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争夺太子之位
被称作二宫之争(或南鲁党争)
这场争斗直接导致了吴郡四大家族的没落
孙吴也在诸葛恪被暗杀后进入了短暂的孙氏权臣时代
过去讨论二宫之争可能不外乎就是孙权老番颠
杨竺、全寄等人煽风点火
孙鲁班玩弄权谋...等
但之后再看到的观点大多是孙权担心江南士族尾大不掉
孙吴政权会被四大家族架空
一如王谢之于东晋政权般
所以不惜利用自己儿子争宠来让自己达到目的
这场戏中大家都在勾心斗角 但没发现所有人不过就是孙权的棋子罢了
孙权任用吕壹来监视百官 事发把人杀给大家看 顺便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就是一个证明
但我注意到几点
1. 孙权不是第一次这么干
早在孙登还是世子时,孙权就宠爱孙和,然而孙登表现得十分谦冲
孙登、孙和不仅一同师从于阙泽,感情也非常的好
这时完全没有争嫡的事情
2. 孙登所谓“门下四客”多是江南士族
张休(张昭之子,江南士族)
顾谭(顾雍之子,江南士族)
陈表(陈武之子,江南人)
诸葛恪(诸葛瑾之子,流亡北士)
这些人用现代话来讲就是太子党
孙登去世后由于孙登推荐孙和继太子位
这些人维护孙和的正当性也合情合理
但孙权在二宫之争中杀得最恨的也是针对这群人
只有诸葛恪幸免还成为顾命大臣
3. 孙綝因为得罪江南士族而招致覆灭
如果孙权的构想真的是“打击四大家族,扶植钱塘全家、会稽虞家等取而代之”
好让权力能够继续抓在孙家人手上的话
在孙綝杀了朱异,得罪江南士族后
皇帝反而联合江南士族来铲除孙綝这个权臣
在孙綝死后,孙休获得独立皇权
便完全没有对江南士族再有任何打压
而让太子派及鲁王派都继续留在孙吴政权中
就是导致朱、陆等太子派
与全、虞等鲁王派互相看不顺眼
如果不是陆抗利用鲁王派的心理创造了西陵大捷的话
荆州一失扬州便无险可守
当然我这些可能也是老调重弹
也难免参杂了一些用现代来看历史的观点
但孙权为什么要在立孙登时就宠幸孙和?
在二宫之争时又大杀孙登的学友呢?
孙吴政权绕了一圈最后又回到故太子孙和之子孙皓的手中
这个又岂是孙权算得到的?
孙权在陆逊死后陆抗晋见时表现的后悔是真心的吗?
孙权一直想立步练师为皇后,而不是孙登或孙和的生母,却最后立了孙亮的生母潘氏,跟二宫之争会有关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