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系列的讨论真的十分精彩,受益良多。
惭愧个人的学识浅薄,无法提出什么特别的见解,
只能陈述一下自己看完讨论后的拙见,
有问题的地方还请不吝指正,感激不尽。
calebjael兄在之前的文章有提到:
“曹真追击不猛烈﹐因为曹真本传对此毫无记载﹐魏国各种史书对此也毫无记载。”
这部分虽然没有任何记载,但要因此说曹真的追击不猛烈,个人感觉也略为武断。
毕竟撤退就是和时间赛跑,多留在战地一分就是多一分险,
因此留下来断后的部队一不小心就全军覆没的可能性很高,赵云应该也很清楚,
身为偏军统帅却仍然决定自己执行断后任务,很难相信曹真的进攻动作不大。
即便魏军补给线不足以让曹真大军长驱直入蜀境,
倘若能趁蜀军撤退军心不稳之际发动一次闪电战,
目的只求在短时间内趁势击破赵云部队甚至将其枭首,
就算寸土未得,若能顺利成功歼灭敌方主帅,好歹也算是取得相当的战果。
只是赵云最后被曹真逼到放火烧断栈道,意图借此遏止魏军攻势,
使得曹真在箕谷战线这边终究无重大斩获,史书不做任何记述个人觉得也算合理。
再者,若曹真无意强攻或是因补给问题难以抢攻,
久经阵仗的赵云应该不至于看不出来,甚至可以放心先行后撤,
仅需留下信得过的部队殿后守住要冲并伺机退回后方就好,实在毋须以身犯险。
而且当时战况若是能让赵云等人有时间从容撤退,
战后诸葛亮应该也不会好奇询问邓芝为何箕谷偏军能退而不乱。
“赵云亲自断后﹐并不是“赵云必须断后才摆脱曹真”的充分条件﹐不宜过度引申。”
这点我也同意,而且赵云应该还没有自负到认为只有自己才能挡下曹真的进攻。
只是《云别传》内容若可信,当年汉中一役赵云曾大胆摆出“空营计”,
牵制了魏军的攻势,可推测赵云也并非是过分谨慎、完全不敢冒险的人。
面对曹真的追击,可能迫使责任心较重的赵云想冒险的和曹真赌一把,
试图以身为主帅的自己作为诱饵,以便换取整个大部队有足够的时间安然撤回汉中。
然而曹真的攻势很可能比赵云原先所预估的更为激烈,最后不得已只好采取非常手段。
毕竟在当下面临的是战场上的生死关头,大多都是想着如何先度过眼前的危机,
也恐怕无暇考虑此举对日后的战略局势会有何种影响。
就连名将如于禁在樊城落难时,为保全部队也只能做出投降的决定,
却因此落得晚节不保的评价,有时因情势所逼,实非当事人所愿。
若说赵云被贬职,是因为破坏了诸葛亮之后在北伐战略上的另一种可行性而被究责,
未免也有点苛刻,毕竟他在危急时刻当机立断采取他认为可行的停损方案,
而这也确实将撤退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损伤降至最低。
如果赵云被罚只是为了替将来仍不确定成败与否的战略规划负起责任,
这恐怕难以令将士心服,也不太像是诸葛亮的务实作风。
因此我想赵云是否只是很单纯的负起他身为偏军统帅的战败责任呢?
不过赵云烧毁栈道的举动因而影响日后诸葛亮的战略思考,
这点我认为calebjael兄的见解确实是挺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