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三国志‧苏则传》&《世说新语‧品藻第九》57(谢安赞苏绍)

楼主: Makucy (承先启后)   2013-07-13 22:09:01
   之前在板上贴了《世说新语‧品藻第九》57(谢安赞苏绍)这则故事,
   所以也把《三国志‧魏书‧苏则传》贴出来。
※ 引述《Makucy (承先启后)》之铭言:
:     苏则字文师,扶风武功人也。少以学行闻,举孝廉、茂才,辟公府,皆不就
:   。起家为酒泉太守,转安定、武都,(1)所在有威名。太祖征张鲁,过其郡,
:   见则悦之,使为军导。鲁破,则绥定下辩诸氐,通河西道,徙为金城太守。是时
:   丧乱之后,吏民流散饥穷,户口损耗,则抚循之甚谨。外招怀羌胡,得其牛羊,
:   以养贫老。与民分粮而食,旬月之间,流民皆归,得数千家。乃明为禁令,有干
:   犯者辄戮,其从教者必赏。亲自教民耕种,其岁大丰收,由是归附者日多。李越
:   以陇西反,则率羌胡围越,越即请服。太祖崩,西平曲演叛,称护羌校尉。则勒
:   兵讨之。演恐,乞降。文帝以其功,加则护羌校尉,赐爵关内侯。(2)
:   (1)《魏书》曰:
:       “则刚直疾恶,常慕汲黯之为人。”
:      《魏略》曰:
:       “则世为着姓,兴平中,三辅乱,饥穷,避难北地。客安定,依富室师
:        亮。亮待遇不足,则慨然叹曰:‘天下会安,当不久尔,必还为此郡
:        守,折庸辈士也。’后与冯翊吉茂等隐于郡南太白山中,以书籍自娱
:        。及为安定太守,而师亮等皆欲逃走。则闻之,豫使人解语,以礼报
:        之。’”
:   (2)《魏名臣奏》载文帝令问雍州刺史张既曰:
:       “试守金城太守苏则,既有绥民平夷之功,闻又出军西定湟中,为河西
:        作声势,吾甚嘉之。则之功效,为可加爵邑未邪?封爵重事,故以问
:        卿。密白意,且勿宣露也。”
:      既答曰:
:       “金城郡,昔为韩遂所见屠剥,死丧流亡,或窜戎狄,或陷寇乱,户不
:        满五百。则到官,内抚彫残,外鸠离散,今见户千余。又梁烧杂种羌
:        ,昔与遂同恶,遂毙之后,越出障塞。则前后招怀,归就郡者三千余
:        落,皆卹以威恩,为官效用。西平曲演等倡造邪谋,则寻出军,临其
:        项领,演即归命送质,破绝贼粮。则既有恤民之效,又能和戎狄,尽
:        忠效节。遭遇圣明,有功必录。若则加爵邑,诚足以劝忠臣,励风俗
:        也。”
:     后演复结旁郡为乱,张掖张进执太守杜通,酒泉黄华不受太守辛机,进、华
:   皆自称太守以应之。又武威三种胡并寇钞,道路断绝。武威太守毌丘兴告急于则
:   。时雍、凉诸豪皆驱略羌胡以从进等,郡人咸以为进不可当。又将军郝昭、魏平
:   先是各屯守金城,亦受诏不得西度。则乃见郡中大吏及昭等与羌豪帅谋曰:“今
:   贼虽盛,然皆新合,或有胁从,未必同心;因衅击之,善恶必离,离而归我,我
:   增而彼损矣。既获益众之实,且有倍气之势,率以进讨,破之必矣。若待大军,
:   旷日持久,善人无归,必合于恶;善恶既合,势难卒离。虽有诏命,违而合权,
:   专之可也。”于是昭等从之,乃发兵救武威,降其三种胡,与兴击进于张掖。演
:   闻之,将步骑三千迎则,辞来助军,而实欲为变。则诱与相见,因斩之,出以徇
:   军,其党皆散走。则遂与诸军围张掖,破之,斩进及其支党,众皆降。演军败,
:   华惧,出所执乞降,河西平。乃还金城。进封都亭侯,邑三百户。
:     征拜侍中,与董昭同寮。昭尝枕则膝卧,则推下之,曰:“苏则之膝,非佞
:   人之枕也。”初,则及临菑侯植闻魏氏代汉,皆发服悲哭,文帝闻植如此,而不
:   闻则也。帝在洛阳,尝从容言曰:“吾应天而禅,而闻有哭者,何也?”则谓为
:   见问,须髯悉张,欲正论以对。侍中傅巽掐则曰:“不谓卿也。”于是乃止。
:   (3)文帝问则曰:“前破酒泉、张掖,西域通使,炖煌献径寸大珠,可复求市
:   益得不?”则对曰:“若陛下化洽中国,德流沙漠,即不求自至;求而得之,不
:   足贵也。”帝默然。后则从行猎,槎桎拔,失鹿,帝大怒,踞胡牀拔刀,悉收督
