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PsMonkey (痞子军团团长)   
2013-03-12 10:24:06※ 引述《dryman (dryman)》之铭言:
: 技术文章翻译时最困难的就是术语对照表
: 建议版主可以针对不同领域的术语开放认领翻译,或是鼓励列出悬赏字
: 比如说,物件导向的专有名词,征求英文术语列表,多少个术语算多少p币
: 然后再悬赏目前对这些字已知的翻译(两岸三地用语可能都不同)
: 有这个基础建设后,之后翻译技术文章时就有一个统一的专有名词标准可以遵循
  可能会让你感觉有点岔题
  如果是,那你可以先解读成“我还没(办法)有明确想法 & 作法”
  只是单纯先回应一下聊应故事  [核爆]
  我不确定真实性,但是我印象很深刻
  在国中的音乐课,音乐老师曾经感叹中文都没有官方翻译
  所以 J.S Bach(不是 JavaScript [殴死])
  有人翻译成巴哈也有人翻译成巴赫(到现在也还是)
  (如果上溯到民国前期的翻译,那可能更是面目全非)
  (我记得傅雷家书里头的用字就跟现在不太一样)
  人家日本都会有官定的翻译,所以不用消歧意、权威控制也比较单纯
  后来找线性代数中文版的书,我开始放弃这个想法了
  或著该说“修正”这个想法
  人名或许需要统一翻译,但是名词、尤其专有名词,这样真的好吗?
  像 vector space 翻译成向量空间,那或许还能想像
  但是像 field 有些书会翻译成“体”
  不知道是我中文程度问题还是英文... 总之看起来反而变成双重障碍
  那我还宁愿从头到尾都用 field,至少不用烦恼中文断句问题  [核爆][无误]
  到了看 OOP 之类的书,就更肯定这样子的想法了
  所以我自己在翻译 / 写文章的时候
  几乎所有的专有名词都不会翻成中文
  一定是
        这个 class 的 instance
  而不会写
        这个类别的实体
  所以... 嗯...... 只能说“容我三思 [孙权配音]”了...... O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