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烧红的钢铁玫瑰,人总要从挫折中学习

楼主: evanzxcv (左蝦餃.易釩斯)   2016-05-09 21:39:20
图文好读版:https://goo.gl/WQuHBh
在美国波士顿那几年时光,学到了许多事情,
也让自己不论是身体或心灵上,许多地方都变强了。
但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有些能力在不知不觉之中,也慢慢失去了…
先前提到我回台湾后依然持续跑步,尽管当时是冬天,依然对台湾的闷热非常苦恼。
许多台湾人由于气候关系,训练出引以为傲的耐热能力,
在我身上却因出国留学的关系而几乎荡然无存。
很多人说夏天尽量不要跑距离太长的路跑,就算跑了,成绩也仅供参考。
但一来参加一场又一场的路跑赛事,是我跑步的动力之一,
二来对于我所代表的少数族群,也有特别的使命。
所以五~六月依然不知死活地报名了四场半马,首先登场的就是5/7的钢铁玫瑰电光路跑。
当初之所以会报名,主要是因为想尝试夜跑,
虽然温度可能不比白天低多少,但至少不必晒太阳。
先来聊聊最近的练跑进度吧。
虽然我早已接受今年与去年的我,在好几个方面上都是不同的人,而这也包括了路跑。
但身为一个自认为体力还不错的女生,
依然不能接受今年这几场半马两个小时又十几分钟的成绩,就是我的极限了。
就算是去年一个小时50几分钟的成绩,我想依然不是极限。
所以今年跑步的首要目标,除了完成初马之外,
就是至少练回去年的速度,或者半马sub 2。
四月没有赛事,天气也比预期理想,
尽管阴雨绵绵的日子依然不少,依然厉行了全月跑一休一。
我实在没有那无限的动力和恢复力,可以天天跑步,像工作一样只周休二日。
但至少每周一次16K以上的长跑,依然让我的月跑量突破Nike+的白金奖杯160K,
是我开始路跑以来的新高。
自主训练长跑是很无聊的事情,所以我尽可能把长跑和现实生活的目的结合:
一次从龙潭跑步到中坜市区办事,两次以跑步为交通方式旅游,
分别跑了三坑到大溪的铁马道,以及从龙潭一路跑去莺歌,参访老街和陶瓷博物馆。
一口气把月跑量从100K拉到160K,说实在的有些冒险;
毕竟身体是需要时间习惯的,而且许多人说每周跑量不宜增加超过10%,
换算成一个月四个礼拜的话,只能增加到140-150K比较保险。
四月底我的左脚阿基里斯腱附近的确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酸痛,
于是决定打破跑一休一的模式停跑,直到酸痛改善,以免旧伤复发。
庆幸的是酸痛的细部地点与去年底的旧伤不太一样,而且3~4天就消除了,
这个期间就多拉筋和做核心运动来弥补体力的下滑。
主办单位寄送物资的效率相当好,在赛前超过一个礼拜就收到。
鲜黄色的衣服,在各种场合都非常显眼,应该是为了夜跑特地挑选的颜色;
设计也简洁好看,不会过于复杂也没有一堆赞助商标志。
倒是又忘记我除了童装以外没有穿不下的衣服,选M号铁定太大件了,
就留下来纯粹纪念或者给爸爸穿吧!
