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浅论姜维洮西会战

楼主: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9-02-19 06:41:46
※ 引述《boman (暴 民)》之铭言:
首先要先厘清临洮 & 狄道的相对位置,《晋书地理志》:"陇西郡秦置。统县四,
户三千。襄武首阳乌鼠山在东。临洮狄道。南安郡汉置.."
表示自秦到晋,临洮、狄道就始终没改变过相对位置
以上讲的,当然其中也包括了后汉,《后汉书西羌传》:
"其秋,迷唐率八千人寇陇西,杀数百人,乘胜深入...
(遣刘尚、赵代)讨之。尚屯狄道,代屯枹罕。尚遣司马寇盱监诸郡兵,四面并会。
迷唐惧,弃老弱奔入临洮南。尚等追至高山。迷唐穷迫,率其精强大战。盱斩虏千余人,
得牛马羊万余头。迷唐引去。汉兵死伤亦多,不能复追,乃还入塞"
迷唐因为深入了汉境,所以遭到屯兵在北方的狄道之汉军包围
也才有机会往南逃至临洮的南方
试想若临洮在狄道以北,则史料没提及突围成功之下,迷唐根本无法向北穿越汉军的包围
故唯一合理的解释便是临洮在狄道以南,我想这是很确定的
连带的故关的位置,考虑秦代的长城,《史记》:"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
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
长城到汉朝就被增修了,《史记》又说:"王恢数使,为楼兰所苦,言天子,
天子发兵令恢佐破奴击破之,封恢为浩侯。于是酒泉列亭鄣至玉门矣"
同样事蹟在《汉书》也有:"明年,击破姑师,虏楼兰王。酒泉列亭鄣至玉门矣"
后来长城又被修筑到更远的位置,《史记》写到:"而敦煌置酒泉都尉;西至盐水,
往往有亭"
因此窃以为故关的故,是指秦代的长城,这意味着故关实际上是在狄道以南
然后重点来了!落跑的迷唐,想必是从临洮的南部往北逃
就算秦代的长城位在临洮之南,汉军要追仍极有可能需追到超过秦长城
才有资格让《后汉书》以"“还”入塞"的方式形容
这也呼应了先前追迷唐,从狄道等地第一次入塞而至临洮之南
: 按《英雄记》来说,袁谭军不但是战败,还已经是溃散的情况。
为了避免"奔北"可解作奔向北方之意,被质疑为王粲《英雄记》一家所言
我另找出了年代相距不远的他例来补强,《何法盛晋中兴书》:"羌帅姚襄来逆。
军屯于北...襄率骁勇万余人距水前战。(桓)温命小弟冲及诸将奋击。襄大败奔北。
自相杀害。死者数千"
显然原本屯兵于北方的姚襄,吃败仗以后逃向的也是北方
然后确实奔北可视为战败,但未必一定有"溃散而逃"的含意,毕竟溃散了
仍有机会卷土重来,来看〈牵招传〉的例子:
"太和二年,护乌丸校尉田豫出塞,为轲比能所围于故马邑城...又遗一通于虏蹊要,
虏即恐怖,种类离散。军到故平城,便皆溃走。比能复大合骑来,到故平州塞北.."
这里有一个"合"的动作,把溃散的士卒收集起来
另外一个例子参见〈陆逊传〉:"..(刘)备升马鞍山,陈兵自绕。
(陆)逊督促诸军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万数。备因夜遁.."
既然都已经瓦解了,刘备军肯定溃散而无法被指挥
所以〈先主传〉告诉我们刘备做了跟轲比能同样的事 - 聚合已经分散的士兵!
"后十余日,陆议大破先主军于猇亭,将军冯习、张南等皆没。先主自猇亭还秭归,
收合离散兵,遂弃船舫,由步道还鱼复.."
溃散的都有办法重整旗鼓了,何况是〈曹仁传〉里没溃散的关羽军:
"(曹)仁激厉将士,示以必死,将士感之皆无二。徐晃救至,水亦稍减,
晃从外击(关)羽,仁得溃围出,羽退走"
虽然有"溃",但显然指的不是关羽溃散,"溃"应为动词,意思是曹仁突破包围而得出
其他相关如〈徐晃传〉〈赵俨传〉〈董昭传〉〈武帝纪〉等,也找不到关羽溃散的记载
关羽军并无溃散这点,可由〈关羽传〉印证:
"而曹公遣徐晃救曹仁,(关)羽不能克,引军退还。(孙)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
羽军遂散.."
要是真溃散了,如何引军而重整旗鼓,朝下一个目标行进?
关羽军一直要到丢了江陵,方有溃散的下场,〈吴主传〉:
"关羽还当阳,西保麦城。(孙)权使诱之。羽伪降,立幡旗为象人于城上,因遁走,
兵皆解散,尚十余骑.."
注意以上所举诸例,要嘛自相杀害、要嘛溃走、要嘛土崩瓦解,都很清楚描述溃散惨状
但"《后汉书》仅仅写了"(袁)谭败,乃引兵还南皮"、《英雄记》亦只说"谭军败奔北"
并无其他足以证明袁谭军溃散的文字,所以我才认为袁谭从邺引军还南皮的前提是
袁谭军并无溃散的情况
: 〈陈泰传〉讲法本身就严重跨张失实,姜维连第一步也没有达成就讲到连
: 胜第五六步会出现的坏处。
照《晋书》所言,王沈等人的《魏书》,成书于曹髦遭弑之前
亦为在陈泰表现出要严惩弑帝之前,故〈陈泰传〉英明神武的主人翁,不算意外
更甚者,发生弑帝以后才成书的《晋书》,直接把解狄道之围的,从陈泰换成了邓艾:
"会值洮西之役,官兵失利...陇右懔懔,几非国家之有也。先帝以为深忧重虑,
思惟可以安边杀敌莫贤于艾,故授之以兵马,解狄道之围。围解,留屯上邽"
: 《水经注》的写法就是这样,因注中有注,每提及新河流,就有新注文
: 关于新出现的河流,新注文的开始大都是以“水出”,可以参考前面的滥水。
姑且拿步和川水来讨论,其他诸水其实大同小异,个人觉得"水出"的出,该解为出现之意
洮水的支流先流经步和亭东方,等步和川注入后,便出现在西山下,再东北流出山
此时的洮水支流因为往东北流的关系,所以会从步和亭之东,变成经过步和亭之北
比较接近你讲的大概只有蓝川,原因乃是蓝川水的后面接的是"水源出"而非"水出"
那句要说它在讲蓝川水自己是ok的
但出完XXX更之后的流向,个人还是觉得在讲洮水的支流,之后无论"入"或"注"洮水
指的皆为注入洮水主流
否则就蕈川水为例而言,"蕈川水注之,水出桑岚西溪,东流历桑岚川,又东迳蕈川北.."
变成蕈川注入了洮水又跑去经过蕈川以北,颇怪的啊啊啊
: 水源在金钮城南方可能还在大夏县内,如你的地图就已经在枹罕
: 境内。
即便大夏川水那段,不是讲洮水而在讲大夏川水,那大夏川水流经大夏县之后
《水经注》是这样写洮水的流向:
"洮水右合二水,左会大夏川水...东北迳大夏县故城南...注于洮水。洮水又北,
翼带三水,乱流北入河。《地理志》曰:洮水北至枹罕,东入河是也"
看起来枹罕应该在大夏县东北方?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