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引用标题,最近一篇研究发表: Physiological demands of running at 2
-hour marathon race pace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3151776/ )
Nike当初测试16位有合作或签约的菁英跑者,
用现有科学研究数据来挑选出最有机会全马破二的选手。
最终出线的就是Eliud Kipchoge, Zersenary Tadese 跟Lelisa Desisa。
我稍微就这三篇报导翻个大意
https://bit.ly/3nkf9v9
https://bit.ly/2Urjdxo
https://bit.ly/2H2Gp1Q
这16位测试跑者主要都是东非菁英跑者,当时最佳成绩平均下来是半马1:00:04
全马2:08:40,然后进行一连串的测试来挑选,其中也包括身高体重体脂脚长甚至
阿基里斯腱长度还有跑步着地点(文中指出10位跑者中大概6位前足,4位足跟)
还有触地时间等等都是考虑条件之一。
而其中最重要三大指标也是目前最被讨论的
VO2 peak or VO2 max (最大摄氧量),
running economy (RE;跑步经济性或能量/氧气需要度)
以及lactate threshold and lactate turn-point(乳酸阈值/乳酸大量堆积点...)
这些选手的平均最大摄氧量是71.0 ml/kg/min(62-84),比之前指出菁英跑者都在70-85还
低一点,跑步经济性则是跑在破二的速度下(21.1km/h),平均下来=>
O2 cost for these athletes was 191 넠19 ml/kg/km
大概跟之前研究菁英选手的数据差不多
*之前研究则指出一般人慢跑需氧数据约是210 ml/kg/km
有趣的是,这研究指出最大摄氧量高的选手跑步经济性较低,最大摄氧量低的则经济性高。
再来则是lactate threshold and lactate turn-point
(无氧阈值/乳酸阈值/乳酸大量堆积点/极限速度点......看你怎么定义)
总之就是根据你最大摄氧量,乳酸量,乳酸堆积速度来评估你跑在破二配速的稳定状态
跟有氧/无氧运用程度以及疲劳累积度。
其中只有7位选手在该配速下是稳定的,其他9位数据指出已经
超过其极限速度点(critical speed),也就是对它们来说太快了,撑不久
而这些跑者平均的乳酸阈值约是其最大摄氧量的83%
*这时乳酸产生速度比代谢快,当然乳酸只是疲劳程度指标产物,不一定是主因
也有称之为LT1
而这些跑者的极限速度点约是最大摄氧量的92% (critical speed)
跑速超过这个值时,乳酸堆积速度才会快速飙升,也是你疲劳酸痛特别有感的时候
也有人称之为LT2
*一般训练有素的跑者马拉松配速大概就落在这两个阈值区间,
之前有研究发现测试的菁英跑者能把自己的马拉松配速逼近极限速度点 (96%)
换算下来约是维持在最大摄氧量的88%
而研究最后整理的数据是选手要跑在21.1km/h的配速下,59kg的跑者
VO2 approximately 4.0 L/min 约是最大摄氧量的94%
而且是要稳定的输出不被疲劳影响不掉速
根据前段的数据你可以看出这落差(菁英88%就是个人最佳了,94%是个非常可怕的数字)
总之测试后,他们根据数字挑选出三位跑者
其中Desisa条件不算顶尖但他在艰难的赛事跑出实绩
Tadese是当时半马之王且拥有最佳的跑步经济性
缺点就是半马跟全马成绩落差很大,有一说是他水跟补给策略问题
另一说则是抗疲劳程度,而三者中当然kipchoge是综合最佳人选。
但很多数据无法量化,只能靠训练,策略模拟,及选手本身的心理素质*还有鞋子lol
**
我只是大致翻一翻,有写错的地方请指正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