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后汉书‧逸民列传‧庞公传》(庞德公)

楼主: Makucy (承先启后)   2019-12-12 23:08:16
※ 引述《Makucy (承先启后)》之铭言:
:     庞公者,南郡襄阳人也。居岘山之南,(1)未尝入城府。夫妻相敬如宾。
:   荆州刺史刘表数延请,不能屈,乃就候之,谓曰:“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
:   乎?”庞公笑曰:“鸿鹄巢于高林之上,暮而得所栖;鼋鼍穴于深渊之下,夕而
:   得所宿。夫趣舍行止,亦人之巢穴也。且各得其栖宿而已,天下非所保也。”因
:   释耕于垄上,而妻子耘于前。表指而问曰:“先生苦居畎亩,而不肯官禄,后世
:   何以遗子孙乎?”(2)庞公曰:“世人皆遗之以危,今独遗之以安,虽所遗不
:   同,未为无所遗也。”表叹息而去。后遂携其妻子登鹿门山,因采药不反。
:   (3)
:   赞曰:江海冥灭,山林长往。远性风疎,逸情云上。道就虚全,事违尘枉。
:      (4)
:   (1)岘山在今襄阳县东。
:      《襄阳记》曰:
:       “诸葛孔明每至德公家,独拜牀下,德公初不令止。司马德操尝诣德公
:        ,值其渡沔上先人墓,德操径入其堂,呼德公妻子,使速作黍:‘徐
:        元直向云当来就我与德公谈。’其妻子皆罗拜于堂下,奔走共设。须
:        臾,德公还,直入相就,不知何者是客也。德操年小德公十岁,兄事
:        之,呼作‘庞公’,故俗人遂谓‘庞公’是德公名,非也。”
:   (2)《襄阳记》曰:
:       “德公子字山人,亦有令名,娶诸葛孔明姊,为魏黄门、吏部郎。子涣
        ^^^^^^^^^^^^                      ^^^^
      范晔《后汉书》的注,
      是唐朝章怀太子李贤(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子)召集文士所撰,
      因此在行文用字上会受当时的避讳习惯影响。
      这里引用《襄阳记》(即《襄阳耆旧记》)所载庞德公之子的“字”,
      写作“山人”,这个“人”字,
      在今天尚可见到的《襄阳耆旧记》中,是写作“民”,
      也就是演义所说的“山民”。
      唐代成书的文献,很多地方都会把“民”字以“人”字来替换,
      因为要避讳: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民”字。
      (李世民的“世”字,则常用“代”字来替换)
      现今范晔《后汉书》的通行本,
      李贤注中的避讳用字还是维持原貌,
      大多没有改回原本应用之字,
      由此也可以看到唐代文献用字的情形。
      附带一提:
       上面引用的李贤注说《襄阳记》记载“德公子字山人”,
       然而,这句里的“山”字,
       在现今所见《襄阳耆旧记》当中,
       有的版本是记载为“僊民”。
       “僊”字是“仙”的古字。
       “仙”字又常被写作“仚”这样的字形(上人下山),
       与“仙”字的‘左人右山’来个字形挪移换位。
       有可能是原本为“僊民”,
       后来又被抄写者写成“仚民”,
       再后来又被粗心大意的抄写者省略或遗漏了上半部的‘人’,
       于是成为“山民”。
       从“僊民”到“山人”~~
       我想问的是:庞大山人,您叫什么“名”呢?
       就算从“僊民”到“山人”,
       说来说去,还是只有“字”而未见其“名”呀!~~
       难道是庞僊民的“名”,
       也是与晋代的哪个皇帝或司马氏哪位先人的名讳同字或同音,
       因犯讳而被消失了吗?
       当然啦,也有可能单纯只是《襄阳耆旧记》的作者习凿齿查不到资料,
       所以不知为不知,于是就从缺而不表了。
:        ,晋太康中为牂柯太守。”
:   (3)《襄阳记》曰:
:       “鹿门山,旧名‘苏岭山’;建武中,襄阳侯习郁立神祠于山,刻二石
:        鹿,夹神道口,俗因谓之‘鹿门庙’,遂以庙名山也。”
:   (4)违,远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