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闲聊] 诸葛亮是哪一家呢 儒吗

楼主: bellas (小p)   2018-08-31 11:31:55
※ 引述《colamonster (可乐怪)》之铭言:
: ※ 引述《ccyaztfe (best_troll_tw)》之铭言:
: : 法家吧
: : 诸葛亮常常自比管乐
: : 他也以管、乐二人为目标、偶像努力着
: : 所以我认为他是比较偏重法家的喔
: : 当然一定会有掺杂其他家的思想,但是主要核心应该还是法家
: : 而且从他自比管、乐,以及他出山后的行为政绩,应该已经彻底理解而且能够活用法

: : 我自己的看法啦:)
: :
作者: saviora (飓风之翼)   2018-08-31 15:48:00
这个论法没有说明偏儒家吧 只能说每个人都有其优缺点用人要扬其长 避其短
作者: PAULDAVID (oops)   2018-08-31 16:41:00
但诸葛亮在当时的蜀国 好像没有需要避短的地方耶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8-08-31 18:00:00
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知道合适否?..魏延性"矜高"、杨仪性"狷狭",假使给诸葛手上有像曹魏一般的土地、资源,足以把两人分开的够远,或有机会避免日后的悲剧?
作者: amyvivian (燕子)   2018-09-01 01:24:00
如果单讲用人,举例举到老子又有点奇妙如果是在讲一种抽象的概念,可能讲述的是类似司马谈《论六家要旨》中的“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的想法,司马谈称之为“道家”。但也许他所说的道家是类似“黄老”、“杂家”的东西。
楼主: bellas (小p)   2018-09-01 11:41:00
他博采众家阿 赤壁让孙权气到要同盟他就变稣秦了会说偏儒家是他在阿斗的时代真的是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打错 苏 张 入蜀他又变法家 自行去看答法正 取其所长而已管他哪家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8-09-01 17:16:00
诸葛在蜀地翻转刘璋时代的宽松为严峻,这似乎有违"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的顺应潮流@@在想这跟前朝政府-刘焉父子的统治有关:益州的各大派系之利益分配出了严重问题,以致发生3起大规模叛乱,但后来刘璋广为提拔,并看似各郡都有照顾到没特别偏袒谁,互相制衡之下,维持和平了10几年,蜀地终究也能幸免于沦落至冀州审配等
楼主: bellas (小p)   2018-09-01 17:17:00
就看需要该怎样而已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8-09-01 17:17:00
少数家族一手遮天下,弱民被极度欺压的下场,因此在多人传记里,我们都可以看到益州人民过的还算不错等到刘备来政党轮替,清算前朝弊案也是很正常的XD..于是诸葛以峻法谋求抑制这几年累积下来,豪强过度的吃香喝辣..以上只是我一点初步构想,很多地方有待查证
作者: amyvivian (燕子)   2018-09-01 18:09:00
我不知道你所说的顺应潮流是什么意思,但是“与时迁移,应物变化”应该是指看状况有所变化的意思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8-09-01 18:55:00
嗯?如果只看《道德经》里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不能解读为顺着既有的外在环境,要把你怎样就配合它,顺势而为吗?自身不一定非得主动改变不可,因为环境会像水流到哪儿,就让水配合容纳之处的形状一样,而来改变自己,一点想法啦套在本讨论串身上,便是蜀民在刘璋如此治理下,虽称不上完美,至少过著还算不差的日子..要是诸葛因循前朝制度的话,倒也不算没替蜀民着想,所以我才把这个叫做顺应当下潮流
作者: UshioKai ((((′‧ω‧‵))))   2018-09-01 19:19:00
虽然算不差 但要能支持孔明北伐恐怕不行
作者: amyvivian (燕子)   2018-09-01 19:33:00
但是整句话的意旨是说,儒墨名法都可以因应时势采用的意思。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8-09-01 20:15:00
"老子长于养性,不可以临危难"..刘璋有张鲁的危难,自己搞不定,还得找刘备这个外援,所以就算不考虑北伐,而取代刘璋的统治地位,依然有张鲁的压迫存在
作者: ewayne (ec)   2018-09-06 10:14:00
“顺着既有的外在环境”这玩意不就因为刘备势力进入益州而改变了?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8-09-06 14:32:00
未必哦QQ..环境可以包含统治方式 & 百姓现状,顺着原本刘璋在益州施行的制度,因为人民也过的还不赖,所以就继续沿用下去,不加改变..但最后仍改变的理由如上已述而且e大引用小弟的那句话,说的是老子推崇水不管到哪里,都会配合容纳它的环境,显然诸葛并不这么认同该适用在当下的时空背景譬如我们讲财政,刘备入蜀后的人事异动、军事策略等,确实会造成政治上的改变;然而,发行直百钱之举,或许也能看作是建构在既有的五铢钱(因为没废掉)之上,百姓自然而然会愿意卖粮给政府,所谓"天之道,损有余(州政府的宝物、铜矿)而补不足(军粮)"(道德经)是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