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士家小兵的当代悲歌 刘整、郑像

楼主: BaBa88 (宝宝抱抱)   2017-05-12 21:13:13
最近在网络看到某篇讨论历史纪载的小人物
https://kknews.cc/zh-tw/history/y88bobg.html
文中提及了三国时期曹魏方在第五次合肥防卫战,吴诸葛恪北伐攻打合肥新城被守将
张特、乐方以寡兵诈降的方式给阻退,期间张特先后派遣士兵求援,但不幸被吴军捕
获,不降而死,而因抵死不降事蹟,使其两名士兵刘整、郑像在史书上留名。
第五次的合肥之战在于 253年,诸葛恪挟去年东兴之战(252年11月~253年2月)余威,
意图将扬州范围收复,253年3月诸葛恪北伐,5月围攻合肥新城,魏军坚壁清野,毋
丘俭、文钦请兵出击,为寿春主帅司马孚制止,同时间张特、乐方死守新城,派出求
援的士兵刘整、郑像,不幸被俘身亡。
五月到七月期间,吴军久攻新城不下,不耐酷暑,从军者逾半病,吴将朱异提议暂时
撤退,重整态势再次攻城,被诸葛恪喝斥而求去,蔡依林向诸葛恪陈计,不受反忌而
投魏。
七月,司马师派文钦救援,毋丘俭为帅做后继,由司马孚统领
同月,伤病大半的吴军欲后从长江撤回归吴,遭文钦追击砍杀,斩首万余
※ 魏书.齐王纪
  五年夏四月,大赦。
  五月,吴太傅诸葛恪围合肥新城。诏太尉司马孚拒之。
  秋七月,恪退还。
254年,毋丘俭上书给曹芳(下文参载上述网址之内容)
嘉平六年(公元254)春天,魏国镇东将军毌丘俭上书魏国皇帝曹芳,说:
“以前诸葛恪包围新城时,城中派遣兵士刘整冲出包围圈去传递消息,被贼军捉住,
拷问他所传递的消息,对刘整说:‘诸葛公打算饶你一命,你可全部说出来。’刘整
大骂说:‘死狗,这是什么话!我必定要死为魏国之鬼,决不苟且求活,随你们而去
。想杀死我,就快来杀!’刘整至死没有说其他的话。
城中又派遣兵士郑像出城传递消息,有人告诉诸葛恪,诸葛恪派骑兵沿包围圈追寻踪
迹,把郑像捉回。四五个人用马缰把郑像捆住,带着他沿城边绕行,告诉他,让他向
城内大喊:‘大军已返回洛阳,不如趁早投降。’
郑像没有听他们的话,反而向城内大喊:‘大军已近在包围圈外,壮士们努力!’贼
军用刀砍他的嘴,使他无法说话,郑像于是大声喊叫,让城中的人听到。
刘整、郑像身为兵士,能固守道义,坚持节操,他们的子弟应该受到与一般不同的待
遇。”
朝廷于是下诏说:
显赫的爵位是为了褒扬功臣,丰厚的赏赐是为了宠待烈士。刘整、郑像响应召募
,出城送信,冲破重围,不避刀枪,不顾自身,坚守信义。不幸被擒后,更加坚持节
操,宣扬六军的大势,安定守城人的畏惧之心,临危不顾,一心传达命令。
从前,解杨被楚国人捉住,有死无贰,西汉时齐国的路中大夫以死完成使命,与
刘整、郑像相比,也不能再超过他们。现在,追赐刘整、郑像爵关中侯,分别除去他
们的兵士籍贯,让他们的儿子承袭爵位,后事按照部曲将死于国事的规格办理。
原文网址:https://kknews.cc/zh-tw/history/y88bobg.html
※ 魏书.齐王纪
  六年春二月己丑
  镇东将军毌丘俭上言:“昔诸葛恪围合肥新城,城中遣士刘整出围传消息,为贼所
  得,考问所传,语整曰:‘诸葛公欲活汝,汝可具服。’整骂曰:‘死狗,此何言
  也!我当必死为魏国鬼,不苟求活,逐汝去也。欲杀我者,便速杀之。’终无他辞
  。又遣士郑像出城传消息,或以语恪,恪遣马骑寻围迹索,得像还。四五人靮头面
  缚,将绕城表,勑语像,使大呼,言‘大军已还洛,不如早降。’
  像不从其言,更大呼城中曰:‘大军近在围外,壮士努力!’贼以刀筑其口,使不
  得言,像遂大呼,令城中闻知。整、像为兵,能守义执节,子弟宜有差异。”
  诏曰:“夫显爵所以襃元功,重赏所以宠烈士。整、像召募通使,越蹈重围,冒突
  白刃,轻身守信,不幸见获,抗节弥厉,扬六军之大势,安城守之惧心,临难不顾
  ,毕志传命。昔解杨执楚,有陨无贰,齐路中大夫以死成命,方之整、像,所不能
  加。今追赐整、像爵关中侯,各除士名,使子袭爵,如部曲将死事科。”
这边几个可以讨论的点是....
