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hicker (救护车专载笑到腹肌抽筋)
2019-03-18 14:31:02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90318/1402004.htm
台铁车票35年首度大改版!样式公开了 “横式→直式”原因曝光
记者赖文萱/台北报导
台铁第四代票务系统将上线,预计4月9日起开放个人票预订,4月23日全面取代旧系
统。同时,台铁车票也首度进行35年来全新大改版,样式从“横式变直式”,若民众
采用新系统订票并到窗口取票,最快4月9日就可拿到新版车票。
过去台铁票务系统经常被人诟病,台铁委请中华电信公司打造全新第四代票务系统即
将全面上线,自2月23日开放团体票订票后,预计4月9日起开放预订4月23日之个人票
,4月23日新系统全面取代旧系统。
另外,这次台铁因应第四代票务系统上线,也配合进行车票大改版,事实上,现行采
用的车票样式自第一代票务系统启用至今,都没有改版过,已有35年历史。新版车票
一改过去横式排版,改采直式设计,主要是为了符合旅客出入闸门时的车票投递方向
。另外,新版车票的起讫站、座位等字体都将放大呈现,让资讯更加清楚。
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3965/3965058.jpg
▲台铁车票大改版,全新直式车票曝光。(图/台铁提供)
为便利民众可于上线前提早一窥第四代票务系统功能,台铁与中华电信即日起至3月29
日止(不含假日)10:00-18:00,在全台4大车站:台北、台中、高雄、花莲推出“票
务系统体验活动”,活动期间民众可至各体验专区实际运用新票务系统进行体验,同
时,可抢先拿到新改版模拟台铁车票,但有特别标注“上线体验,不提供乘车”字样。
民众自4月9日采用新票务系统订票,当天若到窗口取票,即可拿到新版车票,4月23日
后新版车票也将全面上线。台铁全新系统提供智慧查询划位、支援多语系、大幅优化
使用者接口,并首度推出无纸化电子票劵等多项人本性质服务。
作者:
coon182 (微笑å°ç©ºç©ºâ™¥)
2019-03-18 14:42:00背磁票也重新设计好吗= =
原本是红底 结果因为台湾是横的所以继续用旧票纸 新的还在改
作者:
coon182 (微笑å°ç©ºç©ºâ™¥)
2019-03-18 14:43:00文字改这样,票面不跟着改很难看
另一篇苹果日报有提到,届时区间车的车票也变成大张的。
作者:
Lincoln (林肯)
2019-03-18 14:54:00结果没办法直接在订票查询车次
作者:
omkizo (陈武爱带你笑掌)
2019-03-18 15:00:00黑体丑 还是明体好看
作者:
OAO5566 (OAO)
2019-03-18 15:03:00新闻里面的人穿那件红背心XDDDDD
作者:
small28 (东摸摸西摸摸)
2019-03-18 15:19:00改版后对号、非对号车票辨识度不错现行非对号票根本渣
还行啦,据说背景也有要换?只是要等现在的纸用完就跟高铁改版一样,旧的用完才会上新背景,但格式先改?
作者:
mike0608 (Mike Wu)
2019-03-18 15:44:00区间车为什么要改大张?
作者:
godoggy (神之狗狗)
2019-03-18 15:49:00文字还可以 票面就…
作者:
enternal (LaqiTruku)
2019-03-18 15:58:00怎么感觉还是改回以前硬式票卡大小的感觉,没啥变化~感觉套一样的排版... Orz
比原来的好看,区间车非对号也要改张给推,不然小张较容易遗失。但不知道 订/刷/网/餐/会/兑/别/信用卡号 等等会显示在哪里?
不过觉得票价和最下面的数字可以再缩小,非重要资讯不要占版面
作者:
atb (Transition)
2019-03-18 16:31:00底图可以淡一点吗
作者:
omkizo (陈武爱带你笑掌)
2019-03-18 16:36:00楼上是不是特意按4字车站的?
异级票吗,以原po图举例,若为前异在"台中"左上处注明小字"潭子-台中 区间",若为后异在"KAOHSIUNG"左下处注明小字"高雄-科工馆 区间"
作者:
evanzxcv (å·¦è¦é¤ƒï¼Žæ˜“釩斯)
2019-03-18 17:31:00台铁唯二的4字车站第二个字都是“荣”
作者: geesegeese (殴) 2019-03-18 17:56:00
死都不发电子票证就对了?