:   吏,将斩之。则稽首曰:“臣闻古之圣王不以禽兽害人,今陛下方隆唐尧之化,
:   而以猎戏多杀群吏,愚臣以为不可。敢以死请!”帝曰:“卿,直臣也。”遂皆
:   赦之。然以此见惮。黄初四年,左迁东平相。未至,道病薨,諡曰刚侯。子怡嗣
:   。怡薨,无子,弟愉袭封。愉,咸熙中为尚书。(4)
:   (3)《魏略》曰:
:       “旧仪,侍中亲省起居,故俗谓之执虎子。始则同郡吉茂者,是时仕甫
:        历县令,迁为冗散。茂见则,嘲之曰:‘仕进不止执虎子。’则笑曰
:        :‘我诚不能效汝蹇蹇驱鹿车驰也。’初,则在金城,闻汉帝禅位,
:        以为崩也,乃发丧;后闻其在,自以不审,意颇默然。临菑侯植自伤
:        失先帝意,亦怨激而哭。其后文帝出游,追恨临菑,顾谓左右曰:‘
:        人心不同,当我登大位之时,天下有哭者。’时从臣知帝此言,有为
:        而发也,而则以为为己。欲下马谢。侍中傅巽目之,乃悟。”
:      孙盛曰:
:       “夫士不事其所非,不非其所事,趣舍出处,而岂徒哉!则既策名新朝
:        ,委质异代,而方怀二心生忿,欲奋爽言,岂大雅君子去就之分哉?
:        《诗》云:‘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士之二三,犹丧妃偶,况人臣
:        乎?”
:   (4)愉字休豫,历位太常、光禄大夫,见《晋百官名》。《山涛启事》称愉忠
:      笃有智意。
:      臣松之案:愉子绍,字世嗣,为吴王师;石崇妻,绍之女兄也。绍有诗在
:           《金谷集》。绍弟慎,左卫将军。
   《世说新语‧品藻第九》57(谢安赞苏绍)原文说:
    “谢公云:‘金谷中苏绍最胜。’绍是石崇姊夫,苏则孙,
     愉子也。”
   这里说苏绍是石崇(石苞的儿子)的“姊夫”,
   而《三国志‧苏则传》裴松之注则说石崇娶了苏绍的“女兄”,
   也就是说石崇娶了苏绍的姊姊,所以石崇也是苏绍的姊夫。
   换句话说,苏绍与石崇互相娶了彼此的姊姊为妻。
   (若根据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在这条故事后面所引用的文献来看,
    有些古早版本的《三国志》,
    似乎是把裴松之注文里的“女兄”记作‘兄女’。
    不过,这条《世说新语》的刘孝标注引石崇〈金谷诗叙〉里面,
    提到晋惠帝元康六年(296)时苏绍是 50 岁,
    那么苏绍约出生于曹魏齐王芳正始八年(247);
    而《晋书‧石苞传附石崇传》则说石崇于晋惠帝永康元年(300)被杀时,
    年纪是 52 岁,则石崇约出生于曹魏齐王芳嘉平元年(249),
    可知苏绍、石崇两人年纪差不多,若说石崇娶苏绍的‘兄女’,
    虽然并不是不可能,但感觉有点怪怪的。
    总之,这里还是先依从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三国志》,
    当作“石崇妻”乃苏绍之“女兄”也)
   根据《三国志‧苏则传》及裴松之注,可以帮苏则、苏绍家族画个族系图:
       石苞─石崇
          ║
    苏则┬苏怡 ║
      │   ║
      └苏愉┬苏姊姊
         │
         ├苏绍
         │║
       石苞─石姊姊
         │
         └苏慎
   如果参考《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四上‧苏氏》的说法,
   那么苏则还有两个儿子苏遁及苏援,
   而且苏遁的八世孙,
   就是在西魏为宇文泰制定〈六条诏书〉与仿《周礼》六官官制的苏绰。
:   评曰:任峻始兴义兵,以归太祖,辟土殖谷,仓庾盈溢,庸绩致矣。苏则威以平
:      乱,既政事之良,又矫矫刚直,风烈足称。杜畿宽猛克济,惠以康民。郑
:      浑、仓慈,恤理有方。抑皆魏代之名守乎!恕屡陈时政,经论治体,盖有
:      可观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