毌丘俭真是个好长官,下属小兵求死表现让主管向大老板求加薪追封
张特虽然有在魏书上被记载,在战后也被加杂牌将军号、封侯,挂安丰太守,
此后似乎无下文,没意外的话应该在合肥一带死守终老吧
另一个将领乐方就似呼没啥纪载,是不是是在该役战死而没下文?
接着就讨论本文的重点小兵 刘整、郑像了
在毌丘俭地上书中,刘整被抓向吴军不投降的对话内容跟之后的郑像被抓而公开呐喊
的情况有些许不同,刘整被抓的对话内容也只有吴军知道,诸葛恪传仅将合肥之败几
笔带过,甚少提及魏方将领之胜威,比较在意的是郑像遭俘的事蹟。
刘整被抓,极有可能被拷打致死而并未吐实,其毌丘俭上书之形容,有点欠缺真实,
但应离事实不远。
郑像遭俘,被吴军蒙面挟绕合成城下叫嚣的事蹟,在攻守双方的魏军吴军的士兵眼中
是确确实实发生的事件,至于其记载郑像死前向友军宁死不降的呐喊宣言,其真实性
应十有八九,并且激励了守方魏军士气,因而在战后毌丘俭得知此事蹟后,还特别的
上书给曹芳,这部分可能郑像的惨死喧染了整个魏军宁死不降的守城意志让吴军无功
而返,但郑像是第二个被派出求援的士兵,虽然第一位刘整被抓,死的没那么轰轰烈
烈,但因为郑像之死的宣传效果甚钜,加上死守成功、追击大胜,连带的让之前求援
的刘整一同跟郑像,在魏政权哀慰军心之下,追封列侯。
(没错,不是安慰这里特别用哀来强调魏政权竟因此战事,将默默无名的小兵列侯之举)
刘整跟郑像,被追封的为关中侯,曹魏时期特别爱用虚封,也就是无采邑、无封领的
爵位,至于名为关中侯,我猜想应该是地名的侯爵,也就是关中一词,指的是关中的
地名,自于领地,也可能是所谓的"遥领"(其该地区未在曹魏的实质统领下的领地)
再来聊聊刘整跟郑像的小兵出身背景
第五次的合肥之战,由于前年的东兴之战, 252年的10月孙权病亡,12月司马师想趁
此之际征讨东吴,由诸葛诞与胡遵为主的七万兵力欲攻取东兴,但惨遭诸葛恪所率四
万援军击退。诸葛恪趁此战余威欲下合肥新城。
由于东兴之战的战败,魏国这边先率主力军攻吴失败,合肥新城的守军,理应不是魏
国军区里的精锐防军或一方将领麾下的老练士兵才是,又合肥新城守将张特,在记载
中不被诸葛诞所喜而遭冷落,但看张特的记载似乎仅于第五次的合肥之战,也似乎没
什么强力背景,亦有可能是个会做事而不会做人的人,在守城战中所派出的求援信使
士兵不是自己亲信也该是跟随自己久经历练的下属,所以将领张特、乐方,士兵刘整
、郑像等人应该都是当时所谓中下阶层的甘草人物。
曹魏的士兵军团,从192年曹操得黄巾军降卒三十余万,选其精锐者为青州兵
曹操早期讨伐董卓除了募兵,期间之后亦采用族兵、征兵
青州兵收编后,随着曹魏军阀政权的演变而逐渐成为世兵(亦为军户)
孙吴为各辖下世族一家者,其豪强宗族所属世兵,有点像是以孙氏一族为首的军事联盟
较特征的是,陆逊、朱桓等将领死后,其旧部皆由其子所统领,这点是孙吴一方的军事
统制跟魏蜀特别不同之处,也难怪孙权会想到台湾抓些人来补充兵源了
蜀汉的兵制,前面有些文章提到姜维北伐之败,让礁周痛干姜维把巴蜀子弟不当人命,
多半以征兵为主,蜀汉的世兵军户的话,恐怕是 225年时,诸葛亮平南中四郡后所迁移
的青羌万余家的人,而成为之后的无当飞军。
话题稍微偏了,转回过头说主角刘整、郑像
曹魏的军户,从192年的青州兵到合肥之战的225年,从关渡之战(200)、赤壁之战(208)
当年的青州兵这样的打下来,也残余不多了吧
刘整、郑像等人的出身,虽然没被详加叙述,可能是当时军户世兵的第二代或第三代
曹操的世兵军户,除了当年的青州兵,也将收编的降卒列为所部
徐晃传:
  初,清河朱灵为袁绍将。太祖之征陶谦,绍使灵督三营助太祖,战有功。绍所遣诸
将各罢归,灵曰:“灵观人多矣,无若曹公者,此乃真明主也。今以遇,复何之?”遂
留不去。所将士卒慕之,皆随灵留。灵后遂为好将,名亚晃等,至后将军,封高唐亭侯

九州春秋曰:初,清河季雍以鄃叛袁绍而降公孙瓒,瓒遣兵衞之。绍遣灵攻之。灵家在
城中,瓒将灵母弟置城上,诱呼灵。灵望城涕泣曰:“丈夫一出身与人,岂复顾家耶!
