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闲聊] 除了大台北,哪里还可以养得起高运量?

楼主: cannengue (是时候了吧~)   2018-07-29 10:50:45
我先说以下是我个人观点
以全世界都会区200万左右人口的城市来说
(旧高雄市+凤山+大寮+桥头+冈山)
有福冈、温哥华、阿姆斯特丹等
有个3或4或5条捷运是很ok的
但重点在于后续的城市发展跟土地开发如何配合
人口配置才是最重要的
目前高雄市主要有几个缺点可能以致运量无法大幅提升
一、都市发展局没跟上1.
利用MRT的主力当然是MRT沿线的居民或商业区
如果非捷运沿线的容积率是n
应该要MRT沿线的容积率可以到2n或3n
把人口慢慢集中分布在捷运沿线
搭捷运自然就成为居民生活的一部分、
但现况是大家都是n
要有多的容积率要靠其他方法
二、都市发展局没跟上2.
现在有个悖论
捷运沿线宅相对于非沿线有比较贵
但买得起沿线宅的新居民也买得起车
使得住在捷运沿线的居民不一定搭捷运
想搭捷运但买不起的新居民选择非沿线更难搭捷运
可以考虑捷运沿线停车位与容积率反比的规则
想要有高容积就不能有太多停车位
想要有多的停车位容积奖励就不会太高
让捷运沿线住宅停车位少
想买的就会是想搭捷运的
觉得捷运不重要的就会去买停车位好买的非沿线地区
缺点是这算是另类的打房
一定有既得利益者反弹
三、地政局没有跟上
既然有了捷运,或是未来有捷运计画
那地政局应该要全力开发捷运沿线
因此
梦时代西侧的肥料重划区
梦时代东侧的化工厂、205厂重划区
桥头新市镇
凤西重划区
大寮机厂周边
南冈山机厂周边
以上才是重点发展主力
反对在现阶段发展
右昌高大特区
88快道沿线
中仑社区
华凤特区
(*我本来也反对开发文山特区
但如果黄线有成的话就算了)
Btw如果凤西重划区有发展起来
橘线运量一定有所增加
而且周围车流一定会塞得不要不要的
正所谓塞车就是最好的鼓励
只可惜现在还是荒地一片
四、捷运局没有跟上
高雄市的居民特性是
去工业区上班的居民是主力
市区白领是少数
因此捷运应该要
橘线(或延伸线)直捣大寮大发工业区
红线(或延伸线)直捣小港或临海工业区
然后工业区的工厂共组接驳车
接驳捷运站与工厂
并且识别证兼一卡通
比照当兵收假,上车刷卡如同打上班卡
就不用说赶上班怕迟到什么理由伯一堆
目前路竹延伸线有进入工业区
但后续影响搭乘数的还是搭捷运上班方不方便
如果有共组接驳车的话
我想运量会有所改善
细部的营运方式还可以再讨论
总归一句
总不能一直像世界级大都会一样
靠爆炸的人口红利在支撑捷运吧
靠配置手段也是可以经营得有声有色
※ 引述《WakeUpOtaku (醒醒吧!阿宅)》之铭言:
: 目前台湾有五条高运量都在大台北
: 人口多不用说,需求也多
: 不过台北后续路线都是中运量或轻轨了,也无高运量计画
: 高雄虽然盖了两条,但目前用三节跑,不算高运量规模
: 还说运量要到50万才会增节???怎不是先增节才有办法到50万?
: 台湾目前还会有地方可以撑得起高运量吗?
: 大台北境内如果再盖一条高运量,哪里还撑得起来?
作者: shter (飞梭之影)   2018-07-29 10:58:00
但 福冈也是日本少数人口一直成长的都会区虽然它的情况比较像台中,磁吸了九州的人口过去进工业区可以学新加坡 Tuas 延伸线的盖法绕厂区
作者: Kevinsun (阿肥)   2018-07-29 11:00:00
讲得很棒,这才是高捷运量低的原因之一
作者: ususa (美国)   2018-07-29 11:01:00
每个国家的地理条件/人口密度/土地使用分区/就业状况...都不尽相同,不宜简化只用人口数差不多的条件去类比该有几条..
作者: xy1904312 (NatsuNoHaya)   2018-07-29 11:09:00
高雄就是TOD不足 台北人口爆多没TOD没关系 但高捷身为台北以外的第一座捷运 TOD观念不熟 太乐观的依赖人口红利 导致现况 看看捷运站旁有什么劳工公园 中央公园 凹子底公园 都会公园 更不要说一堆国中小 这些地方不要说容积 连人都没有 市区精华地放生然后跑去发展高大文山顶新华凤 然后才跑来说捷运都服务不到民众 当然红橘线是因为当时高雄经验不足才复制台北经验 现在已经检讨十年了希望黄线不要重蹈覆辙
作者: howshue (阿斯斯)   2018-07-29 11:15:00
直接说结论 高雄有车的持有成本 <<<<< 台北台北一个车位月费就跟我在外县市的房租差不多高雄要推捷运一定要让 汽车跟机车难用
楼主: cannengue (是时候了吧~)   2018-07-29 11:19:00
简化成不让大家开车有困难,毕竟住在郊区的人没车就跟脚断掉一样,所以我觉得是要分流。蛋白区非捷运沿线者开车情有可原,如何增加沿线居民使用率才是主要讨论的重点
作者: es91213 (毛毛)   2018-07-29 11:22:00
之前黄台生的文章就有说道高雄市政府不需要为高捷负责所以不用祭出鼓励搭乘高捷甚至限制汽机车使用的措施为何高雄市府规画无法有效提升高捷运量或许也是如此
作者: yoshilin (明明可以靠脸吃饭)   2018-07-29 11:32:00
人口密度也很重要,高雄就是密度低,所以开车更方便人是经济的动物,不从经济角度考量,人是不会跟随的
作者: Xkang (一日台大人 终生台大人)   2018-07-29 11:42:00
看第一段俺就点头了 高雄是跟福冈比无误
作者: mark820324 (肥肥)   2018-07-29 11:46:00
毕竟高捷仍不是市府营运的机关 运量问题市府只会找高捷公司算帐
作者: shun01 (老胡做13年,青沼瞬活14年)   2018-07-29 11:57:00
高捷沿线TOD比较成功的就农十六吧!高铁站那边不晓得算不算?
