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 兼任助理争议11问答

楼主: loliarchen (哀咪)   2016-07-10 22:29:11
https://goo.gl/HiKylC via 林凯衡 FB 2016年7月10日
【兼任助理争议11问答,回应网络上那些纷纷扰扰】
自从上周一在教育部兼任助理抗议的鸡蛋事件以后,网络上又有许多对
兼任助理纳保的质疑争议,尤其像是政大某位商管院老师云云(笑),
其实这些质疑都是老问题,而且都有回应说法,只是过去大家不太注意,
所以其实没人知道这六年到底在吵什么。我试着慢慢说,希望读者可以
耐心看完再来评论。
Q1:学习型助理这一制度有何严重问题?
A1:按照一般劳动法令,其实我们只需要区分出“雇佣关系”与“非雇佣关系”
的二分法即可,但是学习型助理的制度创造了一个奇怪的三分法:
“学生”、“学习型助理”、“劳雇型助理”,学习型助理变成一个
“是工作却又不受劳动法令保护的模糊灰色空间”。教育部实际上的做法就是
“学习为主,劳动例外”,而非“劳动为主,学习例外”的认定方式。依照
教育部的“专科以上学校强化学生兼任助理学习与劳动权益保障处理原则”,
第四条:
 “四、 大专校院学生担任属课程学习或服务学习等以学习为主要目的
 及范畴之兼任研究助理及教学助理等,非属于有对价之雇佣关系之活动者,
 其范畴如下:
(一)课程学习(参照原行政院劳工委员会一百零二年九月二日劳职管字
  第一0二00七四一一八号函规定):
   1、 指为课程、论文研究之一部分,或为毕业之条件。
   2、 前课程或论文研究或毕业条件,系学校依大学法、
       专科学校法授权自主规范,包括实习课程、田野调查
       课程、实验研究或其他学习活动。
   3、 该课程、论文研究或毕业条件应一体适用于本国学生、
       外国学生、侨生、港澳生或大陆地区学生。
   4、 符合前三目条件,未有学习活动以外之劳务提供或
       工作事实者。
(二)服务学习:学生参与学校为增进社会公益,不以获取报酬为目的之
  各项辅助性服务,包括依志愿服务法之适用范围经主管机关或目的事业
  主管机关主办或经其备查符合公众利益之服务计画,参与服务性社团或
  其他服务学习课程或活动。”
在这里教育部开了严重的后门给大学和系所自行定义“学习型助理”,这些
系所只要任意进行文书作业作文大赛,把一切兼任助理工读生做的事情改名
叫“学习”,就不受劳动法令保障了,在这点上,网络名嘴吕秋远将学习型
助理理解为严格定义是完全错误的。真正的严格定义,则事前还需要有更
严格的审查过程,确保做的事情与该科系所学专业高度密切相关,例如社工、
教师或广电等相关科系“实习”,才真的能将这些人称为“学习而非劳动”
(而实际上这些也有越来越多领域的实习其实就跟劳动没两样,例如医师,
但这里不继续探究这个更复杂的问题)。
>>原po按:本段旨在说明“学习型助理”≠“实习”
只要去google“征学习型助理”,就可以看到一大票跟实际上学生专业培养
完全无关的“学习”,所以可以说教育部的指导原则,其实就是在帮大学开
后门闪避应负担之劳动成本。我们认为,“学习型助理”不应该有“助理”
两个字,简单说就是“学习”。同时劳动与学习之间并不冲突,而是叠合的
关系。做很多事情当然可以劳动与学习兼备,但只要有明显的雇佣关系,那
就应该称为“劳动”。
Q2:为何兼任助理要争取纳保?
