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荣工处:北回铁路兴建记录片

楼主: Odakyu (青蛙骑士 瀬戸幸助)   2018-05-18 11:34:51
https://tinyurl.com/y7s2aubb
我现在只看了一部分 但光看这一部分就觉得内容十分精彩
当初北回铁路是一条典型的开拓铁路
是以货物输送为主
直到2018年的今天仍然是货物输送的干道
附带一题 家父在只通车到和平时就搭过了
当时和平一带尚未开发 海岸线非常美丽
但如今完全被水泥业占据
作者: ultratimes   2018-05-18 11:39:00
没远见的半成品之一,早在兴建时就该双线电气化
作者: hicker (救护车专载笑到腹肌抽筋)   2018-05-18 11:41:00
没远见+1 当初就该直接规划高速化的北花直铁才是 (误
作者: ultratimes   2018-05-18 11:50:00
当时纵贯铁路电气化也是十大建设之一北回铁路就算因为卡在中间有宜兰线尚未电气化那也应该先把双线做好,并且把电气化的基座都设立好等到宜兰线电气化时再一并拉电线就好重点是双线没一起做 也没做电气化预留导致那些北回旧隧道在电气化时不是废弃 就是要下挖
作者: chadhsieh (谢老板)   2018-05-18 11:57:00
一高当初也没远见 大部分路段只有两线道 应该一开始就全4线道
作者: metroman   2018-05-18 12:07:00
用2018的现在来酸1970年代没远见,有考虑时空环境背景吗
作者: NCC1305 (火车男)   2018-05-18 12:08:00
当政府有钱花不完吗?
作者: metroman   2018-05-18 12:10:00
直接盖环环岛高速磁浮列车,桃园国际机场应该盖太空站
作者: NCC1305 (火车男)   2018-05-18 12:11:00
连中山高的中沙大桥也是因为沙特阿拉伯贷款给我们才建得成
作者: hicker (救护车专载笑到腹肌抽筋)   2018-05-18 12:11:00
楼上认真了
作者: metroman   2018-05-18 12:12:00
高速公路应该直接发展无人车,台湾1960年代直接超英赶美
作者: hicker (救护车专载笑到腹肌抽筋)   2018-05-18 12:13:00
直接发展虫洞技术 让任意门生活化才是正解
作者: lion1227 (阿达)   2018-05-18 12:18:00
大家都超有远见的!!!订阅好几年的样子
作者: a5mg4n (a5)   2018-05-18 12:21:00
如果当时政府考虑经费的话,就不会在1067mm轨距搞25kv60cs这个到现在还是举世无双的组合了吧选了这个组合似乎代表经费是非常充裕的
作者: NCC1305 (火车男)   2018-05-18 12:30:00
此话怎讲?难到要用50Hz?
作者: a5mg4n (a5)   2018-05-18 12:35:00
可以用20KV60cs,也可以用直流
作者: chadhsieh (谢老板)   2018-05-18 12:45:00
台湾的电就60HZ的不然要用几HZ的?25KV也是当时国际上的主流
作者: a5mg4n (a5)   2018-05-18 12:46:00
也可以用0hz的且60hz区的窄轨交流电压主流是20kv
作者: qualala (瓜拉)   2018-05-18 12:49:00
没远见加一 应该比照中央新干线 规划 磁浮列车的
作者: kigohcy (风柜店庄小孩念国中)   2018-05-18 13:36:00
问题这些是借钱来盖的,台铁借完盖电气化的钱加中山高完工,从此年年亏损,而当初优渥的退休条件是在中山高未通台铁是路上运输霸主的年代定的
作者: wadadihaga (ininder)   2018-05-18 13:44:00
桃园机场也没远见 应该一开始就盖三个航厦跟预留第三跑道
作者: a5mg4n (a5)   2018-05-18 14:05:00
桃园机场完工时就有三条跑道
作者: purin820611 (Fantine)   2018-05-18 14:18:00
远见从来都是钱堆出来的
作者: sammy98 (军)   2018-05-18 15:00:00
桃园机场本来就规划三跑道 ,第三跑道部分未成 现在是货机停机场一部分另外1970年时空背景来看 这样的规划真的没有远见别忘了1964年就已经盖新干线1970正也是举办大阪万博展的一年 当时还拉了一条捷运衔接成田国际机场1978年营运1940-1970 日本真的是从0开始
作者: ecpoem (CK101)   2018-05-18 16:31:00
北回在评估时客运并不被看好,所以只是单线 + 电气路牌 +37kg/m铁轨。当时认为旅客主要还是会选公路和航空,哪知通车后立刻把苏花公路客运K.O.
