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0
106乙线,从国道三甲的终点接续往深坑、石碇,翻过国五彭山隧道头上,再穿过茶
园、下降到坪林接上台九线。石碇后的路线与国道五号颇接近。在日治1940年代新建
新店坪林车道之前,这条路就是台北经坪林往返宜兰的主要道路,也是1910年代北宜
间第一条能行车的道路。[1]
↑起点0K牌
↑0K牌不是设在大马路上,而是放在国三甲终点路口旁、往新光路的叉路口
↑从起点一路到石碇交流道,都是靠着景美溪南岸的双向四线大马路。(1.8k)
↑喜乐桥 (2.0k)
↑唯一不在主线上的国道服务区 (5k) 发现这次没拍到只好拿旧照垫一下^^|| (5k)
↑石碇交流道 (5k)
过了石碇交流道,路底接上106主线,短暂共线后再续往石碇、坪林,中段路幅较为
缩小,其中石碇老街段只有单线巷道宽度。出了老街后便逐渐爬高翻过山头。
↑钻过国道桥下后,与106主线短暂共线 (5.5k) (左转回深坑景美,右转往石碇/平溪)
↑短暂共线后再叉开,这也是106乙和主线唯一有相遇的路段
↑石碇堡是石碇的旧名 (6.2k)
↑出了石碇堡隧道后,国道五号高架桥就在溪谷对岸 (6.3k)
↑石碇市区 (8k)
↑106乙穿过窄窄的老街,第一次来还骑错到旁边大条的北47去了。(8.Xk)
(逆桩)
↑出老街后就恢复山区两线道了 (9k)
(逆桩)
↑国道五号在头上穿来穿去 (9.5k)
(逆桩)
↑国道五号彭山隧道北口旁,再往前就看不到高架桥在两旁了
(逆桩)
↑有一大段长上坡设有爬坡道,不过平日几乎没有车
↑视野较好之处可回头看见国道五号,空气若好时还能看到大台北市区
↑双线路宽
爬高到山顶后,路幅再缩减为单线道,穿过茶园群,下切到坪林接上台九线后便是
106乙的终点。比起前面的路,这段又更加狭小,坡度也较陡。但在其中一段视野极
好之处便可看见脚下的国道高架桥,以S弯型向坪林前进。
↑过坡顶后即缩减为单线道
↑一整排的佛像,远处可见17k牌 (17k) 应该把佛像涂反光漆,增进夜间行车安全XD
↑佛像排入路边庙中,看来是迎宾大道的概念(?
↑单线发夹弯 (19k)
↑彭山隧道南口,好像两条钢铁巨龙,曲身在山谷中向坪林推进
↑远处的106乙,还是单线
↑下到坪林,右转便可往市区接回北宜了。
到坪林后,在市区绕了好几圈,可惜就是没有看到终点牌。
回来查了资料后发现106乙上还有旧乡道的石制里程碑,只能待下次再来探询补充了。
网络上关于106乙和这条道路的介绍、历史资料似乎并不多,也欢迎有相关资料的板友
来回文补充 ^_^
== Reference ==
[1]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twroadclub/permalink/1116736375172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