A2:其实兼任助理争议最早争取的不是纳劳健保。如果从台大工会一案
作为本运动的起始点,那么这个运动其实经过三个阶段,分别是:
1.抗减薪(2010-2011)。2.组织工会(2011-2013)。3.争取劳工身份(2013-)。
详细的历史我就不写了,简单说2010年台大研究生首先面临一波“减薪危机”,
在以“学生身分”和“学生自治团体”于校内阻挡失败后,我们这批
研究生决定引入劳动法令介入校园,试着“组织工会”阻挡减薪,可是接着
在组织工会的过程中,却又遇到“劳工身份不被承认”的问题,当时校方的
立场认为研究生助学金与TA、RA和AA等工作之间的关系,应该是“附负担
行政处分”,而非劳雇身分,这类似于以工代赈的法律关系,对我们而言
,如果劳工身份不被承认,则所有劳动相关法令都无法援引进入校园对抗
校方,而事实上台大校方不仅无视于实际上研究生助学金已经变相变成
系所人事经费用途,支使研究生支援系所工作。同时也不愿意为校内研究生
提供最高工时与最低薪资保障,即使工会诉愿获得劳动部承认TA和RA的劳工
身份,台大校方也抵死不从,不愿意在校内遵照判决施行相关措施,在这种
零和游戏下,战火一路往上烧到教育部,变成全国级议题(摊手)。而运动这
时候也离最初的助理低薪问题越来越远。
为了争取“劳工身份”,除了诉愿战争以外,这时候台大工会和高教工会
分别采取了几种间接的手法来争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指出、检举兼任助理
没有劳健保,以此间接取得兼任助理被承认为劳工,因为只要劳保局开罚,
就表示政府是承认助理与学校之间的雇佣关系。结果这下不得了,查下来
发现校园内不仅各种兼任助理没有劳健保,连一般工读生也几乎都没有,
于是劳健保带来的成本计算战争在这一两年的大学校园内一直闹得不可开交
,这才是现在兼任助理纳保的种种争议起源,他经历了一连串曲折的斗争,
会走到今天也是六年前的我们始料未及的。
Q3:兼任助理薪水这么低,为什么该纳保?有什么好处?是不是不公平?
A3:兼任助理薪水低的问题,或是低薪纳保的问题,我认为应该回去问,
为何薪水不涨?如果我们翻开历史资料,可以看到今天每个研究生为何
要接到2-3份工作才能生活,跟薪水不涨有很密切的关系。 在过去1977年
研究生助学金制度刚上路时,硕士生担任助教每月领取3000元,博士生
每月领取4000元,而且不得在外兼职工作,同一时间1980年一般劳工的
平均薪资是8,843元,这是一笔相当可观的稳定收入。其实过去很多教授
在台湾念书享有的待遇是相当优渥的,但是时间久了,他们就忘记现在的
条件跟当年是远远不一样的。
到了2000年后,硕博士生的助学金仍然维持在这个水平。根据过去的几次
调查,2002年台大的助学金额度约3000~5000不等(注一),当时一般劳工的
平均薪资为41530元,2005年台大研究生协会的调查则指出六成台大研究生
每月助学金在3000元以下,七成五认为助学金不够用 (注二)。也因此,
2002年和2005年也曾发生研究生到教育部前面抗争的事件。教育部2015年
自己的调查,依照其所调查全台湾24万名兼任助理,这些兼任助理的收入有
七成五的学生每月低于6000元,接近四成学生收入低于3000元。这种收入
确实对于许多学生加入劳保是一种困境,因为纳保最低金额是11100元。
但是我认为低薪高保的问题和困境不是这个助理运动的问题或是兼任助理
本身想贪图这便宜,而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收入本来就太低了!30多年来助教
薪水从来没涨!我们不但低到劳保费都缴不起!同时还要被指责低薪高保
[是]在占别人便宜!所以说兼任助理低薪高保对助理或对社会不公不义,
这都是倒果为因的说法,低薪高保的问题不是保险的问题,而是薪水不涨
的问题!另外,劳保之所以设定收入11100以下都以这个级距加保,实际上
也是为了确保最弱势的部分工时工在加入时也能获得一定程度的保障,所以
不管你收入3000、5000、8000,都是采取这个级距纳保。实际上我们还是
希望大家不要小看劳健保带来的好处,健保如果转挂在学校可以减低家里
负担,劳保除了职灾给付和死亡给付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年资与老年给付,
这点对很多学生在没有离开学校前无法体会,但是在出社会后,劳保年资
对于退休金的影响甚钜!
Q4:可是在校园工作大部分的风险没有校外高,保劳保是不是太小题大作?
