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aram (saram)
2018-05-27 21:50:00也许原住民不重视"姓氏".出嫁之人无姓,汉人只得用代称为姓.以前还有"番婆"这名字的记录.加礼仔是一种汉人对番人的泛称.台湾有收养养女这习惯.母亲体弱,未能照料小儿,故收养穷人家小女生,来照顾弟妹.许多养女无法出嫁,到老也是当这家的仆役.但收养子的情况不同.通常收养子来源是同宗亲族之小孩.自己生不出男丁,只好找宗族继承血脉.记得新竹县山地区域有个加礼X的地名.那是泰雅族与客家人聚居的地方.不过在古代这"加礼"词并不带歧视.比番人,蕃人好多了.文人总是会在用字方面下功夫,让原名修饰得儒家味道.南部客家人也与山地原住民较为密切往来.在屏东地区.我发现有客家妈妈们长相如排湾族或平埔族.她们其中,长女的在家中有相当威权,骂弟妹好像骂儿女般.母系社会不代表女性高地位喔.这你要小心分辨.而客家社群一向是女人操持家务服侍老小,担子非常重的.长女有威权是因为她从小要帮妈妈照顾弟妹(生养太多啦).因此弟妹对她有着强烈依赖,等于有个小妈妈.当妈妈过世(以前人寿命短)后,大姊成为"妈"了.弟妹娶嫁,都要迎回大姐来主事.甚至妹妹娶媳妇,大姐(大姨)也会来帮忙,她懂的最多.就如"长嫂若母"的现象.现在大家庭崩解,都是小家庭,大姨,长嫂这些角色示微了.是的,客家人是重视女长辈的族群.在职场上她们也较为强势,尤其对女性下属.
作者:
saram (saram)
2018-05-30 00:16:00我们可试着以女人结婚也保持父姓来推.一女叫朱某,嫁入王家其登记全名为王朱某.但是,原住民被称为加礼仔.她要是本无姓,也不奇怪.就以加礼两字充她的家姓吧.那么原住民被收养人取名为王加礼某,也有可能,她一样可保有"族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