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qmqmqm 2018-12-15 13:33:23: 以下是条件
: 1.限假日 约台北捷运可以到的咖啡厅
: 2.我不收费 但希望你可以请我杯咖啡 也不要让我觉得很麻烦
: 3.因为是基于工作 碰面前先给我履历还有出生年月日
: 4.我熟悉的产业是IT 金融 公关 旅游 饭店 其他产业也欢迎 可是我可能不太了解 给不
: 5.到2018 12月全职工作至少4年 4年内没换超过3份工作
我一直觉得这几年的HR, 是不是已经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
(含公司HR与Headhunter)
其实我想给予一些较资浅的人建议
在职场, 要懂得"保护"自己的履历
即使我讲这句会被业界人肉, 我还是要提醒
自己的职涯, 懂得保护自己的履历与故事, 在现在这种世道下很重要
因为很容易被所谓的"专家"拿去当成coaching的文章与素材, 做所谓的"分享"
下一次说不定别人听到的, 就是从你故事改过来的
自己被利用就算了, 重点是别人看了, 也是真真假假, 虚虚实实
完全一点真正的教育意义都没有, 但这样的资讯与风气却充斥市场
而且万一别人把你故事兜起来, 说不定你还莫名其妙就黑了
这已经不是个案而已了, 已经看过太多这种
HR领域已经不是专业问题而已了, 而是快接近伦理三观不正了
为正歪风, 我还是再重复一次;
工作就是工作, 请建立以专业为本的人才招募与面试文化
而关于品人与动机分析;
"99%的人动机, 就是工作与赚钱"
"1%的人不缺钱, 就是追求进步与实现"
"而全天下人离职原因都差不多, 不管离职与被离职"
没有其他
所以应建立针对工作需要的task/skill基础进行, 包含做分享与建议
然后再对产业的特殊需要做调整, 给予意见或matching
这样既有分享与提升, 也是真正做好HR "consulting" (既然自喻为顾问这个字)
而不是各种千奇百怪的品人面相观人术, 针对个人, 偏见, 甚至还想带风气
每个人的工作, 都很重要, 有工作经验累积后
更都是经过求学阶段到出社会, 一步步搭建而成的阶梯
是很珍贵的, 请勿如此方式对待
我观察大概在这3-5年, 这种歪风, 真的到一种巅峰
各种话术, 包装, 目标不外乎就是为了替自己争取最好的谈判筹码
不知道到底是从他们的主管开始歪, 还是客户用人主管也都歪了
而且方式都是以一种"我在coaching你"的角度
连基本的人与人之间的尊重都失去
这篇要不是反串, 那大概真的已经到了一种新境界
自己要做功课, 居然还包装并要求职者请喝咖啡
我说了n次, HR很重要, 请自重
因为HR是所有人才的第一关
HR的进步, 就是所有人的进步
所以我才多次分享自身真正经验, 也不是要大家欣赏我的文笔
而是希望能真正带动这种风气, 让我们市场进步
也并没有以任道重远这样自视, 仅是以很平实的角度出发去做推动
甚至会帮HR讲话, 因为大家都是劳工
即使科技改变了很多工作, 但HR很多还是最接近基础人与人互动的工作
所以其素质, 风气, 文化, 应该是与人修为有关, 可以从平日就做起
我必须说, 从没见过那么夸张的年代
这样的方式不仅恶性循环, 也是让HR自己沈沦
职场上99%的人都是劳工, 只有1%的是资方, 真的请HR重视这个问题
也可参与讨论, 不要怕被嘘, 大家都是劳工, 大家都是平台user
HR的进步就是大家的进步, 你们很重要
※ 引述《shibawong (我爱一只柴)》之铭言:
: Hi 大家这年过得好吗
: 我是一个心血来潮就想做有趣事的人 最近好玩跑去学了生命灵数
: 不过因为找的老师本身就不是算命的 所以我也不会算命
: 但因为做人资和教育训练的管顾 所以我擅长了解你的天赋跟挑战
: 最近假日有点无聊 开放大家如果在工作上遇到些问题
: 私讯我跟我约假日1个小时时间 也让我累积更多经验做校准讨论
: 开放到双子我玩腻为止XDDD
: 以下是条件
: 1.限假日 约台北捷运可以到的咖啡厅
: 2.我不收费 但希望你可以请我杯咖啡 也不要让我觉得很麻烦
: 3.因为是基于工作 碰面前先给我履历还有出生年月日
: 4.我熟悉的产业是IT 金融 公关 旅游 饭店 其他产业也欢迎 可是我可能不太了解 给不了太多建议
: 5.到2018 12月全职工作至少4年 4年内没换超过3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