A4:如果单纯按照“风险”来思考,那其实搞不好现在许多台面上的工作,
也不需要加保劳保。但这是错误的思考,是商业保险的思考方式。劳保是
一种社会保险制度,他的思考方式就是全部劳工集体承担以及分摊风险,
在这里面谈的不是谁的风险比较高谁的比较低,而是有没有一个社会保护网
可以照顾“每一位劳工”。
实际上我们也认为校园工作并没有想像中那么安全,实验室工殇或野外田调
意外问题一直存在,光是这些就值得我们思考为助理纳劳保的必要,高教工会
也统计过,光是报纸上出现的大学校园学生工安意外,17年来就有34起,这
还不包括未上报的事件,可见得劳保对助理而言是绝对有必要的。其实我们
真的不懂,每年寒暑假学校与教育部都在提醒大家校外打工劳健保权益的
重要性,怎么今天回到自己学校工作,劳动权益就通通转了弯?
另外有人说劳保会倒,甚至因为兼任助理加入会倒,这个绝对是谬论。首先,
劳保的涵盖范围是全国九百多万名劳工,国家绝对不可能让这个保险基金垮。
其次,近期说的劳保危机,主要源自于人口结构带来的收支失衡问题,劳保
不要倒的根本关键是劳保基金要有持续的收入活水,同时劳工薪资要上涨。
兼任助理加入,其实是有助于为劳保基金注入更多活水而不是让他有更多危机,
真正的危机来自于战后婴儿潮退休大量领取给付带来的问题。
Q5:兼任助理在何种意义上可以算是劳工?
A5:劳动法对于如何判定劳工,通常看的是三种从属性:人格从属性(服从
雇主指挥命令监督)、经济从属性(受雇人为他人之目的劳动)与组织从属性
(劳务给付属于事业体经营的一环),只有三者符合其中一项,通常就会
被判定为该劳工与事业单位具有雇佣关系。从这个标准来看,我们检视
TA、RA、AA,都完全符合雇佣关系之认定,TA不仅许多工作需要受到教授
之命令监督,也要接受学校校内的考评系统评价,而且通常做的都是协助教授
减轻教学负担,从这个方向来看的确是劳工。RA的工作也同样需要由教授指挥
命令监督,而RA的工作成果虽然可能有一部分被用于自己的论文,但是大部分的
研究成果仍然由教授发表,同时我们不要忘记RA很多时候执行的计画根本与
自己论文无关,这些教授透过学校名义申请的科技部计画或是其他产学合作
计画,申请到的经费有学校总会抽20%-30%不等的管理费,正是因为大学的
经费收入相当一部分依赖这些计画收入,使得教授有接计画的压力,学校也对
教授以升等和评鉴的方式考评,而教授回应的方式则是申请计画,由学生担任
助理一同执行,学生兼任助理实际上也是学校赚取研究收入过程中的小螺丝钉,
这些都是为他人之目的的劳动。至于一般行政AA更不用说,行政助理或工读生
都需要接受系办指挥监督,这些工作也是为他人之目的的劳动。
Q6:兼任助理这么难用,请校外全职好了?
A6:通常会这样说的,真的不太了解校园外的工作价码。我举我担任课堂助教的
社会学甲为例,这门课配置了9位TA,我每个月改作业带讨论备课还有处理行政
工作时间大约总共40小时,假设以硕士级薪水一个月6000来看,这门课的总劳动
时数约为360小时,每月总支出54000,如果360小时由全职人员担任,那至少
要请两位才能负荷上述工作量,请问大学聘的到愿意每个月只拿27000的全职
人员,而且未来没有升迁机制的工作,担任大学生的助教做课业指导解惑吗?
其他门课的状况我相信也是类似,实际上大学校园内的教学成本本来就是被严重
低估,尤其是助教。研究助理也是,每个月薪水就算有到12000-16000,硕士级
以上的人员在外面担任研发工作的薪水绝对是远高于校内的兼任研究助理工作,
这些高知识含量的劳动,要不是大家还需要求学取得文凭,学校是根本聘不起的。
Q7:学生如果要赚钱,去外面赚就好了,为什么要在学校这里争?为什么不好好念书?
