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kea (推理小说<亲爱的你>出版)
2013-08-22 00:01:16我个人看法是这样,三国演义,或是中国大部份的演义小说,所推崇的价值从来不是
高强的武功或谋略,而是"忠孝节义"四字,尤其是忠义,臣对君尽忠,君对臣有义,能使
传统中国读者所感动的就在这里。
因此三国演义中,作者真正要强调的点根本不是刘备会不会打仗,重点是刘备汉室的
忠和对兄弟的义,因此刘备的每一哭几乎都是为了献帝或他的部下,这才是作者企图传达
的价值。
所以你说夷陵一战刘备脱序,不,这正是"桃园三结义"的最高表现啊,为了兄弟之死
,动员大军,面对种种不利因素,只为复仇。这才是三国演义的浪漫所在,所以诸葛亮的
高潮不在于赤壁借东风,而在于星落五丈原;赵云的高潮在长坂坡,但重点不是他杀多少
人,而是在于他奋不顾身拯救主母和刘禅。重点不是能力,而是精神。
所以封神榜中,周武王也只是个会哭哭的废咖,说唐中,会用秦琼当主角,而不是武
力天下无双的李元霸。不过选忠义之人而已。
※ 引述《lockgolden (锁金)》之铭言:
: 三国演义本来就不是历史书,而是小说。
: 在认清了这样的前提之下,三国演义的立场并不客观也就可以被理解
: 所以演义尊刘贬曹,这是十几亿华人都知道的
: 但是从十常侍乱政,黄巾起义开始到官渡之战结束,根本是一部曹操奋斗史。
: 刘备根本在入蜀前都是吕布,公孙瓒,袁绍,跟刘表的客将。没什么出息
: 所以演义前面不得不以曹操为主角,所以才把曹操的对手袁绍设定成如哆啦A梦里的胖虎
: 一般,没谋略,没手腕,没头脑,就只是单纯靠着拳头(兵力)大而已。
: 所以官渡之战可以看成是小夫打败胖虎的一场战争,然后大雄(也就是刘备)就去找哆啦A梦
: (诸葛亮)帮忙。
: 而刘备在打夷陵之战的言行举止,都表现得有点脱序,好像有点疯了?
: 我看到刘备兵败夷陵反而并没有同情,只有“你活该”的感觉而已。
: 相信演义一直想要掩饰刘备野心的小说写作方式,写到刘备打东吴应该也很难再掩饰下去
: 了。
: 看到刘备夷陵大败,我反而同情起曹操来了。
: 曹操去打东吴被东吴打败很合理。像刘备这样一当皇帝,御驾亲征就大败的昏君,怎么曹
: 阿瞒你到死都除不掉刘备呢?
: 看到诸葛亮鞠躬尽瘁,我只更觉得诸葛亮是被刘备搞死的。
: 晚年的孔明其实很悲情,一副当刘阿斗的看门狗的感觉。
: 结论就是:我认为演义尊刘贬曹的立场到后来愈来愈站不住脚了。
: 所以才会有史学家对演义看不下去,试图替曹操翻案的说法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