嘘 Cascadia: 被质疑就说别人没读内文06/14 20:50
→ Cascadia: 那请你跟大家解释为什么直接左转比在规划妥当的待转区/06/14 20:51
→ Cascadia: 机车左转专用道安全06/14 20:51
啊你的推文就典型没看的人才会这样回啊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10622975.A.CDF.html
汽机车分流政策的道路型态,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种:
-含机车优先道
-含侧车道
-含实体分隔设计的机车专用道
===================================
-就含有机车优先道的汽机车分流
在平面道路上,因"汽车"仍然有着使用外侧车道进行汇入与汇出车流的需求,必须将实体
分隔岛消除,可使用机车路权范围,但机车被禁止使用内侧车道,保留汽车行驶内侧车道
的专属路权,而道路上的禁行机车车道可能仅为最内侧车道或是多车道,这是没有任何意
义的限制机车路权,其为路权的不平等,这项权利落差是造成冲突的要素。
但是实务上,机车优先道及慢车道,汽机车还是一样在同一车道中混流行驶,行车动线仍
然无可避免的与或跟随的车辆产生重叠,同时,对行驶机车优先道之汽车难以明确举证非
起驶、准备转弯、准备停车或临时停车行为而进行举发,在机车优先道的使用者的路权不
保障下,机车优先道仅为无意义的累赘设计。
在难以保障行驶机车优先道之机车的路权同时,机车优先道之设置位置于车道最外侧,外
侧车道空间为车流交织最复杂之位置,在最外侧设置机车优先道只会增加直行机车优先道
之用路人与其他驾驶彼此之间的交错点,包括路边停车格、公共汽车停靠区、停车场或其他横
向车流的出入…等,并不会有提升安全性的效果,相反的,危险性只会增加。
最后,则是造成认知错乱的效果,有些小客车驾驶看到机车在前方,原本只是看不顺眼,
但在汽机车分流政策划分了禁行机车之后,一些小客车驾驶则自认为正义使者,应该教训
一下侵犯禁行机车道的机车驾驶,进而采取逼车的行动,没分寸的驾驶可能会因此犯下伤
害或是杀人罪。
http://news.tvbs.com.tw/local/808886
骑快车道与小黄擦撞! 骑士控司机逼车
另一个认知错乱的效果,在机车优先道设置于外侧之后,交通安全宣导所造成,《机慢车
靠右行驶》这样的交通安全宣导让一些机车骑士认知骑机车要靠右骑才安全,所以日常生
活会习惯于行驶于"右侧",像是路肩或是车道边线,出没于四轮小客车/小货车的死角,
除了外侧车道本身动向冲突多之外,这样的交通安全宣导几乎将机车骑士带向死亡地带。
-附实体分隔车道的汽机车分流
譬如台北市的中山北路、台中中港路…等皆采取此架构,这设计只有缺点,没有任何一项
优点。首先,它需要宽广的一条多车道道路,接下来,分隔岛占掉了空间,甚至在上面种
植植物美化景观的分隔岛,占掉更大的道路空间。而使用这架构的道路困扰的不只是机车
骑士,小客车与甚至大型车(公共汽车)在使用上都会有所困扰。
这种道路最外测可能只有单一车道,也可能有多车道,但主要缺陷没有差太多的。
第一,如(譬如:停车场、停车格或小巷子)转出汇入车道的驾驶,因分隔岛的阻隔,若在
这个路口有左转需求,没有办法进入内侧车道后在这个路口直接左转。
第二,这种道路没有办法依照车流顺畅或阻塞去选择车道,仅能依照预定路线选择车道。
若照车流顺畅程度选择,又选错车道,仅能在路口进行变换车道的补救动作。
第三,最外侧车道依然主汇入与汇出车流功能,其中包含了机车、小型车与大型车(公共汽车)
。※若最外侧车道仅有单一车道,只要轻微的交通事故发生(譬如:车祸或是抛锚),当事
者有处理意愿,就会发生回堵至路口的情形。
从上述对此道路的运作方式可以发现,这种设计除容错率低,同时也有着低运输效率,虽
然禁行机车道依然不允许机车骑士使用,但这种道路用路人所受到困扰是全面性的,坚持
此设计下,唯一的解决方案是,将实体快慢车道的路口号志再做一个区隔,但这方式会将
运输效率极低的道路再大幅降低一个层次。
以上两种汽机车分流架构,还没有说明机车左转的方式,以下介绍二段式左转的始源与设
计原因。
-二段式左转
因内侧车道禁行机车,机车没有权利进入内侧车道直接左转,若在中间车道直接左转,这
侵犯了同向的直行车,因此骑乘机车在多车道路口有左转需求,必须使用二段式左转的方