作者: Semaj543 2019-03-18 18:20:00
车次座位放那位置太挤了
作者:
enternal (LaqiTruku)
2019-03-18 18:24:00定期票应也要改改了
作者:
chiehboy (C'est La Vie)
2019-03-18 18:35:00不知道会不会趁这个机会,本业便当也升级一下
作者:
z520314 (知足常乐 多贪则忧)
2019-03-18 18:48:00这设计真有考量哪些资讯相对重要吗,参考高铁很难吗
第四代票务系统出来的定期票会跟现行的一样吗?我的定期票4/18到期 在想要不要4/23再去买新的
作者:
a88152660 (Erictseng)
2019-03-18 19:34:00定期票还是旧的机器出啦
偷偷问一下 有没有定期票结合电子票证启用的大约时程
作者: tsubamebatsu (tsubasa) 2019-03-18 19:54:00
作者:
QF2200DA (忠太东路走九遍)
2019-03-18 20:56:00现在的小孩不知道有横自强 也不知道台铁玩法世界独步引领世界潮流还是世界笑话 大家继续看下去
太鲁阁不是应该在自强前面吗?订票系统支援多国语系,看来车票没有
作者: strathclyde (glasgow) 2019-03-18 21:06:00
不差,但座位可以再更显眼一点
作者:
dxdy (=ρdρdφ)
2019-03-18 21:41:00好丑喔
作者:
YEHhuan (yeh人)
2019-03-18 22:12:00不应该写到达时间,不然就加参考2字
作者:
busgoer (巴士狗儿)
2019-03-18 22:30:00都已经印新票纸了,底纹居然没跟着转
作者:
omkizo (陈武爱带你笑掌)
2019-03-18 22:33:00车次右上角日期左上角 另外起讫和座位都有放大 重要资讯都可以很快找到 基本上没问题
作者:
v76ai03 (Chiu)
2019-03-18 23:03:00眼花撩乱
作者:
billjoe (awesomesense)
2019-03-18 23:16:00文字的易读性真差
作者: mrlinwng 2019-03-19 00:21:00
看两个对照 感觉背景颜色太重了
作者:
SHR4587 (SHR4587)
2019-03-19 01:10:00有人喊参考高铁......你要不要去看看高铁新的票有多灾难?易读性,新细明体,宋体,阿又一堆人讨厌衬线体......(ry
作者:
omkizo (陈武爱带你笑掌)
2019-03-19 01:15:00两铁的新车票都滥用黑体 黑体不是这样用的
作者:
SHR4587 (SHR4587)
2019-03-19 01:35:00字体算小问题,排版跟高铁一样炸掉的话就真的问题大了。
作者:
donkilu (donkilu)
2019-03-19 03:34:00改成这样没有比较清楚啊
思源黑体已经是适合小字的字型了 再不清楚也不知道要用哪个字体
作者:
SHR4587 (SHR4587)
2019-03-19 08:33:00可以看看上面Tsubame贴的那张车票,字体是错的但是可以发现有趁线体的易读性高很多且因比较骨感台北的台也不会挤在一起
作者:
coconew (coco)
2019-03-19 10:28:00好看!还有人说易读性很差,笑烂
作者:
evanzxcv (å·¦è¦é¤ƒï¼Žæ˜“釩斯)
2019-03-19 10:36:00大字如起讫站可用黑体,搭配小字用衬线体,易读性较高衬线体明显优势是在字很小很多密密麻麻的时候,比较容易逐行阅读。但车票上比较没这必要
作者:
omkizo (陈武爱带你笑掌)
2019-03-19 10:56:00英文缩写这东西 要懂就懂不懂就不懂 不懂的连WC也不知道我觉得可以用部分黑体强调方便站务啦 一般都用明体 但大站可以单字黑体 例如台“北” 台“中” “高”雄 “花”莲看到粗体花是花莲不是花坛 设计有点像阪急梅龱那样黑体才对不过这样的设计就很考设计师要用哪种黑体 不过思源黑体一定OUT 太粗且跟明体差异太大了
思源黑体有7种粗细 这个显然是用Normal400
作者:
SHR4587 (SHR4587)
2019-03-19 18:49:00就排版来讲没问题,主要讨论点都是字体,那些酸的就忽略了吧!台铁怎么改他们都有意见。
omk大,所谓车票多国语言不是全印上,假设乘客以泰文接口操作,车票应该是中泰文对照,其他类推,而非一律中英对照,这样采多国语言操作接口意义就不大了会以非中英文接口操作,就表示这两种文字他都不会然后使用他不会的文字印出车票,还是看不懂对新闻中强调系统是"人本"设计,就十分讽刺再,接口非中英文,但车票只有中英文,乘客如何确认无误?有争议时,不就出现各说各话的情形?新版票面是一种便宜行事的作法,一般民众不需要中英对照的车票,而去掉英文字的纯中字车票,字体就可以再放大些像JR有纯日文车票和日英文对照车票那样
写code的人要把不同语言对应的打印模式各自写一遍可能很懒而且不熟中英以外的外语吧
Metr大,既然已经有多国语的操作接口,不黯中英以外语言说不通吧?招标要求与否才是重点,与懒无关,也能反映机关对于议题的高度、心态和角度,甚至未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