”遂力战拔之,生擒雍而灵家皆死。
魏书曰:灵字文博。太祖既平冀州。遣灵将新兵五千人骑千匹守许南。
太祖戒之曰:“冀州新兵,数承宽缓,暂见齐整,意尚怏怏。
       卿名先有威严,善以道宽之,不然即有变。”
灵至阳翟,中郎将程昂等果反,即斩昂,以状闻。
这些降兵将领,因为跟随着朱灵过于一板一眼,应是因细故不续忍而反
也有可能历经这样的事情后,往后曹操对待收编后降卒遣送集中,做为人质
(张辽、张郃表示:m(_ _)m )
梁习传:
  梁习字子虞,陈郡柘人也,为郡纲纪。太祖为司空,辟召为漳长,累转乘氏、海西
、下邳令,所在有治。还为西曹令史,迁为属。并土新附,习以别部司马领并州刺史。
时承高干荒乱之余,胡狄在界,张雄跋扈,吏民亡叛,入其部落;兵家拥众,作为寇害
,更相扇动,往往棋跱。习到官,诱喻招纳,皆礼召其豪右,稍稍荐举,使诣幕府;豪
右已尽,乃次发诸丁彊以为义从;又因大军出征,分请以为勇力。吏兵已去之后,稍移
其家,前后送邺,凡数万口;其不从命者,兴兵致讨,斩首千数,降附者万计。
曾为降卒的世兵军户叛逃到其他军阀,造成了对曹魏政权的危害,梁习运用手段将这些
世兵军户者,能当兵的送去前线,无法入营的送去邺作为人质,将近万人(还是万户?)
这应该是冀州十万士(兵)家的主要部分。
在曹操的统治期间,已有“士亡法”的条例,大意概为:士兵逃亡,罪及家属
其后,又规定士(兵)家女不得配吏民,已嫁者改配战士
明帝纪三
太子舍人张茂以吴、蜀数动,诸将出征,而帝盛兴宫室,留意于玩饰,赐与无度,帑藏
空竭;又录夺士女前已嫁为吏民妻者,还以配士,既听以生口自赎,又简选其有姿色者
内之掖庭,乃上书谏曰:“臣伏见诏书,诸士女嫁非士者,一切录夺,以配战士,斯诚
权时之宜,然非大化之善者也。臣请论之。陛下,天之子也,百姓吏民,亦陛下之子也。
毌丘俭上书给曹芳,让其下诏上"各除士名,使子袭爵",由刘整、郑像开启了小兵追封
列侯的先例后,才有了“士为侯,其妻不复配嫁”
以往的小兵战死后,除非被追封为侯爵,不然其妻女还得改配嫁给其他的世兵军户,其
生下的后代依旧是军户里的配发士兵......
说到最后,其实想表达的重点是
在那个时代,小兵的死,也许被宣染成对政权忠心不悔的精神表现
但其该时代的当下小兵(世家),只是在一个宁可受死也不能受降以避免危及家人的情势
刘整会是怎么被吴军搞死的,看郑像的死法不难想像,曹芳在毌丘俭上书后,将其两人
的军户除名,封了虚爵。虽是政治宣传,也是前所未见之举,但相比之下其他的军户士
家的人民,却无法摆脱身上一辈子到下一代的世兵户籍的枷锁.......
作者: phmm307 (MMorgan)   2017-05-12 21:25:00
第三段有蔡依林
作者: tony3366211 (00)   2017-05-12 23:49:00
傅家表示,全家快死光都没这么风光了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7-05-13 03:46:00
赵俨传:"太祖徙出故韩遂、马超等兵五千余人,使平难将军殷署等督领...时被书差千二百兵往助汉中守,署督送之。行者卒与室家别,皆有忧色...署军复前四十里,兵果叛乱"也许这些新兵的家室 还来不及送去邺作为人质?关键字:"卒"..但不是应该先送走人质?@@宁愿没兵 也比反叛好虽然是结果论 但先前已经历过1次程昂等的叛变 更该提防才是孙吴其实也在世兵以外 从丹阳那边弄来了不少兵 在诸葛恪 贺齐 陆逊 全琮 孙瑜 等传都可看到相关记载
作者: ranpla (兰普拉)   2017-05-15 09:47:00
原来蔡依林是三国人物(笔记)
作者: bakedgrass (蒙古烤小草)   2017-05-17 11:39:00
我也看到蔡依林XD
作者: bulank (布兰克)   2017-05-18 00:02:00
为何出现蔡依林
作者: RACINGHEART   2017-05-19 01:14:00
JOLIN?
作者: JustSad (职业路人)   2017-06-06 19:06:00
时光、跳跃、我闭着眼……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