作者: CGtheGREAT (大个)   2018-05-18 16:33:00
1970年台湾的经济条件是有多好?当时十大建设还有不少是借款 就算远见也要跟现实低头吧
作者: ecpoem (CK101)   2018-05-18 16:34:00
只能说是评估有误,不能说没远见;台铁为了西线电气化可是借了不少钱如果当时北回用双线电气化盖,连带宜兰线也得双线电气化,
作者: CGtheGREAT (大个)   2018-05-18 16:35:00
1970年代台湾和日本的经济水平是有差距的 直接比较对台湾是不公允的
作者: ecpoem (CK101)   2018-05-18 16:35:00
不知得再多花多少资金下去如果要吵,那干脆说电气化时山海线线没全面双线、南端只到高雄与前镇也没远见好了。时空背景不一样不能比
作者: gopher (Gopher)   2018-05-18 17:48:00
1970年代正值十大建设,当时台湾政府的资金非常的缺乏,甚至连机车头掉进海里都差一点没钱重做,怎么可能有闲钱去搞这么有‘远见’的东西呢=.=
作者: a5mg4n (a5)   2018-05-18 18:21:00
电气化时确实是没远见的,有远见的话应该是先把山/海线择一全线双轨化再电化,也不必采用目前举世无双的搭配甚至都市圈四线化/立体化都比直接全线电化适合
作者: Austronesian (南洋群岛)   2018-05-18 18:29:00
当时东部干线把铁路升级为1067mm才没远见一次升级成标准轨,东部干线列车速度也能比较快
作者: you1111 ( ̄▽ ̄)   2018-05-18 18:42:00
=w=b
作者: franz10123 (koenig7)   2018-05-18 19:33:00
25kv? 昆士兰表示:
作者: a5mg4n (a5)   2018-05-18 19:34:00
澳洲电网频率为50cs,台湾为60cs
作者: evilcherry (邪離子)   2018-05-18 19:43:00
预留电化是应该的,双线则似乎有点难
作者: CGtheGREAT (大个)   2018-05-18 20:02:00
东拓时台湾根本就没规划标准轨是要拿什么去衔接啊....
作者: chadhsieh (谢老板)   2018-05-18 20:05:00
频率的单位是Hertz 简写是Hz 不要自己发明奇怪的东西cs是啥鬼?
作者: ppttcc (ppttcc5566)   2018-05-18 20:34:00
没远见+1,当初早就应该预留双1435高速铁路线路空间还有,那个臭阿本仔也是没远见,做那个什么半套铁路,应该早早就把环岛新干线的路做好啊
作者: CGtheGREAT (大个)   2018-05-18 21:55:00
日本人想必也没远见 国铁到JR全国供电还没统一呢XD另外在新航空难前中正机场确实是三跑道的 是后来事故那条副跑道降级成滑行道才成今天的布局
作者: a5mg4n (a5)   2018-05-18 22:07:00
goo.gl/6GRyNS这个以频率命名的集团跟台铁是有些缘故的Cycle per second也是频率的单位
作者: Metro123Star (MtSt)   2018-05-18 23:24:00
那是角速率的单位吧 虽然那个意义的确就是AC频率日本当初电力建设就是50 60Hz都有… 不知道什么历史背景造成的
作者: NCC1305 (火车男)   2018-05-18 23:42:00
当初各地电力公司买的发电机不同啊,等到后来电力网建立起来时就发现来不及了,两边都已形成规模
作者: bw212 (borand)   2018-05-19 00:57:00
日本那个更具体的讲就是关西找美国帮忙 关东找欧洲帮忙东海道新干线为了全线统一60Hz好像在关东地区的变电所加了某种转换设备 北陆新干线就没这样设计 大概半导体技术成熟靠切换车上变频器工作模式就可以应付了
作者: ecpoem (CK101)   2018-05-19 01:55:00
请问a5mg4n:轨距同是1067mm电压都是25kV,50 Hz和60 Hz在设备难易度上差多少?对台电而言若要给50 Hz的电就要多一套设备(除非台铁自己发电),这样以当时技术难易如何?对成熟的铁路车辆制造厂而言台铁的应该不是困难的规格除非给轨距1067mm车辆用的25kV 60Hz车上设备必须特制,无法由现有设备提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