式进入交叉视点之横向道路。
此项设计并非基于安全,仅是内侧车道禁行机车而机车骑士需要左转的解套方案,而其中
构想,取自于日本,根据日本道路交通法第六节第三十四条第5项的规定内容...。
虽然,那项设计是为了避免发生外侧直接左转而将左转拆解成两次直行,但台湾的地方交
通局往往很白目,以增加时相号志的手段,规划外侧的机车左转专用车道,这项设计除了
降低运输效率之外,还造成用路人认知错乱的效果。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054281
这路口可直接左转 高市出现首条左转机车专用道
(二段式左转就是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形发生啊混蛋)
-完全实体分隔的机车专用道
这种实体分隔的机车专用道,通常会在外侧没有任何汇入汇出车流的情形下使用(譬如:
桥梁、高架),这回归了车种分流的元素:封闭的路网。同时,大多数的机车专用道为单
一的车道,这也包含着车种分流的元素,行为上的纯化,这是唯一真实的汽机车分流。
单一车道的固有缺陷仍然存在,但是个体运输能量不高,同时每个个体用路方式由车主的
意志所掌控,必须如左方,禁行机车的道路空间般,至少两个车道,才能避免一名慢速机
车驾驶就回堵整条路的状况。
只要一名同车道机车骑士不当超车,而前车无法避免,不需要世纪大车祸,只要一则小小
的交通事故,整个机车专用道会发生完全回堵的情形,而机车专用道并没有给予太多容错
空间,回转半径不足以让其他机车骑士顺利进行倒退,同时救援也会有所困难,包括警车
、救护车与道路救援车辆。
专属车道的固有缺陷也依然存在,车道的闲置,无法有效率使用道路空间。若禁行机车道
车流非常顺畅,而机慢车专用道拥挤,无法疏导车流,若禁行机车道有同样状况也无法使
用机慢车专用道疏导车流,因此,整体运输效率非常差。
而最令人诟病的问题在于,在大部份桥梁、快速道路,开车可以轻易缩短旅程时间,起始
与结束近乎直行,那么骑机车必须顺着机慢车专用道绕远路,大幅降低了以机车作为交通
工具的运输效率,这是让人无法理解的设计。
以上三种汽机车分流的运作方式分析,可以了解到汽机车分流,需要更高的建设成本与更
宽广的道路空间,又只能在封闭路段成功使用这项概念,即使在封闭路段成功做出了汽机
车分流,那只是证明汽机车分流在满足特定条件下是可行的,无法说明汽机车分流为道路
交通系统这个国家基础建设带来什么效益。因此,这个设计方案不被全世界其他任何一个
国家采用,一切正常。
你要谈待转,骑机车左转靠左,右转靠右的直觉行驶方式,再加上时相号志与机车停等区
的保障,这很安全也有效率吧,而且这个做法全世界通用。那为了〝确保内侧车道禁行机
车〞呢?就要脱裤子放屁了对吧,骑机车左转要靠右,还要看有没有蓝蓝路,有机车左转
专用道还要看红绿灯是不是专属的,哪里安全有效率?一无是处的垃圾。
在长期执行汽机车分流的交通政策下,导致了台湾人的认知错乱,普遍不会开车,也不会
骑车,不是指不会操作交通工具,而是指不会与其他用路人互动。
被质疑就说别人没读内文那请你跟大家解释为什么直接左转比在规划妥当的待转区/机车左转专用道安全
作者:
hicker (救护车专载笑到腹肌抽筋)
2018-06-14 21:26:00可惜公路总局局长不是原po 在这高谈阔论也是没有用
你讲的机车行驶外侧车道面临的问题我都知道阿问题是开放机车在内侧车道与汽车高速混合行驶,也会产生新的问题符合直觉就一定很安全又有效率?连台湾驾驶素质也要全怪到汽机车分流喔
作者:
hicker (救护车专载笑到腹肌抽筋)
2018-06-14 21:55:00现况就是车种分流主义至上呀....就算不想面对 出门还是要面对车种分流的台湾交通....就算骂公路总局从上到下骂完一百八十代 还是无法改变现况
洗P币吧当初发路板不发biker就是怕会战起来,结果还是爆了 =_=
作者:
XDylan (初心者)
2018-06-14 23:53:00文章很眼熟...
Cascadia你的直觉式思考还是省省 很危险你根本就不懂 混合行驶又如何
你自己的立论都破绽百出了 先给你一个关键字: 速差 好好思考吧
你自己先回想一下市区机车的乱钻骑法吧讲的好像骑内线就不会有速差 今天内线前车慢下来,你看机车是会在后面跟着减速,还是从旁边车道线上钻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