号码布2438,偶是三八,参加这么多场路跑,终于拿到有谐音的号码了~
纪念品还有一个LED手环,可惜只能恒亮,吸睛度不够高,因此比赛时不打算戴。
我的旧鞋已跑了800K,大底磨平了,而且前足推进器的弹性已经疲乏;
五月又要密集参加赛事,再穿旧鞋跑下去恐怕更容易因为缓冲不足而受伤。
但我在美国路跑时,大概因为脚形和跑姿比较偏门,
试穿了几款鞋后,发觉只有牛顿鞋最适合我。
穿到现在变成只习惯牛顿鞋,偏偏在台湾又难买,
我跑过几家FB专页上提到的实体商店都已经不卖了,有卖的也多半没有我的尺寸。
谁叫我的脚那么大,US10号女鞋在美国很好买,
在台湾,鞋厂就算有做,经销商也因销路差而多半不会进口。
叫我买配色往往不太好看的男鞋实在没办法表现个人风格,
于是上网从欧洲订购了一双新的牛顿鞋,与旧鞋一样都是第四代Gravity IV,
因为第五代Gravity V新推出,第四代价格就跳水了,连国际运费还比原价便宜。
上周二也是休跑满一个礼拜,恰巧收到新鞋,鞋款与旧鞋一样,
所以没什么适应上的问题需要担心,当天下午立刻穿上出门跑步。
才一个礼拜没跑步,就感觉速度似乎降低了,
但耐力倒是没什么下滑,依然可以用六分速轻松跑完10K,
也很明显感受到新鞋和旧鞋鞋底的不同,以我的前足着地跑姿,
完全能感受到牛顿鞋特有的P.O.P.1前足推进器,让我的脚步似乎更省力了。
周二距离钢铁玫瑰也只剩下四天。
这四天如果不跑的话,代表最近这两个礼拜总共就只跑10K,
生怕比赛当天因为训练严重不足而体力透支。
如果跑的话,又怕减量不足,或者累积过度疲劳。
这种情况跟我的初半马实在有点像–
当时是因为突然在碎石子地上跑较长距离,脚踝落地时不够稳定,
左脚踝在初半马前两个礼拜就肿起来了,也是休息一个礼拜,
明明很想跑步,但脚就还是肿的。
初半马也因此碰到了17K后撞墙的问题。
但现在与以前不同的是,我已经跑过那么多次、那么频繁的LSD长跑,
其中还有跑21K以上的,所以决定就好好休息吧,给自己焕然一新的双腿!
也在这几天期间把比赛当天的服装打理好。
我跟许多女生一样,路跑精心打扮也是一大重点,
加上我已经很明白告诉大家,路跑穿裙子就是我的风格。
这次的纪念衣是鲜黄色的,因此想必比赛当天全场黄澄澄,
我就偏不穿黄色才显眼,赛后照片也好找。
浅蓝、粉红、白色,恰巧配合我的新鞋和手表。
袜子的颜色无法配合,因为这双袜子是我的幸运袜,
去年五月初次路跑Newton 10K,新手运人品爆发抽奖抽到的,
有很好的保护和压缩效果,平时不穿,只有比赛才穿。
原本打算穿无袖背心,但考虑到万一天气实在太热,
就把前阵子去台北东区时,不小心走进ROXY特卖会里买的比基尼也拿出来,
当作热天备案。
周六一大早就上台北,毕竟还有些行程已经顺便排了。
事后证明把夜跑当作一天最后一项行程,实在是非常错误的决定。
谁叫我先前夜跑经验太缺乏了,以往只有在波士顿跑团,才会在晚上六点半跑步,
回台湾以来从来没在六点以后跑步过。
因此对自己身体在这种时间的表现完全是个谜,也不熟悉如何调适到最佳状态。
但很多事情总是要试几次,才能从挫折中学习。
首先到公馆水岸广场参加粉红健走嘉年华,不仅报名费用便宜、纪念品多,
还能顺便在傍晚的路跑之前,先活动一下筋骨。
又能捐款做公益,毕竟我因为长期服用大量女性荷尔蒙,也是乳癌的高危险群。
原本觉得只有不到5K,而且是用走的,所以没打算穿运动服,
但一到现场就发现气温快速飙高,还没开走早已汗流浃背。
从捷运站走到会场的同时,看到街上有些行人在摄氏30度以上的高温,
竟然穿得住长袖长裤,就觉得他们体质怎么那么虚弱;
可是换个角度想,夏天运动起来,我大概会被他们打趴吧!
昨天考虑很久要带路协红色衣保袋还是背包,事后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
毕竟衣保袋太大了,碍手碍脚又不能后背。
但毕竟是场健走,没有寄物服务,揹著一大包背包依然有点累人。
用比领走员还快的十分速走完一圈,就找树荫下来等抽奖,
但心知肚明除非在特殊场合,我的签运一向很差,所以不意外杠龟了。
这种主打粉红的场合女生很多,我也看到不少穿着Nike女子路跑衣服的,
真是羡慕她们–平常路跑多半只有男女共版,实际上是没有修身的男版纪念衣,
我觉得这也间接让女生对路跑的意愿降低。
明年不论证件上怎么写,我是绝对会跟主办单位争取的,毕竟现在我就是个女生了啊。
中午到世贸参观展览,之后就顺路到统一时代的亚瑟士专柜做足测。
我才刚把袜子脱下,店员就说:“看妳的脚就知道很常跑步喔!”
