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捷将精进SOP 增加应变机制

楼主: fspmlp (剩下就是你们的事了)   2023-05-12 06:25:41
中捷将精进SOP 增加应变机制
台中捷运绿线丰乐公园站昨(10)日因民间建筑工地塔吊吊臂掉落轨道,造成列车撞上吊臂的
意外,中捷公司今日表示,事发当时,相关人员均依照标准作业程序(SOP)执行,仍不足以
因应特殊状况,中捷检讨后将精进SOP,增加应变机制;此外,国内各中运量路线皆采用无
人驾驶系统,中捷的障碍物侦测系统与国内外多条捷运系统设计均相同,显示此套侦测系统
在全世界广为使用。
中捷公司表示,昨天事件发生时,随车人员及保全人员均依照SOP执行通报作业,仍不足以
因应特殊状况,经过检讨,中捷已着手精进SOP,将险阻手势标准化及强化落实,遇到紧急
状况时,保全人员以标准险阻手势(如双手高举交叉挥舞)警示,通知随车人员紧急停车,
随车人员可立即通报行控中心紧急停车。
此外,列车停靠月台尚未出发前,增加防止列车关门离站的措施,由于月台门及车门无法关
妥,列车就无法启动,因此,遇状况时由保全人员以随身物品阻碍月台门关闭,或随车人员
以随身物品阻碍车门关闭后,由随车人员立即按压“紧急按钮”以暂停列车发车。目前紧急
按钮是设在车厢内,中捷公司未来将研议在月台装设“车站紧急停车按钮”,持续努力以提
升安全乘车环境。
中捷公司说明,若是轨道发生横跨两条钢轨的金属掉落物,则会有“轨道占据”警讯回到控
制中心,该轨道电路区域会自动设定速限5公里,列车行经该轨道电路区域就会依速限降速

此外,中捷列车底盘前端装置障碍物侦测杆,列车侦测杆撞击轨道上异物后,列车便会自动
紧急煞车;此套系统是和其他国家的捷运自动无人驾驶系统设计相同,包括台北市文湖线、
新北市环状线、法国土鲁斯地铁、巴黎奥利机场捷运、里尔捷运、美国芝加哥欧海尔国际机
场等,显示中捷与全世界的侦测系统一致。
中捷公司补充,中捷绿线为中运量无人驾驶系统,国内营运中的捷运系统如台北市文湖线、
新北市环状线第一阶段,以及兴建中的台北市万大中和树林线、环状线南北环及东环、新北
市三莺线、桃园市绿线、高雄市黄线,规划中的桃园市棕线、台中市蓝线、机场捷运(橘线)
、屯区捷运(紫线)及台南市蓝线、绿线、红线均为中运量路线。(5/11*10)*台中捷运公司
新闻来源:https://www.taichung.gov.tw/2352739/post
楼主: fspmlp (剩下就是你们的事了)   2023-05-12 06:32:00
作者: GrafRaphael (德国冰酒)   2023-05-12 09:04:00
要不要弄个行动代码,以代码通知行控中心来停车?
作者: chiefoflaw (打狗师爷)   2023-05-12 09:20:00
https://i.imgur.com/nzaU24T.jpg两把钥匙才能打开盖板的设计也要改
作者: tbrs (小小光芒迷)   2023-05-12 09:57:00
这种怪是偶尔碰一次台湾中运量捷运历史二三十年就第一次遇到高楼砸死人 可能算是想定外事故
作者: evanzxcv (左蝦餃.易釩斯)   2023-05-12 10:18:00
其实只要发车前发现险阻可以立即暂停发车的SOP有做好就能挡掉十之八九的类似情况,也没跟你说是要有巨大掉落物,轨道上其他异物甚至钢轨扭曲断裂等也可以是险阻还有如严重积水、起火燃烧、隔音墙向内坍塌…等等,还有很多情况是在出站前看到就必须要阻止发车的
作者: ihl123456 (雨风评)   2023-05-12 10:34:00
看吧 就说挡门一定会列入SOP里面 呵 还一堆人不信这根本就是最直接最快速能够让列车不发车的方法
作者: evanzxcv (左蝦餃.易釩斯)   2023-05-12 10:45:00
系统尚未修改更新之前,挡门最简单暴力快速有效
作者: carlosleegg (卡漏斯)   2023-05-12 13:00:00
C大,那个盖板不用2把钥匙,一把一只手就可以开了
作者: minghfudia (magnificent bright)   2023-05-12 14:26:00
要不干脆用一根手煞车,旁边用一个钥匙孔就好
作者: FeatherLU   2023-05-12 15:55:00
还不如怎样把那些豆腐脑主管换换掉实在
作者: kevgeo (该往哪?)   2023-05-12 22:43:00
把挡门列为SOP其实是蛮智障的一件事的确几乎车门被挡住列车不会出发 但难道没听说过车门开着照样发车的意外? 有想过如果前方有险阻 基层人员用挡门方式来阻挡 结果这次刚好异常 人被夹在门上就出发了随车员也好民众也好 就是多死一个还连操作盖板的机会都没这机率的确是低到可以忽略 但在封闭独立路权被这种大型异物入侵的机率难道不是也是超级低? 全台的自动驾驶列车侦障的方法都是靠车前的侦障杆 都是采用撞到后停下避免继续造成太大的伤害 为啥没有其他更先进的侦查手段?贵阿,而且又是一个在设计上就是不太可能会用到的东西都封闭式独立路权了 本来就不会用预期需要提前侦测到大型障碍物的方式去做设计。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