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写得很好 借来讨论
其实国外来说以jeff nippard就常常有提倡所谓科学练法
其中有个观念就是不需要每次都力竭
最近他还有找运动科学专家 Dr.Mike来讨论一些健身观念
包含要不要力竭 包含作弊组 包含神经与肌肉连结等等
https://youtu.be/SYt4xPKUR3E?si=kidUikejj3oGbWnM
很多观点是大多数人认为超级重要的
但他们提出了一些意见 给予一些经验解说
也有是被忽略的一些观点 这部应该新手或老手都很适合
训练说白了练到最后就是回归那几点 可是经典的迷思最好还是与时俱进
去了解有没有更有效率的练法或观念~~~
偶尔更新一些观念也很赞
作者:
hiaries (aries)
2024-05-30 10:52:00好奇问问,不要每组都力竭,是指假如同一个动作要做3组,那前两组可能在RPE8-9,最后一组再到10吗?(除了大重量低次数的动作)还是连最后一组都不要追求达到RPE10*更正,大重量低次数以外的动作
说到底就是:一个力竭 各自表述"不需要每次都练到力竭"这句话,有心人士可以解读为-看吧,根本不需要练到力竭-看吧,有时候需要练到力竭反正有流量的人,怎么解释都对,流量才是一切。
作者:
hiaries (aries)
2024-05-30 11:26:00了解,thanks~
我自己是力竭肌肉才明显有成长 但是状态不好的时候放过自己几次也还好
作者:
Chikei ( )
2024-05-30 16:07:00mike没在装,他在自家频道都公开谈用药的
问题是 很多人觉得自己力竭了教练要求下还能撑2-3下根本弄不清楚自己训练的强度 老是担心自己 训练过度训练力竭 结果是训练不足的比较多吧
力竭有需要区分自然与否吗 两者的训练思路应该大不相同
接近力竭 高容量 四年前练法又回归了我们离训练过度都很遥远我是觉得多尝试 找出自己适合的方式
作者: shane24156 (喷水绅士) 2024-05-30 19:02:00
训练过度很简单吧
过度训练不见得是训练太多 也可能是恢复太慢太少啊不然谁每天睡10小时的
作者:
baw88 (小宝)
2024-05-30 20:14:00每次状况不同,依当下去调整就好,毕竟大家还要上班,有家务要做,除非你不用担心生活费,每天睡好睡满,固定时间吃饭还不用算时间,也不用担心操太累会影响工作,甚至不用备餐
工作上的过劳跟训练过度是两件事情!但我相信过劳的一定比训练过度多
记得之前看一个健美的名人谈到阿诺肩推时说过,他说如果自己出一本书,里面放几个胡来的动作,一定也一堆人跟着练之前不就有个影片Cbum跟一个男的应该也是网红练,网红练完Cbum问他怎么听了你还没力竭,网红说这样太累没办法练其他的,Cbum傻眼*停了
现在的健美选手有没有纯科学健身思维练出来的毕竟科学训练这一套其实也有好几年了大概印象2016开始慢慢开始喊科学健身吧我自己当初练肌力用科学训练想法的确进步蛮快的
作者: rasgar 2024-05-30 21:52:00
帮楼上上补 是cbum 跟David laid 练的时候说的
作者: shane24156 (喷水绅士) 2024-05-31 00:11:00
回复不过来就是训练过度啊
作者:
trapt (aa)
2024-05-31 11:36:00我也想问 一样重量次数自己练好像没力了 教练在旁边就是看的出来还能再做3下 怎么解决?而且还真的做的上去?
新手会容易放弃最后几下,大部分的人都是建议做到体感力竭,因为通常离真正的力竭还很远;自己判断的方法也很简单,如果你有一定的训练基础,只要你还可以做完整的行程而且动作跟姿势没有跑掉,就代表你还没力竭,但这很吃经验跟肌肉控制,因为有时候你觉得你没力竭,也可能是因为你已经代偿了。唯一建议就是感受目标肌群的肌肉收缩。
作者:
gg3b0 (咭咭三比灵)
2024-06-01 13:01:00向心力竭 向心有黏滞感且需要花3-4秒以上推起就差不多了
作者:
ChenDotQ (好人好事代表 no.4440337)
2024-06-02 13:25:00不力竭是不想神经疲劳吗?
大重量力竭容易下一组会没办法做一样重量次数,降低训练效果
作者:
ccufcc (皮卡波)
2024-06-02 16:06:00训练过度很简单,没听过横纹肌溶解?尿都变可乐深茶色还在质疑代谢负荷或中枢征召?
作者:
acircus (Yeti)
2024-06-02 20:18:00这种东西就是自己去尝试找到适合自己的就好了追求容量跟力竭都尝试一下,才能抓到自己适合什么法则
作者:
Mimmature (Musicians Immature)
2024-07-01 01:25:00大多数人还没力竭就意志力薄弱放弃了用不着担这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