…的确,黑指甲、指节长水泡都有了,只差指甲没有翻起脱落;
去年跑步不太会这样的,今年应该是因为山路训练和长距离训练大幅增加,
得到了许多跑者都有的正字标记。
这也是我在台湾第一次足测,了解到我的脚除了很大、低足弓之外,
脚背也很薄,其余的数据都算平均。
原本打算直接去旗舰店做完整的动态足测的,但太晚预约周末都额满了,
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做静态的,也就没测量我的跑姿。
我觉得我的脚会这么挑鞋,除了低足弓之外,跑姿应该也是个很大的因素?
管不了中午才吃了一碗汤面和一堆展览试吃品,
下午三点依然要厉行起跑前三个钟头用餐,于是直接在楼下的无印良品吃了。
之后就去搭板南线,准备参加我有生以来第一场夜跑活动囉~
晃了半个小时终于抵达亚东医院站,该把跑衣换上了!
以白天的炎热程度,决定上半身只穿比基尼,但在捷运站穿这样难免引人侧目,
就先在外面套上宽松的T-shirt,等到寄物前再脱下来吧。
才刚出闸门就看到一个穿着纪念衣、揹着衣保袋的可爱女生,鲜黄色的衣服实在显眼。
让我再次感受到路跑的魅力之一,尤其是在市区搭捷运或地铁就能抵达会场的,
就是借由衣服、号码布或衣保袋相认,就算陌生人也是跑友,很快就能搭起话来。
她正在等一位从竹北来的朋友一起去会场,
会场位于浮洲河滨公园,离亚东医院有20分钟左右的步程。
等待过程中,我也利用时间把号码布、芯片和鞋灯装上。
鞋灯是我在美国买的,里面有线圈、磁铁和电容,
一点震动就能发电让LED暂时闪亮起来,
夜跑时每跑一步就会闪一下,相当显眼,这也是我第一次用这玩意。
一行三人搭出租车抵达位于浮洲桥底下的会场,
现场完赛事务(服务台、退芯片、领餐区、打印)、赞助商区、和寄物区各自分成三边,
与舞台围成长方形,以规模这么小的赛事而言,算是相当合适而贴心的动线设计。
尽管看起来参赛人数不多,但全场都是穿着鲜黄色的跑者,视觉冲击很大。
倒是看到有些人没穿纪念衣,穿着其他鲜黄色的衣服,到时候照片还是难找。
只能说有些人喜欢从众、有些人喜欢与众不同,纯粹个人选择,而我绝对属于后者。
也看到一个穿著名古屋女子马拉松的黄色纪念衣,又让我再羡慕一次,
这也是我想收入口袋的梦幻赛事之一啊!
也希望明年就有机会跑,甚至想过当作我的初马。
把衣服脱了只留下比基尼,赛前、赛后都吸引不少人跟我合照。
先前在捷运站认识的女生也亏我这么sexy,
我说因为我实在太怕热了,不这样穿跑步会有生命危险啊!
倒是现场虽然以男生为主,想跟我合照的是女生居多,让我有点意外。
这时尽管台北PM2.5很低,天空依然灰濛濛的,柔焦了阳光,还飘着几滴小雨。
气象预报说下午有40%的降雨机率,
看着温度依然有30度,很希望这雨可以稍微下大一点,
不要积水只要降温就好,这样到时候才好跑啊!
倒是天不如人愿,这雨很快就停了,气象局连雨量都测不到。
不久重机女骑士们陆续出现,但她们只是把车子骑到会场放著,
让大家可以过去合照而已,感觉没简章中说的那么吸引人。
跳个妖怪手表暖身操,21K组就率先在六点出发,
通过五光十色打光的方框形拱门,朝着下游跑去。
在桥底下起跑虽然凉快,但也造成我的GPS手表抓不到讯号,
赶紧跑到桥外抓到卫星讯号后才回到队伍中。
前几公里都能维持六分速上下,自我感觉也还可以,
还自信满满地以为可以就用这个定速,以2:06左右完赛。
也跳过2.5K的第一个补给站。但事实证明我太天真了。
现场气温30度尽管离夏天最高温还有好几度,但跑起来也不简单,
才两公里不到,步兵就陆续出现。
跑到5K左右,身体整个热起来,也开始大量出汗,
尽管有微微的凉风,但对散热没什么帮助。
顺着自己的感觉,先策略性降速到6:25/km左右,
保留一点体力,等到10.5K折返后再看情况调整。
也在这时候就相当清楚,我要破渣打的2:11是不太可能了,就顺顺跑吧!
