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预习】社企流创办人林以涵:“我们会一直做别人还没做的事”
她总是跟我说著“会创业是个意外”、“她完全不是个创业的料”。下一次见到她却在跟
诺贝尔得主尤努斯说话,再下一次听到她的消息,是跟台北101董事长宋文琪、中央研究
院长翁启惠、童子贤、詹宏志一同被选为行政院全国经贸会议顾问。
她是社企流创办人林以涵(Sunny),二十八岁的年纪,在台湾谈起社会企业却几乎人人
都会提到他。
社企流网站是一个社会企业资讯汇流平台,平台上包括国内外社会企业的介绍、最新发展
趋势,甚至大大小小的相关活动与人力需求。今年召开的年会高达一千多人购票参与,发
行的《社企力》一书,介绍了12 位知名华人社企先驱的创业心法、10个社企创业的利基
评估指标,介绍台湾、亚洲、全球最新社企趋势,堪称是台湾关心社会企业者的必读圣经
。
作为总编辑的Sunny,其他人眼中的模范青年,却一直坚持创业真的是个意外。“我不是
一个适合创业的人,因为我个性上很多不适合啊,”Sunny说她不喜欢拜托别人、不喜欢
承受风险、不喜欢与不可控制性共处。的确,不太适合创业。
领她走到现在这里的,是一位前辈的拒绝。
当时她兴冲冲的从美国回来,修读完社会企业管理、累积了社企管顾公司的经验想投入台
湾其他社企扶植团体时,前辈却阻止了她,“他说,这个领域需要的是创业者,”Sunny
回忆,但不确定自己是否真能成为创业家,走上自己从没考虑过的方向,被拒绝的Sunny
只好开始先从计划开始做起。
不要怕把手弄脏
回忆当时的犹豫,现在看过了不同社企、不同创业者,“我发现,那些成功的人都必须要
为了自己喜欢的事去做不喜欢的事,”Sunny说,好像是一个必须的过程,Sunny开始想自
己的个性能做什么,一切从一个资讯平台开始,几个伙伴开始架网站、翻译文章,一篇一
篇的把社会企业的故事带进华文世界。“不只是要弥补那个资讯落差,而是要让大家都了
解社会企业背后的挑战跟机会,然后还想把大家聚集在一起,否则力量都分散了,实在很
可惜。”Sunny说出社企流成立的初衷。
如果社会企业也算是一个产业,那与创业家不够多的问题相伴的是“第二线支持系统”的
不存在,就像每个产业可能有育成中心、协会、专法支持甚至是媒体传递消息,而对台湾
的社会企业来说,当时都是缺的,谈不上资讯交流、资源交换,“就像蛋生鸡、鸡生蛋,
创业家因为这样数量就多不起来,”Sunny说。
在如此的条件下,社企流其实做的就是构筑整个Ecosystem的工作,没有资源、没有人,
他们六、七个人以及后来的志工们就这么慢慢的累积,有如做苦工一样在生态圈里没人要
去的地方凿啊凿的,她说当时的自己,每天坐在电脑前无时无刻都在看网站,一直修、一
直修,也不知道做下去未来会怎么样。
“乐观一点看你们是在蓝海啊,”我想说鼓励一下,Sunny没有花一秒钟想就回答了,“
但你知道,人家说蓝海也可能是死海啊!”她讲完自己大笑。
跟当时不同的是,社会企业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并不陌生,创业家数量跟整个环境应该都
有好转?
“有兴趣的人多,但是真的愿意吃苦的人很少,对大部分人而言参与社会企业领域是
nice to have,不是must have。”Sunny观察,创业家其实是非常孤独的,很多事都必须
自己一步一步来,要重复的修正、尝试,“真的不能怕把手弄脏,”Sunny提醒。
Aim high, but start with little.
把手弄脏,而且还要蹲低。“Aim high, but start with little.”Sunny说,一开始的
社企流就从华文资讯提供开始,没想到慢慢地集中了社群,“从一件小事开始做,努力做
,做到成为专家了,资源就会来了,”
社企流从一个计划,到去年底正式成立公司、踏上创业的路,开始办起草地学院、工作坊
等活动,一步步向前。还记得Sunny说她没想过创业,“是什么改变了吗?”我问。
“你就是发现了一个非你不可的事情,”Sunny说,有了大家的期待、有了网络社群、有
了资源,社企流逐渐变成了第二线支持系统,“我喜欢帮助他们,看着他们越跑越快的感
觉,”Sunny说。
发现一件非我自己不能做的事,就没有二心了。
“如果要我选一件事,做个2、30年都不放弃,那就是社企流,”Sunny的答案很笃定,“
除非失败了,不然我们会一直做别人还没做的事,把生态圈不断扩大、健全起来,”她口
中的这件事,就是社企流的下一步:iLab。
享受做“蝙蝠侠身后的罗宾”
成立公司之后,社企流引进英国最大社会企业育成组织UnLtd,成立“社企流iLab”,将
提供有意创业者为期半年到一年的种子奖金、主题培训与导师咨询。
你可能会好奇,台湾政府民间有许多创业资源、辅导计划,为什么社企流要引进UnLtd?
Sunny讲出了之前的故事。一个辅导创业的单位找了几个创业家询问意愿,Sunny是其中之
一,对方提出了几个KPI、期待短期之内能够达到的规模等,“这到底跟我有什么关系?
”Sunny心想,没有数字、没有快速规模化的打算,社会企业挑战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兼
顾,往往是从来没人过的事,创业者因而需要更多信心与耐心,但培育计划通常要的是“
全垒打型”的新创公司,更别说他们看的是数字,而那往往不容许实验性、追寻社会价值
。
UnLtd在世界上有十个国家,几乎一半在亚洲,强调陪伴人才、资源互通的网络,正是社
企流引进的原因。“我们之前就是一路这样过来的,我们有很多前辈帮助,很多资源汇集
在这,我们才能顺利的走到现在,”Sunny想把自己曾受过的帮助、资源,让更多创业家
能够享有。
“以热情作为催化剂、耐心作为稳定剂,从点子到实践,陪伴你完成社会影响力实验。”
我想任何一个社会创新团队看到这句,心都会是暖的,字的背后也能看到踏实的协助。
为了完成iLab的设立,社企流又做了好多努力,到处拜访、邀请社会企业家和专业经理人
担任导师、寻找资源,“结果发现比做社企流还累!”Sunny说,因为与一般培育商交换
股权的投资方式不同,也不看死板板的数字,新的模式有时候显得难以沟通,“我们会一
直这样跑在前面,去找自己的价值,去做别人不做的事,”Sunny认为社企流的资源能减
低每次新尝试的成本,因而可以作为前锋,不断拓展生态圈。
“最后环境变好、创业家会变多,带进来的资源就会更多了,”看向未来,Sunny仍旧把
整个生态圈的成功看作自己的使命。就像7/19社会创新讲座的所有团队,每个实验挑战的
都是一个领域的新模式,带起的都是整个生态圈的正向发展。
迎接共好世代
做别人不肯做的事,这是这一群三十岁左右创业家共同的特色,但也因为他们愿意如此把
手弄脏,未来才有更多的路可以走,生态圈才能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