A7:大部分的研究生,多半都已经有经济独立的需求,尤其是博士生,对于
这些需要专心于学位和学术研究的人来说,他们很难再花时间做一份全职工作,
所以只能到处做兼职工作赚取微薄薪资,这些状况对很多研究生来讲是相当
艰难的,也因此最初才有所谓的“研究生奖助学金”这种制度,确保研究生
可以安心于学业。然而随着这几年来大学定位的转换,大学越来越服务于
经济发展的前提下,研究生在校内的这些奖助学金不仅缩水,也被拿来用作
校内教学研发主要的人事经费之一。收入越来越少,工作时间越来越长,研究生
在大学内越来越像一名劳工,需要在校内兼领两三份不稳定的薪水才能维生,
这种不稳定的状况也同时影响到学业。所以实际上薪资和学业是息息相关的,
如果没有好的薪资,就无法专心完成学业,而且也会同步影响在校内工作的
教学与研究品质。那些说可以去外面赚的,完全忽略了大学求学需要的经济
基础,按照这种逻辑,每一份工作都可以说,你要赚钱,就不要在这里争,
那也就没有什么华航罢工这种事情了。
Q8:国外的研究生担任TA、RA或AA兼任助理,是劳工吗?
A8:按照近年的趋势,是越来越像劳工没错,尤其是美加地区的研究生工作。
加拿大地区的研究生在70-80年代所有的研究生工作都已经被承认与学校
具有劳雇关系(注三)。美国最早在1969年就有助教工会,所谓的威斯康[辛]的
助教联合会(Teaching Assistant Association, TAA) ,他们不仅发动罢工,
也成功和谈成团体协约。到2006年已经有超过35个公立大学研究生工会(注四)。
美国的私立大学研究生则比较辛苦,直到2000年的NYU争议,才获得国家劳工
关系委员会(National Labor Relation Board, NLRB)承认与学校之间的
雇佣关系,可以组织工会,也就是所谓的“NYU decision”,但是在2004年,
又因为小布什政府保守党的影响,在布朗大学的裁定(Brown decision)中,
NLRB逆转了纽约大学裁定,否决了雇佣关系以及劳工组织工会的权利(注五)。
但是到了2011年,NLRB官员表态认为研究生既具有学生也有劳工的双重身分(注六),
2012年NLRB确定重启2004年Brown decision的认定,为私立学校的研究生工
会开启新的可能性(注七)。 去年2015年,NYU的研究生工会已经和NYU签下了
团体协约(注八)。如果从美国的研究生工运历史来看,我也常常不懂,为何许多
留美的教授,都完全不知道自己担任的工作与收入,其实是有受到工会照顾呢?
还是回到台湾来人就失忆了?这些资讯其实只要问问现在还在美国念书的博士生,
大概都会略知一二。
有趣的是,教育部对美国的资料始终停留在2004年的Brown Decision,许多资料
是不完整的,教育部始终不愿意正面面对加拿大的趋势,以及美国公立学研究生
作为劳工的事实,还有2011年以后的最新发展,一直有听说,教育部这方面的
相关资料都是由某位知名法律系教授提供,不知道这是刻意忽略还是不太会做研究呢?
实际上,国外的研究生工会谈到的团体协约,其实是超乎我们想像的好,除了
不同的资助制度和工时限制(每月20、40、80小时的工时上限),也有随着物价
定期调薪条款、还有育婴假等等,也要求研究生如果超时工作必须和教授沟通
等条款,充份表现出工会为劳工争取福利的功能。在这上面台湾对于研究生劳动的
规范和待遇,政府、学校和工会都还要再加油。
Q9:大学经费真的捉襟见肘吗?
A9:我认为这是假议题,很多时候学校跟你说没钱,通常是跟你说“这个单位
编列的预算不够”,但是其实其他单位也是有钱的。当学校跟你说:“其他地方
也要花钱。”其实意思就是你的顺位比不上别人,如果上位者有心,当然可以
先编足校内人事预算,再来编列其他需要开销,我们少请几个讲座特聘教授、
校庆排场小一点、浮夸的预算少一点,其实人事经费就挤得出来了,这全部
看领导者有没有心思去衡量。学校的长官们总是有人希望工会告诉大家,哪里
可以有钱挤出来,我每次心里都只想说:“那你的薪水要不要分我一半?”而且
实际上有些学校其实是有闲钱做其他投资的,但是因为评鉴排名或研究等因素
云云,怎样教授们都会跟你说学校没钱。
当然,整体高教经费确实也是相对困窘,但是真正问题在于国家投资的不足。
我国公部门高等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毛额(GNP)比重小于1%,远低于OECD
国家平均的1.4%,也就是说,国家投资高等教育部门的强度只有OECD国家平均的
三分之二。由此可见,我国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还有扩张空间,我们应该持续
督促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国家不应撤退,反而应该扩大对高等教育的支出比重。
那些喜欢讲喊涨学费的人往往忽略了国家一直没有尽到真正的财政责任。
Q10:兼任助理问题真正的改革方向是什么?困难在哪里?