这场比赛路线虽然在河滨公园,但个人觉得板桥这段的风景不错,
每隔一段距离就有形色各异的大桥,不会过于单调。
大会也在每隔2.5K左右设有补给站,
我从5K的第二个补给站开始,就采用大量补给、彻底休息的策略,
毕竟尽管没有以往的实际经验,也了解到夏天跑步体力、水分和盐分特别容易流失。
补给不论是种类和数量都相当充足,有水、舒跑、香蕉、梅子、盐巴,
有一个补给站还有西瓜,对我来说已经很满意。
由于路线全程都在河滨公园,加油的民众不多,
只有新月桥引道附近的广场,聚集了一小群跑步、散步、骑车的民众为我们加油。
跑着跑着天色也逐渐暗下来,路线也沿着河滨公园,从大汉溪右转到新店溪,
重翠大桥、华江桥、万板大桥、华翠大桥、光复桥一一映入眼帘。
快到8K时,才看见对面机车引导著男子组领先者跑回来,
看来大家一样为炎热的天气所苦,跑得特别慢。
快到10K看到女子组的领先者,之后零星四五个女生,
有个女生还认出了我,大喊了一声:“裙子哥加油!”
让我又惊又喜,没想到这么小的赛事也能碰到粉丝,
看来我很快就要在台湾路跑界出名了吧~
手表上显示了10.5K,怎么折返点还远在天边的感觉?
远远看到补给站的灯火,才知道这场赛事里程多了约两百公尺,
还在接受范围内啦,但也更能说服自己成绩不好也没关系了。
到了折返点领取粉红手环信物,又吃吃喝喝了好几分钟才启程折返,
天真想着假如身体状况好,说不定可以来个negative split,
于是在第12K重新加速回到六分速。
但后面速度很快就掉了下来,尤其回程顺风,
原本就非常微弱的凉风,回程根本吹不到了啊!
也能感觉到全身越来越潮湿,幸好我几乎没穿,不用担心排汗的问题。
折返后不久听到对面一个男生跟我说:“妳是第15名喔!”
看来他应该在很仔细数有几个女生吧。
很可惜他大概不知道我的苦衷,我就算跑到前面只有四个女生,还是拿不到奖杯…><
13、14、15、16,一公里一公里慢慢数,明明心肺不累,脚也没有特别酸,
只感觉脚步越来越沉重,想跑快却身不由己,慢慢掉到了七分速。
尽管知道这跟全马那种全身肝糖耗尽的撞墙还差得远了,
但这也正是长跑折磨人心的地方之一。
这场路跑的参赛人数少,21K只有不到五百人,到了后半程更是拉开,
每隔好一阵子才碰到零星跑者,而且多半是速度大大降低、已经跑不动甚至开始走路的,
我根本找不到速度相当的人可以跟,只能默默刷卡他们,继续朝着远方的黑暗跑去。
慢慢发现补给站喝到的水竟然是苦的,而且一杯比一杯苦,大概身体电解质已经失衡了。
也大概因为补给吃得多,有几次感觉胃酸上冲,快要吐出来,
幸好每次这种恶心感都维持不久就消失了。
过了15K,掐指一算,就算后面全部维持七分速,
都可能跑出比石门水库花季路跑更慢、个人史上21K的最慢成绩。
这场就放掉吧,成绩不重要了,只求不要中暑、不要热衰竭、不要抽筋或受伤,
摆出自己最漂亮的样子让摄影师拍,跑着回到终点就好。
一位指挥路线的义工,对我喊了一声:“美女回来了耶”,
这时候就算是小小的贴心,都让我印象深刻。
这时的我已经相当狼狈,全身又湿又黏,
摸摸自己的比基尼,已经完全湿透了,想必裙子也是。
每2.5K的补给站几乎成了支持我跑下去的唯一动力,到时候又可以大吃大喝,好好休息。
每看到远处的灯光,就会想着:那是补给站吗?我又跑了2.5K了吗?
但大多时候只是对面骑来的脚踏车。
这时候几乎靠着意志力在撑,让我的脚步依然不停下来。
最后一个补给站,拿了两杯水,一杯半用来淋身体,半杯用来漱口。
志工跟我说:“慢慢来,别急,就快到了。”
手表提醒我20K到了,也能隐约看到远方的浮洲桥、桥底下的点点灯火。
就算什么都破不了,还是把速度开出来吧!
