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台湾历史博物馆 将仿古商品当古董

楼主: wujet09100 (WuJet)   2019-03-18 12:33:13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730257
闹大笑话?作家揪错台湾历史博物馆 轰将仿古商品当古董
2019-03-18 07:51记者陈文婵/高雄报导
收藏超过两万张火车票并著有《老火车票说故事》一书的作者倪京台今表示, 国立台湾
历史博物馆竟把“文创商品”当“古董”,火车票“穿线孔”与“剪票缺口”分不清!
收藏超过两万张火车票的铁道兴趣爱好者倪京台今指出,隶属文化部的国立台湾历史博物
馆典藏网站,竟把一枚市价不到百元、文创业者出品的金属制阿里山火车票造型钥匙圈,
归类为民国66年的古文物;又误把早期莒光号车票上的穿线孔当成剪票缺口;甚至还把火
车票造型的竞选文宣也归类成车票。
他直指隶属文化部的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典藏网站,对于火车票收藏的内容与说明,错误
百出,闹了大笑话,感叹这种种错误,显见国家级博物馆不重视与不尊重台湾铁道历史与
文物。
倪京台说,最近与朋友浏览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典藏网站,无意间发现馆方关于铁道车票
相关藏品错误百出;其中最离谱的错误,是误将铁道文创业者仿古老阿里山车票造型制作
的金属钥匙圈,误以为是真正民国六零年代的阿里山古老车票真品,甚至还将文物名称注
记为“民国66年嘉义至独立山铁制车票”,文物的“准确日期”还标注为“1977/9/28”
。一个几十元就买得到的钥匙圈,竟被馆方变成了古董市场数千元起跳的老车票,保守估
计价值就差了50倍。
倪京台解释,台湾在民国六零年代物资缺乏,从未出现过金属制车票;他拿出同年代的车
票指出,当时的车票都是纸制的,而又以厚纸板的车票为主,这是国际间通用的格式,被
称作“爱德蒙森式铁路车票”(Edmondson railway ticket),最早是由英国铁路站长汤
姆士‧爱德蒙森(Thomas Edmondson)于1840年代发明,在日本称作“硬券”,中国大陆
则称“硬板票”,方便剪票并以轧日机轧上乘车日期。倪京台打趣说,国立台湾历史博物
馆“铁制车票”的说法实在很有创意,不知是谁的杰作?
此外,倪京台又指出网站上有一张民国86年汐止至松山的莒光号车票,其文物描述中“车
票左下角已打洞,应为使用过之车票”的说法,完全错误。
倪京台解释,当时车票左下方的小圆孔,名为“穿线孔”,顾名思义,它是让“线”穿过
使用的;在车票印制过程后期,票务中心为了方便计数,会用棉线将一百张车票串成一捆
,并贴上封签,再送往请领车票的车站。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误把车票上的穿线孔当成剪
票缺口,实在令人很无言。
另外,倪京台也补充说,同在“车票”这一个文物类别中,还有火车票造型的竞选文宣,
明明上面印的是“台湾铁路橘”,却也被列为“车票”,不知是否分类错误?
倪京台感慨表示,隶属文化部的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竟会发生这些离谱错误,显见馆方对
于台湾铁道历史文物的知识相当缺乏,他可以当志工无偿担任馆方铁道车票类藏品的顾问
,也愿意把一些珍藏的火车票捐给馆方,只希望国家级的博物馆能更重视且更尊重台湾铁
道的历史与文物。
作者: sumarai (Pawn)   2019-03-18 12:40:00
去台化
作者: m760112 (白目上线)   2019-03-18 12:49:00
不识货XD
作者: drcula (Son of SUN)   2019-03-18 13:00:00
要盖铁道博物馆,不多制造些"藏品",到时候空空如也的铁道博物馆,像话吗?
作者: ihx00 (捏加听)   2019-03-18 16:42:00
你觉得现在的政府真的在乎台湾吗呵呵
作者: SuperModel (“超萌的”)   2019-03-20 12:19:00
身份证都要数位化,我国只在意复古车票,不提人脸辨识
作者: luckdot (ccj)   2019-03-20 20:03:00
博物馆应该有系统收集当代文物毕竟现在收和未来收 整个成本是不一样的当然 对文物描述的不正确 是应该要检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