)
: 感恩^^
我翻了一下书,发现戚其章在《走近甲午》一书中也认为清军还能打,
并且认为清军在战争过程中开始摸索阵地战以外的策略,
还认为如果甲午战争继续打下去清军有可能会占上风。
然而戚其章的一些论述让人不知所措,比如他提及宋庆等清朝将领的部队有扩编,
但是却没有去分析扩编的状况、单位的来源是什么,就直接说是兵力大增;
关于清日两军的士气也只用少许论据去做贸然的推断。
宗泽亚在书中则比较仔细的分析了不同的因素,
可以看出清军在后勤补给、情报、军纪、医疗、宣传等各方面都存在缺陷,
随着战争的进展,清军和日军在各方面的差距愈来愈大,已难以扭转。
回到你问的问题,从很多案例都可以看出清军士气低落、欠缺纪律和训练,
原因包含既有部队体系的腐败,以及战争后期大量征募训练不足的新兵,
这两者都是在甲午战争前就恶化的问题。
注:甲午战争前夕清廷防军练军共计约34万,战争期间征募约61万新兵。
举例来说,宗泽亚在〈兵站体系〉一节提及曾国藩创制的长夫制时,称之为典范,
但随后又描述清军在镇压太平天国后的陆军改革时轻忽后勤的重要性,
使得各省的部队没有统一且良善的管理方法。
也就是说,清朝在太平天国之战结束后、甲午战争爆发之前,
又开始出现许多弊病(或者说进步不足),因此逐渐逊于日军,并在战争中显露出疲态。
清军在指挥上的混乱与派阀有关,但是应该还没到完全叫不动,
毕竟战争后期增调的援军不少来自南方或内陆,
不过在调度的过程中确实出现很多交通、补给或决策上的困难。
: ps:附上plamc的见解:
: http://plamc.pixnet.net/blog/post/27343774
: 可以发现,清军除了旅顺以外,基本损失并不大,这是因为旅顺以外的每场会战都并非溃
: 灭,而是主动彻退居多。事实上,大多数会战中,若清军死撑,日方会伤亡惨重。
清军前线十多万兵力,阵亡约一万人、被俘数千,确实仍有相当兵力。
然而,清朝全国火炮总计约1700门,战争过程中已被俘超过500门(前膛炮不计),
在战争尾声的田庄台战役中,清军砲兵更在一小时内被击败、丢失全部四十门火砲,
在春天冰雪融化后已经难以阻止大规模的进攻了。
注:日军在开战前有大约300门火砲。
: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当时的清军不习惯迂回穿插的战术,一被迂回就主动彻退(同样的状
: 况也出现在韩战时的美军,初与解放军接触时,战线一处被穿插就全线后彻“拉平战线”
: ,导致不战自退,一口气退了老远)此外,中方存有利用“冬将军”的战略,在平壤失守
: 后,有意引日军深入,让其受冻,只是清军对“冬将军”的威力高估,入冬的确迟滞了日
: 方作战,但并未完全阻止日军的行动,使日军一路挺进。
不太对,日军在冬季确实难以在辽东进攻,山县有朋还因为作战失利被叫回国内,
但是日军转攻山东、在威海卫歼灭北洋舰队,从而使清朝的战略局势急遽恶化;
日军在辽东的僵局也在进入春天之后得以重新有所进展。
: 自海城之后,清军开始发动数次反攻,到牛庄时抵抗激烈,显示并非畏战。清军将领有利
: 用地型使日方受困于半冻河流因而伤亡三百多人的作战行动等, 显示中方作战指挥官仍
: 有相当临场反应能力 并非“颟顸”。
清军的部分军官确实作战英勇顽强,有时候也能有不错的表现,但整体来说还是不足,
而且海城和牛庄都不是清军表现良好的案例,清军五次反攻海城都以失败收场,
牛庄战役的清军则是在无处可逃的情况下于巷战中杀伤不少日军,但最后仍是惨败收场。
大抵来说清军在小规模战斗中时有优秀表现,但是在大兵团作战时多被击败,
结果就是日军每每在苦战后仍能突破清军阵线。
==
附带一提,宗泽亚在书中有提到说日军计画在直隶作战中投入的兵力是
步兵80个大队(X560人)、骑兵14个中队(X159人)、野战砲兵40个中队(X111人)、
工兵13个中队(X126人),(加起来有五万多人、火炮80门,不含军伕)
日军预期要在平津地区对抗清军约20万人。
战争末期在直隶的清军大概有13万人(399营4哨),有一些部队还在路上(2~3万?),
加起来应该没办法达到20万,除非清朝能紧急另外调兵。
我蛮好奇如果真的打下去,直隶会战到底会有什么发展的。
附注:
我上一篇说清军无力再战可能有点夸大了,单看这兵力应该还是能抵挡一阵子,
只是确实很难扭转劣势,除非日军登陆直隶之后在平津地区被重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