A10:确认兼任助理与学校之间的雇佣关系只是第一步,拥有雇佣关系和劳动
法令保障,还无法真正地符合目前兼任助理们的需求,因为整套制度应该同时
考虑到既要有一定程度稳定维生的薪资,但是学生仍然要尽到本分念书做研究,
我们该做的是设计一套制度衡平这两者。
长期以来兼任助理低薪问题造成了研究生工作严重的破碎化,即使每一份工作
都有工时保障,总工作时间仍然可成超量,这些破碎的工作使得我们对研究生
劳动样态很难掌握,法令介入也有相当的侷限。因此废除学习型,兼任助理的
雇佣关系获得认可只是第一步,这一步还需要大概6-7亿的经费(最早教育部
评估总共要花30亿根本唬烂),接下来要做的是逐渐增加经费提升研究生的工作
收入,同时也要建立一套工资工时的整合系统,确保学生在校内有稳定的收入,
但又不能做过多的工作。很多时候,很多教授对我们指指点点说我们搞坏了校园
内的师生伦理与和谐,我真的很想反问这些教授门,请问你到底为这个校园的
助理劳动问题做了什么贡献?每一位教授都只会把大学校园内的劳资纠纷
“个案化”,说自己的学生实验室没有问题,那为何工会还会不断地接到各式
各样的申诉抱怨以及劳资纠纷?另外也有教授说为教授自己也很苦,恩,我们
工会百分之百支持这件事,也希望教授自己出来争自己的薪资与工时,请问
教授们敢吗?还有教授说:“这些要吵的,一毛都没有。”这完全反映了教授
的自大心态以及与学生之间的权力不对等问题,我给你的恩惠你应该好好感谢,
有得吃有得拿就不错了,在我的观察这样的教授其实相当多数,真的不要怪
助理们组织工会起来反抗这些校园内不对等的劳资关系了,因为在这个大学
自治共同体中,教授们只想到自己。真的不想给学生劳动保障,承认助理劳工
身份,什么反对理由都有:劳基法不好用、劳保低薪高保、破坏师生伦理、
我要聘校外专职、大学没钱,以前我们还听过就业歧视、变成劳工要缴税等
各种奇奇怪怪的反驳,真的有心这些都不是问题,真的无心什么毛都是问题,
结果细细研究几乎都是唬烂。
Q11:总结而言,兼任助理目前获得了什么?
A11:有人说目前工会和助理们争取到的很有限,我完全不这样认为,初步而言
除了现有的劳健保以外,过去校园内其实很少有人想到可以引入劳基法以及
相关法令介入兼任助理的劳资关系,这几年下来,劳动检查进入校园的频率
变高很多,很多检举连工会都跟不上,因为助理们自己会去找地方劳动局检举
申诉。这表示兼任助理在校园内的权力不对等状况由于劳动法令的支持,开始
慢慢在改善,不用怕走校园申诉管道卷入校内复杂的师生关系当中。现有的
劳资关系当然还是不对等,但是至少助理们有个可以说嘴的法律条文跟教授协商,
当教授们知道有劳基法令相关规范时,在分配工作上也会更谨慎,劳基法介入
当然是好事。当然,未来要做更多的,是要争取薪资提高,工时降低,更彻底的
改善研究生在学校的劳动问题,我们知道有不少学校,其实担任助理是一个学期
几千块的低薪,这些都应该要被改善,有好的劳动品质与收入待遇,才有好的
研究学术产出。
※(注释请见连结)
作者: Haemoglobin (血紅蛋白)   2016-07-11 06:15:00
“劳基法不好用”←XDDD
作者: elmotze (On my way)   2016-07-11 14:32:00
支持兼任助理争取法定待遇, 乐观其成.
作者: jetalpha (月迷風影)   2016-07-11 18:33:00
文长,但是值得一看,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