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与特点-3

楼主: catimimi919 (catimimi919)   2011-05-25 21:54:57
2007-02-09 11:00:38 来源:国际线上综合 编辑:蒋莉莉
http://0rz.tw/yphln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特点
从上面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形成过程的简单回顾中,可以看出它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开放性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从其形成法国过程来看,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它不是
一个封闭保守的理论体系,而是一个开放创新的理论体系。它兼收并蓄,广采博取各
种人类的文明成果,不断用新的实践和新的理论充实、完善和发展自己。 马克思主
义新闻观的创立者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理论奠基过程中就吸取了一些资产阶级理论
家们的积极成果。如新闻真实性问题、新闻自由问题、报刊的批评和监督功能问题等
等,都是在借鉴资产阶级新闻理论的基础上确立起来的。但是可以明显看出,他们作
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在借鉴过程中都赋予这些观点以新的理论内涵,并揭示其
理论实质,从而在本质上与其区别开来。例如同是讲新闻自由问题,他们就强调新闻
自由的阶级属性,强调新闻自由实现的条件,同时批判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新闻自由
的限制和剥夺等。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开放性还表现在对无产阶级新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上。它总是根
据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发展阶段新闻工作性质与任务的变化,用
新的实践、新的理论来充实、完善和发展自己,列宁的新闻观中就有不少是在继承马
克思和恩格斯的新闻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果没有俄国面临的通过创办机关报来
建党的迫切问题,就不会有列宁关于报纸是集体的宣传员、鼓动员和组织者的独特论
断。如果不是列宁创建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所面临的经济建设的迫切任务,就不会
有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宣传的一系列思想。同样,正是中国共产党所经历的那许许
多多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史达林时期的革命斗争和新闻工作实践,才有了
中国共产党人对新闻事业的党性立场、导向作用、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作风等一系列
新闻工作重大问题的独特理解。因此说,一些人用形而上学的观点把马克思主义新闻
观看作是一种僵化的缺乏活力的“过时理论”,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开放的
条件下,不断充实和发展的实际情况的。
二、完整性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虽然处在不断充实和发展的过程中,但其基本理论和
基本观点却有着严格的科学性,许多东西一脉相承,代代相传,形成了一个严格的、
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因此,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要防止主观主义、教条主
义和形式主义的倾向,防止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的做法,要杜绝任意抓住马克思主义
新闻论述中的片言只语,断章取义的有害现象。总之,要用科学的态度,正确的方法
,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深刻领会其精
神实质。既要注意放在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下去分析其价值和意义,又要
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努力揭示其本质的、内在的、带有共同规
律性的东西,以维护其科学性和完整性。 例如对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认识。从完整
、科学的意义上说,严格的党性,应当既包括新闻事业要对党负责,也包括新闻事业
要对人民负责;既包括党要对新闻事业实行领导和监督,也包括在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
,新闻传媒、新闻工作者及广大人民群众可以利用新闻手段对党和政府工作中的缺点
和错误开展正确的新闻批评和舆论监督;既包括新闻事业要接受和服从党的领导与监
督,严格遵循新闻政策和宣传纪律办事,时钟同党中央保持政治、思想和组织上的一
致,也包括要鼓励新闻机构及新闻工作者在遵守国法党纪、新闻政策和宣传纪律的基
础上,发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按照新闻规律做好新闻工作等。任何否
定和排斥党性原则,脱离和对抗党的领导与监督的做法都是错误的。而无视党性原则
的完整、科学的内涵,仅仅将其简单地理解为“组织服从”、“紧跟照办”,不顾群
众需要和实际条件,只知赶浪头、跟风走的做法同样是错误的。邓小平同志就批评过
那些做事看来头、看风向,遇事跟风走、随风倒的现象。他指出,“随风倒本身就是
一个违反共产党员党性的大错误”。
三、原则性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阐释的是新闻事业,特别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
业的一般规律,以及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规范和指导我们新闻工作的基本
依据。因而不能将其作为一般的新闻理论知识和新闻学观点来对待,而是要作为新闻
工作的基本原则和遵循。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的许多内容都带有这种原则性特点,
例如真实性观念、党性观念、群众写观念、耳目喉舌观念、批评监督观念等等,都带
有很强的原则性,新闻媒介及新闻工作者应当自觉地将其作为自己的基本工作原则和
工作方向,并且要认真付诸实践。 还须指出的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
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新闻传播领域、在新闻工作中的集中体现。因此,新闻
工作者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真正将其作为一种工作理念和价值观念来
看待,并自觉地运用这些理念和观念规范自己的言行,审视自己的工作。例如,是把
新闻工作作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还是仅仅视为自己挣钱吃饭的手段;是把追求经济效
益作为事业发展的出发点,还是把坚持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在此基础上力求实现社
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作为事业发展的根本原则;是一味迎合受众需要,追求市场
“卖点”,传播消极、有害的东西,还是以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
的大局为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等等,这些都是原则性的问题,不容含糊的。
四、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过程说明,它是时代的产物,实践的结果,是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长期的新闻工作实践中科学总结和高度概括出来的。它时钟来源
于新闻实践,同时又为新闻实践服务。因此,不应该将它看作是纯粹“概念性”、“
理论性”的东西,更不该把它视为“空头理论”,否定它的实践性,可以说,实践性
正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生命力之所在。 正确的做法应当是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
新闻观来指导当前的新闻工作实践,来规范自身的新闻传播行为。要看到,在我们日
常的新闻实际工作中,时时、事事、处处都需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从新闻采
写、编发到新闻制作、传播;从新闻业务工作到媒体经营管理;从队伍思想建设到行
业作风整顿等等,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上述特点,充分说明了它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这也正是我们
今天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郑保卫)
来源:人民网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