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线没意外的话会是中运量
那么代表车厢应该会需要重新采购?
个人是觉得原先红橘线车厢真的不...怎么好看
车厢也呈现狭窄...感觉很不高运量
![]()
希望至少可以像中捷那样的宽阔感阿
![]()
到底是不是车厢两侧太厚了阿...
明明是高运量但是却感觉比中运量还不宽敞...
作者:
focusd (jaychen)
2021-07-14 17:43:00班次少就可以了
作者:
hicker (救护车专载笑到腹肌抽筋)
2021-07-14 17:43:00以下开放版友创作时间~~~~
作者:
focusd (jaychen)
2021-07-14 17:51:00宽也没用,台湾人看车内满了不会硬挤。没把玻璃挤破都不叫完全运用。只要比文湖宽,让乘客愿意站座椅间走道就好
作者:
el1901 (终点站 徐汇中学)
2021-07-14 18:05:00没有,独立系统,不会与旧线直通。雄黄线最大站间运量只有7000人/小时,综规建议用三节车,这数据还是太膨风,用桃绿两节车密集发车就能满足,希望后续招标时可以调整改用。
作者:
el1901 (终点站 徐汇中学)
2021-07-14 18:11:00希望下代的捷运迷是在呛谁的系统班距最短
作者:
otis1713 (segayu)
2021-07-14 18:15:00红橘还有个问题啦,运量不够,砍掉后面三节
作者:
xy1904312 (NatsuNoHaya)
2021-07-14 18:16:00预测运量低车厢应该不会买太大
作者:
otis1713 (segayu)
2021-07-14 18:16:00但我之前搭的时候觉的有点神经,其实3节有点挤,比起加宽,为何不多挂一节?其实机捷人比高捷少,但车还是比高捷宽
作者:
xy1904312 (NatsuNoHaya)
2021-07-14 18:20:00机捷有想来需求阿行李
作者:
gigihh 2021-07-14 18:46:00最大战间流量7000人,那根台中绿线规格应该是差不多的
作者: keita2277 2021-07-14 19:22:00
除了车壁厚,高捷车厢下宽上窄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21-07-14 20:01:00必须减少车高,否则如果车窄但车高仍是3米6,并不能用更小的潜盾隧道以节省成本另一方面,也有土建设计先定案导致车站、隧道都不配合车辆尺寸缩减的情形发生
作者:
gigihh 2021-07-14 21:43:00我反而觉得车高可以适当加高,多出来的空间要放萤幕也比较好利用,像日本很多新车都会有LCD的资讯萤幕,显示内容也比北高捷用的到站显示器还要丰富,可以显示各车站月台的设施对应个车门位置,方便旅客在到站前就能确定要在月台走多远,这种东西台湾其实也很需要北捷381就是受限于车体高度,因此多安装的萤幕效果不大,只能拿来政令宣导,真的很可惜多安装的萤幕也可以作为显示其他语言的显示器,这样到站资讯就可以中英日韩显示了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21-07-14 21:58:00作者: siowan135 (咕咕鸡) 2021-07-15 01:12:00
不好不好看很主观啦,比起来中捷倒是蛮复古的
作者: sagittarian 2021-07-16 00:17:00
运量会跟中捷绿线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