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10204/1914283.htm
范云反对轻轨第二期改走淡水河岸 呼吁侯友宜回头是岸
记者林铭翰/台北报导
淡海轻轨第二期蓝海线原本规划绕行淡水老街,不料引发地方反弹,经沟通后改采河岸
新路线方案,新北市政府已于去年10月29日提送修正计画到中央审议,待交通部核定后
推动。对此,民进党立委范云4日表示,轻轨当然不该走老街,但是也不该走河岸,呼
吁新北市长侯友宜“回头是岸”,不要用随意的决策扼杀了历史文化资产。
范云4日上午与反轻轨进老街水岸行动联盟于立法院召开“反轻轨进淡水老街水岸,金
色水岸是台湾瑰宝、休憩空间”记者会,与会者包括反轻轨进老街水岸行动联盟召集人
郑英和、淡江大学建筑系副教授黄瑞茂、淡水文化基金会董事长许慧明、反轻轨进老街
水岸行动联盟文宣组负责人王亮杰。
范云表示,淡水老街是淡水很重要的人文场域,金色水岸不但具有世界遗产潜力,也是
欣赏淡水暮色主要的景点,因此历史文化就是淡水人最大的宝藏,而文化部的前身、行
政院文建会也早在2002年时,就将淡水规划为“申请世界遗产潜力点”。
范云指出,轻轨当然不该走老街,但是也不该走河岸,两者都会严重影响淡水居民、游
客的生活模式,轻轨蓝海线原本规划进入老街,遭到居民强烈抗议后,新北市政府竟然
在短时间内立刻改路线,在新北市政府送至交通部的规划案中,竟然还声称已经与民众
充分沟通,才会让民众才必须以连署、抗议的方式表达心声。
范云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可以用其他公共运输接连,“轻轨不必然是唯一的选
项”,但不管方案如何调整,都一定要充分与在地居民沟通,就算是环境影响评估,也
应该进行社会影响评估,包含怎么改变在地居民的生活、商业、观光模式,呼吁主责的
侯友宜不要仓促决策,重大计画的变更应该要做完整评估,“不应该为三环三线而三环
三线”。
郑英和表示,轻轨蓝海线不管是进入老街或河岸,都一样会侵犯到用路人的权利,也影
响住家、店家生活安全的空间,以及整个社区的繁荣,希望政府不要做了破坏国家保障
的公共建设。
郑英和认为,公共建设的用意是要推动社区繁荣、地方方便性,但是轻轨蓝海线并没有
带来地方交通的方便性,反而造成地方交通不便与阻塞,有很多方向都是地方政府应该
考量、中央政府必须了解的地方。
黄瑞茂指出,轻轨蓝海线所经过的地方,就是很多居民长期生活的空间,“我作为一个
专业者,这件事我可以用一句话来讲,就是专业失控”,过程中不但没有沟通的诚意,
很多数据更几乎是挑战大家的常识。
黄瑞茂强调,淡水当然要发展,不单单只有反对轻轨,而是希望淡水可以找到发展的方
向。如果从交通的面相来看,“淡水何其有幸,前后两头一个捷运、一个轻轨”,中间
5百公尺的长度就有2、30处古蹟,应该思考有没有可能用轮子的车子运转,解决的不只
是老街的交通问题,而是整个淡水内城区的问题,甚至从老街、水岸扩散到其他景点。
许慧明认为,淡海轻轨运输系统是错误的政策,而且过程政策反复,因为早在2012由行
政院核定的淡海轻轨政策,就放弃轻轨走水岸的方案、认为此案不可行,才会采取走老
街方案,现在因为老街的居民反对,新北市政府竟然可以匆促地把已经放弃、认为不可
行的方案再次提出,“错误的政策比贪污更可怕”。
许慧明说,淡海轻轨原本就是交通部的政策,权责单位在交通部,新北市政府作为执行
单位,应该向交通部陈报在地民意的反映、淡水城市的院长,呼吁交通部把淡海轻轨的
计画彻底好好思考,思考是否可以用更智慧化、绿能化的交通系统取代。
范云表示,其实从红毛城到捷运淡水站之间本来就有公共汽车,并不是没有其他交通方式,
且淡海轻轨绿山线也已经全线通车,淡水本来就已经有相当完整的交通网,当然蓝海线
可能会再增加一点点便利性,“但是牺牲这么大是否值得”,呼吁侯友宜回头是岸,不
要用随意的决策扼杀了祖先跟未来世代都需要、非常重视的历史文化资产。
════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10204/1914358.htm
范云呛侯友宜盖淡海轻轨“随意决策不沟通” 捷运局出面打脸
记者罗婉庭/新北报导
民进党立委范云4日召开记者会,直指新北市长侯友宜淡海轻轨二期采河岸路线,未与
居民充分沟通,是在短时间内用随意的决策扼杀了历史文化资产,吁侯友宜回头是岸
。对此,新北市捷运局马上出面打脸,说明决策过程是经过长时间沟通且大多数民意
之共识。
范云4日上午与反轻轨进老街水岸行动联盟召开记者会,指出淡海轻轨不该走老街,也
不该走河岸,两者都会严重影响淡水居民、游客的生活模式,并强调金色水岸、淡水
老街都是重要文化资产,批评市府不应随意决策,呼吁侯友宜回头是岸。
记者会结束后,捷运局立即回应,淡海轻轨第二期路网,是经108年8月21日、8月28日
及109年3月23日召开3场地方说明会,获地方民意表达轻轨不进入淡水老街之共识,且
大部分民意认同河岸方案。
捷运局指出,故于考量工程技术、运输效益及地方民意下,后续朝向河岸方案推动,
目前接续办理基本设计,并同步进行环境差异影响分析、都市计画变更及修正计画等
作业,会将民众关切疑虑,透过设计提出解决对策,并于初具成果后,将持续与地方
民意沟通,以取得最大共识。
至于地方关切之航照灯塔,捷运局补充,若经评估有保存价值,后续将针对灯塔结构
安全及必要性,一并纳入评估,尽可能闪避或邻地就近保存。
对于决策经过,捷运局说明,淡海轻轨综合规划报告于102年获行政院核定,采分期兴
建方式推动,原路线核定方案以单轨布设行经淡水老街及中山路,除了二度召开地方
说明会外,也与地方展开多次沟通拜访。
过程中,地方意见表达希望不进入老街之诉求,惟仍希望交通建设留于淡水,要求提
出替代方案,故新北捷运局据以提出替代路线河岸方案。于109年3月底召开说明会,
大部分民意认同河岸方案,惟对于河岸方案细节及空间配置仍有疑虑,新北捷运局允
诺回应会在后续有设计成果时持续与地方沟通说明。
捷运局强调,河岸方案路线起于捷运淡水站后方广场,沿金色水岸环河道路续行至观
潮广场,弯入中正路衔接回原路线,沿台2乙线续行至淡水渔人码头,衔接一期路网。
捷运局说,行经河岸路段路权与行人共享,在国际主要都会城市行之有年,且本工程
更优化采用无电杆、无架空线设计,完整保留淡水金色水岸之亲水景观及活动空间。
针对沿河岸仅渡船头段约30公尺长度较为狭窄,捷运局初步评估轨道两侧留设3公尺及
1.5公尺之空间,符合一般行人通行及避让条件,且考量列车在该处同时交会机率及时
间极低,已研议营运管制配套措施纳入设计考量,民众通行安全无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