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Ecclestone (Freude am Fahren)
2016-10-12 00:51:52说实在的 这一连串的讨论都没有意思
为什么 "某些科"的医师劳动时间太长?
简单说 四大科
就因为人力少 医院工作整体loading不可能减少
工作时间 当然增加
某些小科 家医科 复健科 皮肤科 精神科不要说工作时间长
甚至工作时间还比一般上班族短咧
问题就是在健保点质设计
还有压力大的科 人数减少后 薪水没有跟着增加
开放名额? 别闹了 现在医师整体总数并不算不够
重点是宁可有人应征热门科R0, R-1, ...R-4...
宁可被当四年白工 也要选日后钱多事少的科
就算开放在多名额 也只会更多人去抢小科
台湾医疗 建保制度一直是公卫人斗争医疗人员的工具
共产主义思考下 只会崩盘而已
劳基法? 那只是洪慈庸转移关说的焦点而已
过劳 也只是结果
人力不均 越累的 薪水越少 才是主因
※ 引述《Tomwalker (黄小羊)》之铭言:
: ※ 引述《hsnumax (^_^)》之铭言:
: : 标题: Fw: [FB] 洪慈庸 台湾值得更好的劳动/医疗环境
: : 时间: Tue Sep 20 16:06:23 2016
: 只针对RIFF推文回应,其余恕删。
: : 推 RIFF: 据我几年来PTT观察 医生绝大多数是反对的 09/20 19:34
: 在PTT上观察几年,就要打翻医生们直接在医院、诊所的工作体验?
: 我的前辈们很多是医院经营高层,讲话不一定准。但是有在联络的同学们,
: 并没有一个反对纳入劳基法。
: : → RIFF: 医生希望事少钱不变 不希望事少钱少 09/20 19:35
: : → RIFF: 比起钱少 他们宁愿事多钱多
: 09/20 19:36
: 不止医师,绝大部份的人都希望事少钱不变,甚至事少钱多,最好还能离家近。
: 长庚体系对于去厦门长庚支援的医师,多给了近一半的薪水当补贴,但愿意去
: 的医师仍不多,必须要强迫轮调才有足够医师维持厦门长庚。
: 医师都宁愿事多钱多?
: 老一辈的医师我不敢说,和我同辈的医师们,现在很注重生活品质,不愿为了
: 赚钱犠牲生活。
: 要我们犠牲一些生活来照顾病患或作学术研究,还是不少人的选择。但只为了钱
: 的,现在很少了。
: 我毕业那几年,急诊科扩充人力很多,同学们的考量就有急诊班上完,病人就交
: 给下一班医师,不会有半夜突然被叫起来赶到医院处理病人的状况。当然急诊的
: 薪水也不输给其他大科。(皮肤科和眼科除外)。
: 过去在医学中心等级的大医院,住院医师的薪水比一些区域型中等医院要差,但
: 多数人仍想进入医学中心,考量的是在医学中心能学到更多、更复杂的病例。
: 当时区域型中等医院,必须付出比医学中心等级更高的薪水及相对较轻松的值班,
: 才能吸引到住院医师。也因此,中型医院的年轻主治医师早几年前就开始值病房
: 班了。到我训练那几年,长庚内科开始有招不满的危机,也就开始试办主治医师
: 值班,一晚的价位开到10000,但仍要用半强迫方式才有人愿意值。
: : → RIFF: 症结主要在医师这整个阶级 09/20 19:36
: : 推 RIFF: 医管绝对不是问题,只要纳劳基法,劳动条件立刻改善一大步 09/20 19:39
: : 推 RIFF: 我来讲白点: 揣测或有误 09/21 15:25
: : → RIFF: 如果人手倍增 薪减半 事也减半 训练期程也倍增 09/21 15:26
: : → RIFF: 这样表示医师升主治的年岁变晚变老,表示在退休前 担任主治 09/21 15:27
: : → RIFF: 的年数变少。每少一年 等于少赚几百万。 09/21 15:28
: : → RIFF: 这样大家懂了吧?
: 这是你根本不懂医师训练流程在乱猜。
: 人手倍增,事减半,薪不一定减半,训练期程还是固定。
: 现在的状况是六大科住院医师人手倍增之后,人力资源可能都还不够,还需要
: 主治医师下来值住院医师班、做住院医师工作。
: 至于训练期程,住院医师训练是看年资,每年每年的工作和学习目标都不同,
: 循序渐进的学会各科的疾病和各种事务,同时参与科内研究计划。
: 这些训练期程是由各专科医学会设计,配合专科医师考试。训练期满考试通过,
: 拿到专科医师资格就能被聘任为主治医师。
: 训练医院是否有主治医师缺额是另一回事,若没有缺额可留下,就要考虑开业
: 或转去别的医院。(很优秀到医院想留人是另一回事)。台湾目前医师和人口
: 比数在先进国家并不算特别高,而且分布很不均匀。专科医师若不限定要留在
: 都市,不会找不到缺。
: : → RIFF: 此外 人手倍增表示将来出去自行开业的医生数将大增。 09/21 15:29
: : → RIFF: 小诊所获利变超差。 懂? 09/21 15:29
: : → RIFF: 所以 医生都不想要 医学院增额 、不想要更多人手支援 09/21 15:31
: : → RIFF: 医生宁可趁年轻 辛苦点熬一下。 09/21 15:31
: : → RIFF: 医生主流都是很敢拼赚钱的。所以这议题在医生阶级内没共鸣。 09/21 15:33
: : → RIFF: 你去看: 医生开记者会公开抱怨这点的 极少。 09/21 15:34
: 医生开记者会少,是因为忙到没什么时间开记者会。
: 若是上媒体的医师,有人反对纳入劳基法吗?
: 脸书上可以去找找“医劳盟”的专页,看有多少医师赞同医劳盟的主张?
: : 推 RIFF: 工程师是自由市场 能不能升很难说 09/21 18:54
: : → RIFF: 医生是员额管制的市场 不能一概而论 09/21 18:54
: : → RIFF: 议题其实很容易解决 但是问题出在不直诚 很多人不想直说 09/21 18:55
: 医师对某些议题不想直说,有我们的考量。
: 但对工时、工作安全等等,很多医师是直接说出想法、直接表态的。
: 不要把PTT上的“观察”直接和现实世界划上等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