只要自信的跑着回终点就很好看,没人管你中间十几公里用跑的、走的还是用爬的。
也自我见证了尽管跑不快,耐力和稳定度依然相当可靠,
第21K尽管只跑出6:17,比不上开赛的六分速,但感觉步伐相当轻快有力。
大概是最后一公里这样压榨体力,让多巴胺释放出来了,runner’s high出现了!
全程只嗨这一公里也值得了啦,虽然不像知名的国际赛事,
最后接近终点的地方,总有密密麻麻的观众帮你加油。
现在完全就是我,一个人,跑向远在天边,那五光十色的终点拱门。
这大概也是路跑另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地方,明明这样冲一下感觉通体舒畅,
又后悔当初怎么没提早几公里就开始加速,或干脆全程都这样跑算了,
早已分不清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的问题…
最后的三百公尺,奔跑吧!五分半速,冲进终点,
看看大会时间,2:19,比石门还慢三分钟,但往好处想,我完赛了,
没有中暑或热衰竭,也继续保持着跑步从来没抽筋过的不败金身。
夏天、夜跑,我终于征服你了!
马上就有美女帮我挂上完赛奖牌,紧接着直奔领餐区,乖乖,赛后竟然直接发池上便当!
领餐区旁边就是证书打印区,因为人数不多,打印相当有效率。
之后直接在终点线附近席地而坐,吃我今天的第四餐正餐。
尽管是素食便当,菜色依然相当丰富,有高丽菜、黄萝卜、酸菜、香菇、卤豆干和素排,
可惜这种场合吃饭,都快饿扁了,狼吞虎咽,又因为脱水的关系没什么唾液,
没办法享受到最多的美味。吃到一半旁边一位男跑者还请我到终点线去合照。
“妳的装扮真的超显眼的,我一直跟在妳后面!”
“嗄?我后来不是撞墙了吗?你没超车喔。”
“没有啦这场太热,我最后也爆掉了…”
把赛后大会发的一瓶水和先前粉红健走的一瓶运动饮料一口气喝光,依然觉得有点口渴。
弯腰拆芯片和鞋灯的时候,比基尼还像水龙头一般不断滴水在我的大腿上。
我原本出汗力就相当惊人,在摄氏30度、湿度84%的闷热天气,
流的汗大概有冬天练跑一整个月那么多吧。
很庆幸自己对身体的感觉相当敏锐,尽管比起以往少了些冒险犯难的胆识,
但至少知道运动、补给、休息到什么程度,对身体是最好的。
严格说来,我成绩可以更好的,因为跑完后还勉强可以正常走路,只是稍微慢点,
不像初马和渣打跑完,一拐一拐、东倒西歪的,表示肌肉距离抽筋还有一段距离。
尽管我的装扮大概是全场亮点,但这时候的我却完全没有挂著奖牌上台拍照的欲望,
只想尽速把像泡过海水一般的服装换下来,赶快把汗水擦干,换上干爽的衣服。
这件裙子以往虽然常穿,但以前在波士顿跑步,因为天气较冷都会搭配紧身裤,
今天是第一次单穿,大概因为内里的安全裤太短又不够紧,加上大量流汗造成摩擦,
把裙子脱下时才发现烧裆了,幸好并不严重,
跑时完全没感觉,也没有因此影响到跑步速度。
跑马前辈有言,不要穿全新或没穿过的装备参加重要比赛,
就是因为可能出现预料之外的问题啊!
我觉得这句话值得扩充一些:也不要穿没穿过的装备“组合”来参赛,
毕竟衣物和皮肤之间的摩擦、散热排汗的效果等等,都会受到服装搭配的影响。
现在就知道以后穿这件裙子还是配个小短裤比较合适。
其实我第一次穿比基尼跑步,就来跑21K,也是满冒险的,
毕竟对胸部的固定程度比不上运动内衣,尽管已经绑很紧了,
起跑几公里依然发现有些晃动情形,幸好最后顺利完赛,没有摩擦破皮或其他不适感。
这也让我更懂得如何欣赏自己的身体:
我与大多数的女生不同,青春期过后好几年才开始发育,
胸部尽管比不过她们,但运动时也不需要特别多的支撑与保护;
那些拥有傲人双峰的女生,可没办法像我一样穿比基尼跑这么长的距离呢!
