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题] 伐吴与伐蜀 何者较为困难?

楼主: xeloss (蟹工船の労働者)   2018-01-10 10:50:32
※ 引述《leo755269 (天才小钓手)》之铭言:
: 本人学识平庸,想问问这个主题
: 伐蜀的时候,魏的主将是钟会、邓艾、诸葛绪等人,兵力大概至少16,17万起跳
: 从雍州到汉中的山谷,据说极为险要,举步维艰
: 魏国人数有优势但蜀据险而守,也不知道要耗到何时,是因为邓艾走阴平才决定战局
: 晋伐吴的主将则是杜预、王浑、王濬
: 吴国则有长江天险,孙吴水军一般认为也是三国最强
: 人数简单翻武帝纪跟杜预传没找到,维基写说20余万
: 虽然吴的国力应该优于蜀,但晋当时已并吞蜀,也比当初魏更强
: 而且战略上可以从蜀(长江上游)、荆州、淮南三方进军
: 当时陆抗、丁奉等名将已死,蜀国当初至少还有姜维、张翼等名将(应该吧?
: 补给来说,汉中地形应该是一大挑战,江东的话后方辽阔可能比较ok,但渡江后就...
: 假如维持三国鼎立的国际局势,魏(晋)选择伐吴或伐蜀,何者更难呢?
当初司马昭是力主先攻蜀在攻吴
客观原因是当时蜀国内部比吴国内部不稳定
尤其宦官黄皓进谗
姜维上去跟刘禅告御状
反落个躲去沓中避祸练兵的窘境
蜀汉后期人才凋零
尤其蜀国后期军事大抵上依靠姜维为主维持和曹魏对峙的盘面
姜维离开蜀国政治和军事中心
反倒让蜀国对曹魏在军事上转趋被动
这也是为何魏灭蜀之战
刘禅下令弃守汉中的根本原因
姜维还在这种事是不可能会让它发生的
这也让魏灭蜀之战创造有利战机
单就军事层面来说
蜀地据险而守 反而不易攻吴时的渡江淮
攻吴是难在主力在水战
要打造战船 所费不赀且旷日费时
且当时吴主还是景帝孙休
这个人是孙权之后比较有作为的皇帝
且陆抗等江东名臣的二代才俊都还在世
吴国内部政治和人才都比蜀国稳定和齐备
司马昭先攻蜀是以政治考量 而不是军事考量
只是军事上灭蜀之战邓艾偷渡阴平成功 江油马邈不战而降真的是强运赚到
孤军兵临成都城下反而因为刘禅信谯周而成功逼降蜀汉
不然姜维还领军在剑阁据险和魏军伐蜀主力钟会对峙呢
刘禅不降 当时成都尚有兵余万
巴东罗宪尚在 南中地区都还有备粮与兵马
魏灭蜀之战不会这么早就结束的
终归还是政治问题
17年后灭吴之战从蜀地沿长江顺流而下
同时荆襄和江淮各一路进击吴地
变成往后中国历史北方政权灭南方政权的进攻范本
关键就在有没有优先取蜀地
南北朝终结隋灭南朝陈大抵下也是以晋灭吴之战的战略出发
作者: alonzo701002 (宛如飞翔)   2018-01-10 11:53:00
作者: siliver (奶茶猫~~号:)   2018-01-10 13:57:00
终归还是政治问题,泪推......
作者: swallow510   2018-01-10 19:14:00
我要司马昭知道姜维失势 黄皓这货都能干扰正常行政运作 我也会选择先打蜀国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8-01-10 19:45:00
陈祗:黄皓你学我巫术没学好 别乱现 换我占卜绝对直冲阳平关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