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jimmy5680 (还想飞的企鹅)》之铭言:
: 另外,曹魏当时的中央禁军,到底有多大规模?
: 为什么看到有些讨论会说曹魏的禁军实力极强
仅就这一点简单回应
曹操时就已经置武卫营,曹丕时代又升级为武卫将军,
虎痴许褚就是第一代的武卫中郎将(后转武卫将军),他们是曹魏禁军的前身
另外著名的虎豹骑因为其功能之一是“宿卫”,所以也可能被编入禁军之中
换言之曹操、丕时期,曹魏禁军就是由全国最精锐的部队所组成
当然这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蜀汉、孙吴的禁军一样由精锐组成(白毦、解烦)
但接下来如果参看通典,会发现从曹魏至晋,统治者对军制的改革没别的,
就是狂点中军禁军科技,不断扩充禁军
曹丕时除了武卫以外,也将既有的五校与中垒两营统整起来,三者皆划分为禁军
到了司马炎时中军已经扩充为七军:原有的南北两卫、前后左右、以及骁骑将军
这可以说明从魏至晋中军规模是不断在扩充的
而朝廷已习惯以中军驰援边境的军事纷争
这里仅举一例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攻陈仓,曹魏的反应措施,
就是将张郃叫至洛阳,由曹叡亲自授军,
其所授军为“南北军士三万及分遣武衞、虎贲使衞郃”,无疑就是禁军
甚至曹叡自己亲征的次数相比其父也不算太少,对蜀、吴都有过
所以对于曹魏来说,以中央禁军处理外侮是很常见的SOP
某种程度上这也可以看出曹魏对其禁军的强度的信任
另外也可以用孟达的例子说明
孟达以为按照曹魏的SOP
司马懿一定要向朝廷要兵
殊不知司马懿董督荆、豫二州拿着手上的兵力就敢直接打自己这个“深险之地”
加上自己统治不稳就挂了
所以就孟达的思考逻辑来看,抠中央派兵来边境平乱也是当时的一个常识
至于曹魏的地方军战力究竟如何,我就比较没有研究了,
但以曹魏西北几次纷争、从马超之乱到“诸葛入寇”,
如果没有中央军的及时驰援,曹魏地方军时常处在根本上就众寡不敌的情况
(马超攻打冀城,杨阜等人与其对抗的军力只有可怜的千余人;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没有察觉诸葛动向的陇右也是整个空虚的状况)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状况,我个人就没有说法了
可能要请比我更懂制度史的板友补充说明
回头说到曹爽,其实曹爽在发现洛阳发生政变时,
他还可以派出“甲士数千”去做鹿角等防御工事,足见他并非没有兵力
但禁军是他手上最仰仗的王牌,从他让诸兄弟分别担任禁军职位(武卫将军、中领军),
可以看得出来他深知禁军的价值,也因此司马懿的计画一开始就是直奔中军,
结联蒋济把他手上这张王牌打掉,而失去这张王牌对曹爽的冲击,
也可能是影响他心理状况造成影响他最终判断的结果吧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23-08-25 23:52:00看来曹魏南北军 延续后汉书:北军营垒之事,有胡骑,虎贲校尉?
作者:
bestteam (wombat是胖胖熊)
2023-08-25 23:52:00曹爽怎么对中军控制力弱到轻易被抢走啊?
作者:
coober 2023-08-26 00:07:00楼上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 武则天末期的神龙政变唐玄宗李隆基发动的两次政变 你可以看看是怎么样的状况都是万骑倒戈 其他部队马上不敌万骑的组成人员如何呢? 你可以自己GOOGLE
作者:
CGT (Peter)
2023-08-26 00:45:00显然他们兄弟没有警戒一起出门,导致军权被夺是最大失误。伐蜀失策和执政不当,使元老众臣站在宣王那边迅速接管中军
作者:
Landius (原来我是漆原派啊)
2023-08-26 01:15:00有强化,让曹真中央兼任镇西,张郃必要时率中军支援,两人死后顶位的分别就是司马懿与秦朗了.曹羲也有劝过大哥两个弟弟至少留一个,但曹爽就一次揪完.至于地方军就陇西跟合肥新城的状况,看来守好一百天是通例,简单讲就是装备没有多精良,但该坦的你要坦住.
东线地方军应该算强 甚至像是独立军阀 所以会有三叛甚至三叛的寿春之战还是三国规模最大的战役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23-08-26 10:04:00动中军不合经济效益 故宣帝时徙冀州农夫佃上邽 在关中溉田3000余顷 又强化冶铁 直接就地解决吃的&军备 摆明跟蜀耗下去
作者:
hgt (王契赧)
2023-08-26 15:29:00蒋济错信司马懿,但木已成舟,没办法!!!!!
作者:
Sessyoin (杀生院祈荒)
2023-08-29 00:59:00先推再看
作者:
frozenmoon (劉備傳æ£å¼å‡ºç‰ˆ)
2023-09-03 09:14:00推
作者:
smithjr (小牛溜鸟侠)
2023-11-06 15:31:00怎么说也是大将军 加上皇帝名义上是可以调度全国军力的
作者:
FRANCO11 (FRE5H)
2023-09-29 21:46:00这曹植已经警告过曹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