换上低调的白T和牛仔裤,慢慢走回捷运站搭车。
这时候的我已变回灰姑娘,在路上看到黄衣跑者,
还要跟他们解释一下我也是刚刚参加钢铁玫瑰的跑者。
想必他们看我走路的样子也略知一二。
回到板桥客运站,又遇到跑者啦!
这次是拿着一个大奖杯的老外,我在比赛时在领先群看到他。
跟我说重机女骑士们没有在赛道上奔驰带领我们开跑,让他有点失望。
等车时也终于有闲情逸致,把奖牌拿出来仔细端详拍照。
奖牌是铁灰色的,正面是与纪念衣一样的活动标志,
背面有钢铁玫瑰字样和参赛组别(21km),很有质感和收藏价值。
这是第一届的钢铁玫瑰路跑,没有以往其他跑友的评价与经验可供参考,
很幸运参加到一场优质的赛事。
不论是会场的动线安排、赛道上的补给,还是完赛奖牌和物资,都让我非常满意。
路线虽然在河滨公园,对经常在相同路段练跑的人而言,可能略显单调,
但至少没有道路管制的问题,不必与汽机车争道。
而且说实在的,在台北这种地方举办路跑,还是河滨的风景好、空气好。
最大的美中不足大概是里程牌了,不仅没有每公里设置,
有些里程牌位置也偏离100~300公尺之多。
尽管对于使用GPS的跑者而言,这项缺失的实质影响被科技冲淡了,
但依然是值得改进的地方。
再者尽管这是一场夜跑,但毕竟办在夏天,
如果大会可以提供海绵、洒水、冰饮之类的降温措施,就更加完美了。
这场的摄影师真的很少,只能说夜跑本来就不好拍,
加上知名度还不够高,吸引到的摄影师自然不多。
往好处想,对我这种跑步经常跑到出神的人而言,
由于夜跑的摄影师会打光,让我不注意到都难,不会漏掉任何一台相机。
只是因为光线不佳,很难从远处看出摄影师的镜头长度,
也比较不好拿捏在多远的距离就要开始摆姿势。
尽管只是一场小小的路跑、也是我的第8场半马活动了,
但在许多方面都是我的第一次,也让我学到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心得。
以帐面上的成绩而言,2:19真的很差很差,都破了个人最慢纪录还不差吗?
但这并不代表我没有任何收获,毕竟人不是机器,
从菁英到业余跑者,没有人能够对失败免疫,在所有的比赛中都发挥出100%的实力。
去年跑半马的方式对身体实在太危险了,尽管连续破了PB,却得到左脚受伤的代价。
如何在不同情况下聆听身体的声音,适时放弃不值得追求的事物,才能跑得长远;
总是要有几场爆掉的路跑,才会从失败经验中学习。
对我而言,路跑最刺激之处在于“不确定性”,
不像许多体育项目都在标准的场地进行,路跑的场地富有变化,
尤其在台湾,市区、河滨、国道、高架桥、自行车道、乡间小路、山路、林道应有尽有,
每种都有不同的挑战与值得欣赏品味之处。
天气也是个难以预料的因素,我在台湾的三场路跑,渣打马遇上了下雨的霸王寒流,
石门花季上下起伏的陡峭赛道,钢铁玫瑰则是高温高湿,
场场都有不同的挑战,也考验著身体对不同环境的调适程度。
越成熟资深的跑者,受到环境的影响越少,失常的机率也越低。
我这三场路跑的成绩都在2:10~2:20之间,虽然没有进步,但已经算稳定了。
无庸置疑,特别炎热的天气造成跑步速度和耐力远不如平常。
去年我连24°C都会有掉速的问题,
钢铁玫瑰路跑的气温30°C、体感温度将近36°C,跑出最慢成绩并不意外。
许多跑者也说,夏天的成绩仅供参考,所以并不拘泥绝对数字,倒是要检讨其他的细节。
由于第一次在这么热的天气跑步,对身体在热天的表现不甚熟悉,
导致配速失当,前五公里配六分速实在太快了。
虽然第6K开始自觉必须减速保留体力,依然为时已晚,后继乏力,
在最后三分之一直接掉到七分速,后半程比前半程多花了五分钟之久。
显示在步频上就更明显了,平均步频竟只有173,
我从去年四月开始练跑一年了,几乎没出现过低于180的步频。
表示后段体力严重流失,脚步沉重,连带造成步频大幅降低。
由此可知,更合适的策略是一开始就用6:30/km左右慢慢跑,
这样不仅有机会在2:14-2:16左右完赛,
也可以防止或延后因为体力不支而减速、降低步频、跑姿走样甚至受伤的风险。
前言已经提过,撇开配速问题不说,我身体的耐热程度也有待加强,
为什么同样天气许多跑者穿得住热死人的短袖,我几乎没穿都跑得要死不活呢?
