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 102-2 A2 台湾教育学术史 欧素瑛

楼主: jimttkkppss (jimttkkppss)   2014-07-03 01:42:18
※ 本文是否可提供台大同学转作其他非营利用途?(须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条件):是
哪一学年度修课:
ψ 授课教师 (若为多人合授请写开课教师,以方便收录)
欧素瑛
δ 课程大概内容
第1周 课程导论
第2周 殖民教育政策与制度之演变
第3周 同化与现代化-以初等教育为例
第4周 师范教育与殖民初等教育
第5周 实业教育与经济发展
第6周 高等教育、留学教育与台湾社会精英之塑造
第7周 社会教育与台湾社会之改造
第8周 台北高等商业学校与南支南洋研究
第9周 台南高等工业学校与工业化之推动
第10周 台北高等学校与菁英养成
第11周 影片欣赏:《台北高校物语》
第12周 台北帝国大学学生之来源与出路
第13周 台北帝国大学附属图书馆之创设与发展(缴交学期报告)
第14周 台北帝国大学与台湾学研究
第15周 移川子之藏与台湾人类学发展
第16周 端午节(放假日)
第17周 素木得一与台湾昆虫学发展
第18周 期末考试
Ω 私心推荐指数(以五分计) ★★★★★
1颗
η 上课用书(影印讲义或是指定教科书)
PPT
μ 上课方式(投影片、团体讨论、老师教学风格)
都以PPT讲课 说话很平 会让人想睡觉 上课内容对于像我对历史没兴趣的
人会很无聊 唯一好的是不会管学生上课做什么 讲课方式一点也不吸引人
平铺直述一段历史相关事情 感觉就是自己看就可以 上课似乎不会有比较
多东西可吸收
σ 评分方式(给分甜吗?是扎实分?)
超扎实!!!!!!!!!!
平时成绩 10%
指定阅读摘要 20%
学期报告 35%
期末考试 35%
ρ 考题型式、作业方式
阅读摘要老师是说就真的摘要即可1200字以内 不用心得等其他的东西
但是一次的量很可观 一次作业要做完4HR跑不掉
学期报告=论文!!!... 3000字以上 规则超多 完全很硬的要照论文的写
法 题目也非常要求 不是写任何题目都可以 给学生的感觉就是各种刁
难 也许历史系的觉得这样正常 但是对非历史系的完全不OK 对于这类
题目很容易没想法 而助教又很自以为的大家都可以做到 而且助教会让
人感觉自己在倚老卖老
期末考试全部申论 个人觉得不好写 很多东西要读很熟 而且也没有期中
考 所以份量很大 对字数也很要求 对于不常写这种题目的科系非常吃亏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为外系选修,需先有什么基础较好吗?老师个性?
加签习惯?严禁迟到等…)
会点名 老师是说加分用 但是实际上就不知道了
加签...应该是全签 反正人不多 等要交论文又会退很多人了
Ψ 总结
很雷! 不建议非历史系的人修 教的东西对非历史系的人来说根本没用
要求又一堆又硬 就一门通识课来说完全不适合 一点不通识
作者: jayelva (香草天空)   2014-07-03 02:27:00
素瑛姐姐人很好吧 但这课纲看起来的确有点可怕……
作者: chthonian (黑暗时代)   2014-07-03 04:06:00
查了一下这门课本来就是历史系选修 有这样的要求不意外
作者: yushenlin (Science & Faith)   2014-07-03 09:27:00
你一定没修过素瑛姊的其他通识
作者: windhong (登登)   2014-07-03 10:06:00
同学您好,您的意见我会跟老师再做讨论。不过澄清几点1.期末考是5题简答,2题申论,形式与台湾历史与人物一样2. 我们安排过一堂课说明报告的写作,课上没有同学提出任何问题。 3. 助教也安排一天提供同学找题目的咨询,来的同学不多,但有以E-mail来问的同学,基本上都有回信。不过很多同学自己没有一点方向,助教很难帮上忙。4. 期末烤的部份,事实上在高分群中有电机、机械、数学等系的同学。但助教同意这门课确实不适合通识,这部份课程第一堂课应该都有所说明。 by 助教
作者: st510193 (阿ㄍㄡˊ)   2014-07-03 13:28:00
不就说是选修兼通识了想要又凉又甜又不硬。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好吗
作者: glulumi (巨鲁噜米)   2014-07-03 13:46:00
不知道回文的同学是否有修这堂课,作业14次选4次,个人写8次以上,点名都到,期末应该OK,成绩结果不理想,这样你说呢?
作者: RRWANN (R1)   2014-07-03 13:53:00
觉得还是要自己评估能不能修份量这么重的课再修吧特别是看到选修兼通识的时候......
作者: windhong (登登)   2014-07-03 14:07:00
同学们似乎太高估自己的期末考分数了^^
作者: whyukpei (乔)   2014-07-03 18:25:00
历史系的选修兼通识比较偏选修,本来就比较硬,要修要有心理准备,老师和助教的要求相对比较高。历史系的选修课不是作业交得多,点名都有到就会得高分,考试也是一样,我不晓得同学们用什么方法评价自己的期末考试,身为历史系的学生,考了那么多次试,真没几次是觉得自己考得很OK
作者: s682663 (S六十八兩千六百六十三)   2014-07-04 10:00:00
兼选修比照人文类科的撰写报告方式根本正常,自己没评估好
作者: a54888131 (舜公)   2014-07-04 20:01:00
我虽不是这门课的助教,但也是担任过通识助教的历史所研究生。我也遇过很多次学生来反应为何点名有到作业有交,分数还是只能拿B或B+?基本上我会委婉地说,因为你的考试或作业的内容没有达到高分的标准。其实本来就是这样啊这世界本来就不是有付出就有回报的,更何况付出多少努力说真的也没有一定的标准,有没有念到老师真正希望学生知到这重点才是真的。还是说原PO以为大学历史跟中学历史一样只要背背书写选择题就好?这是很大的误解喔...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