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手语戒创意佳 骇客请助力

楼主: geniusjackie (自行车霹雳游侠)   2014-07-30 16:16:04
手语戒创意佳 骇客请助力
本文网址:http://www.seinsights.asia/story/2127/11/2356
文:欧敏铨
关于智慧手环、戒指的产品,已有不少的报导消息,这里来介绍一个结合手环和戒指的社
会概念设计:手语戒(Sign Language Ring)。顾名思义,这是一组可以解译手语的工具
,戴上它们,聋哑朋友的手语可以被同步释译成声音放出来,进而能与不懂手语的朋友无
障碍地进行沟通。
创意概念得奖,但技术落实难
这套装置是由台湾亚洲大学商设系的六位硕士生所设计的,得到2013年德国红点概念设计
奖。其设计包括手环与戒指两部分,平常不使用时,戒指可挂在手环上,要用时再戴在指
头上,进行动作传感,再由手环接收动作讯息和进行分析,再将手语转化为文字,显示于
手环上的萤幕,并同时播放声音。对方说的话,也可由手环辨识后转为文字,让聋哑朋友
一目了然。
这是蛮贴心的概念性设计,考虑到使用性的各种情境,但如何转化为实际可行的产品,则
仍有不少技术挑战需要被克服。挑战之一是手语的手势繁多,需要有一套可辨识组合动作
的算法;其二是如何达成正确的传感?此设计看来是想在戒指内建运动传感器,但手语
的速度快且细腻,此类传感器必然需选用灵敏度较高的元件才行,而且除了上下动作,还
有转动动作,或许得同时用上加速度计(g sensor)和陀螺仪(gyro)才行,这些都会升高产
品的成本。
更大的挑战或许还是来自市场现实吧。相较于大众消费性市场,聋哑朋友的市场毕竟不大
,愿意投入开发的厂商就相对少了。不过,手语戒若能与智慧眼镜结合,或许是解决操控
输入的一个方法,市场就有机会打开了。当然,手语与手势有很大的差异,可以传达更多
讯息,但大家得学习另一套表达系统就是了。
让开放社群助一臂之力
另一个角度则是,结合开放科技社群的力量来打开另一扇窗。事实上已有一些DIY骇客在
进行相关的开发工作,其中一位是年仅15岁的加拿大男孩Roman Kozak,他就基于Arduino
做出了一个无线手语翻译机(Sign Language Translator)及配套的Android App,并将
其设计都开放出来了。
Roman的前三个原型设计,基本上都是建立在手套型式的架构上,也就是在指套上加软性
传感线路,在手背处加了个加速度计,运算核心为Arduino LilyPad,并透过蓝芽传送讯
息到手机。但值得注意的是他下一个设计方向,准备导入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 ,
EMG)的技术,也就是透过对手腕部肌肉活动状态的辨识,如果可行,整个设计将大为简
化。
看来,在社会创新的议题上,让创意设计者与技术社群有更紧密的结合,会激发不一样的
火花。手语戒这个由台湾人提出的创意提案,得到了国际设计大奖的肯定,但毕竟仍是在
概念阶段,能不能在科技社群的助力下落实为实用装置呢?但可不能关起门来自己想像,
还是得听听目标用户(如聋哑朋友)是怎么说的。
在这类科技方案能做到便宜又好用前,写字或打字恐怕还是最有效的沟通方式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