人类祖先源于非洲大陆,由于全身都能排汗,
不论是长途跑步还是耐热能力,都是动物中的佼佼者。
只是由于科技的进步,有冷暖气调控生活环境的温度,有交通工具代步带我们到各处,
让许多现代人逐渐失去了天生的跑步和耐热能力。
我已经慢慢把自己的跑步能力找回来,
接下来就是趁著夏天逐渐到来、还没开始正式工作的这段空档,
维持在下午两点左右跑步的习惯,以找回身体的耐热能力。
也不会因为天气炎热,就停止参加路跑赛事,只要把初(全)马留到秋冬就行了。
接着是夜跑当天的白天如何调适身体。
这次唯一成功的地方只有饮食,坚持赛前三个钟头要吃一餐正餐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但亲身经验也告诉我,白天行程满档是错误的选择,
尽管只是散步逛街,依然难免消耗体力;
尤其揹著背包趴趴走一整天,隔天起床小腿不酸,
最酸的倒是肩膀,右肩甚至还有些微的拉伤。
我想最合适的策略,大概是早上以静态活动为主,中午吃饱后睡个午觉,
赛前三个小时以上起床后再吃一餐,并确实做好胃肠排空吧!
长距离路跑最迷人之处,也在这次的夜跑当中深刻体会。
从一开始的信心满满,到中途体力和希望一点一滴被剥夺,
想要维持速度和姿势却身不由己;
原本追求的许多成绩、目标和理想,
只能释然的让它们随风逝去,凭着人类的本能继续往前跑。
随着终点的接近,心情又逐渐开朗起来,
开始往乐观的角度思考,好好享受整个过程,
细细品尝每一口补给,在摄影师前摆出最美丽的姿势;
越来越清楚我的体力足够完赛的同时,信心也随着速度慢慢回升。
置之死地而后生,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说,跑步是一种身心灵的修练。
以后迈入全马领域,不论经验再怎么丰富,也一定会不断体验到。
也发现我已经不知不觉爱上夜跑的感觉。
一来晚上的视线不佳,当我跑到出神,
会感觉自己只在茫茫的黑暗中跑着,也更能专心倾听身体最细微的声音。
二来我很喜欢闪闪发亮的东西,当这些亮光打破了周遭的黑暗,
尽管只是远远看到,都会振奋心情,让我感到希望和动力。
已经开始期待六月底的台北星光马21K,
不仅是我的生日马,还要跟从美国回来台湾放假的Cindy学姊一起跑;
用一个更好的自我,期待更佳的成绩吧!
============ 2016半马成绩 ============
1/24 台北渣打马拉松 2:11:00 4°C
3/26 石门水库花季路跑 2:16:28 10°C
4/ 9 龙潭-大溪-三坑 2:15:01 24°C (自主训练)
4/24 龙潭-莺歌老街 2:07:30 24°C (自主训练,年度PB)
5/ 7 钢铁玫瑰电光路跑 2:19:24 30°C
作者: tungpayton (改变)   2016-05-09 22:05:00
推~ 不过要在夏天下午两点跑步真的猛
作者: henry830526 (纸上豪杰)   2016-05-09 23:32:00
有去跑的应该都知道 全场穿比吉尼的只有你了
作者: derekQQ (小哈哈)   2016-05-09 23:49:00
也是高手
作者: siberia (钉子要打进去啦!!)   2016-05-10 00:41:00
很爱看你的部落格,加油
作者: cyr1216 (香吉士)   2016-05-10 00:42:00
夏天能有这种成绩相当强了XD
作者: ptt123456 (waiting for you)   2016-05-10 07:37:00
心得好丰富,夏天跑真的很热!
作者: chieher ("Be all you can be")   2016-05-10 08:01:00
好认真的文章...加油
作者: RODPoy99 (99)   2016-05-10 08:41:00
强者
作者: peacepipi (皮什么皮)   2016-05-10 14:08:00
推对自己的身体状况的了解
作者: rockywu (点滴的流逝)   2016-05-10 17:38:00
浮洲散步路过有看到 推一个.这路线夜跑较好夏日跑折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