作者: adort (dodo)   2018-07-29 12:06:00
台北捷运运量很多是新北的通勤族 反映出就是市中心房价高只能往外围移居
作者: shun01 (老胡做13年,青沼瞬活14年)   2018-07-29 12:10:00
相较之下台中绿线沿线有北屯机厂跟13期这种整地中的新开发区,正在开发中的高铁站区跟已经成熟的七期八期,貌似好上不少?虽然说还是一堆单元X跟12期还有14期离捷运绿线有一段距离就是了(然后11期有一端刚好在捷运沿线这样)
作者: Odakyu (青蛙骑士 瀬戸幸助)   2018-07-29 12:18:00
以前高捷有规划进入加工出口区与中钢 但后来产业没落都取消了
作者: JasonHuang (吉吉吉)   2018-07-29 12:21:00
高雄问题是跟红线平行的中山中华路都顺的跟鬼一样,连开车加停车时间都快跟坐捷运差不多了,捷运哪有什么吸引力?
作者: hipmyhop (黑我帕)   2018-07-29 12:32:00
作者: Auslayer (タヤシモ)   2018-07-29 12:50:00
高速公路以南的台17线就没有很顺了 是塞到爆 没替代路线
作者: s6210603 (小玉玉)   2018-07-29 12:56:00
所以林园小港比较有必要
作者: Lime5566 (ZIME)   2018-07-29 13:32:00
人口密度绝对不是问题啦 旧高市+凤山人口密度很高的
作者: dannyzzz (dannyzzz)   2018-07-29 17:25:00
应该是+凤山鸟松仁武吧大寮只能加一半认真说林园也算高雄市区紧密依存的人口
楼主: cannengue (是时候了吧~)   2018-07-29 17:49:00
鸟松仁武现在还没有捷运,所以我占先没列入,但列入的话也还是200多万量级啦,没有差别
作者: be821121 (海尼根)   2018-07-29 17:50:00
高雄人口密度低???县市合并前高雄市人口>台北市你把那玛夏桃源那些算进来当然低
作者: purin820611 (Fantine)   2018-07-29 17:59:00
单比建成区密度的话台北还是比较高 台北市的丘陵地面积比旧高雄市多不少
作者: hayden218 (Hayden)   2018-07-29 18:08:00
我一直觉得还要算流动人口 原po那几个地方观光客应该
作者: jwph (胖达)   2018-07-29 18:08:00
旧高雄市人口密度比台北市高是事实,但台北外面还有一个新北
作者: shter (飞梭之影)   2018-07-29 18:22:00
关键就在于台北都会区有大量客流来自新北市可是旧高雄县市间不像原台北县市间大多被山川阻碍当动线缩减到需要过桥或隧道时就是轨道运输优势了因为平面车流会汇集造成总线效果,塞车就十分明显
作者: ji394xu3 (萨埵十二恶皆空)   2018-07-29 18:40:00
台北市扣掉山地,平地的人口密度绝对比高雄还高,更别说台北还有更多的外来常住人口。台北市没有山地的几个区设籍的人口密度都在每平方公里2.1万人以上,中山区有河滨公园跟大直附近山区,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公里1.5万人左右,其余士林北投内湖南港文山都是山区占了不小比例。
作者: yoshilin (明明可以靠脸吃饭)   2018-07-29 18:54:00
台北人口密度会比高雄低?我长见识了
楼主: cannengue (是时候了吧~)   2018-07-29 18:56:00
无法变动的地理因素就不讨论了,已无意义。因此我把重点放在政策手段上
作者: ji394xu3 (萨埵十二恶皆空)   2018-07-29 18:56:00
旧高雄市只有苓雅8.1平方公里跟新兴+前金+盐埕+旗津6.7平方公里,合计约15平方公里有达到每平方公里2万人以上
作者: znlin (看海大叔)   2018-07-29 19:46:00
捷运直捣工业区不见得运量会提升 看楠梓加工区运量http://i.imgur.com/InV4aas.pnghttp://i.imgur.com/vHB9f5X.png简单说 高市府是为盖而盖,不顾后果。与其搭捷运通勤还不如设法搬到工作地点附近。
楼主: cannengue (是时候了吧~)   2018-07-29 20:35:00
楠梓加工区没有厂内接驳车啊所以我不是觉得直捣工业区就有用,还有有厂内接驳车,甚至还用门禁,车辆总量管制更好
作者: znlin (看海大叔)   2018-07-29 20:42:00
你说的是理想但现实中很多状况
楼主: cannengue (是时候了吧~)   2018-07-29 20:52:00
我也只是提出一个看法,实际要执行的话也当然还可以再修正,总比现在坐以待毙好吧
作者: CORSA (重型爬行兽)   2018-07-29 22:06:00
高雄中华路是因为人口密度不高 看看另一条平行的民族路每到上下班时间车流量就是直接爆炸动弹不得 民族路沿线的住宅大楼常住人口是很可怕的
作者: shter (飞梭之影)   2018-07-29 22:28:00
内科可以从文湖线走到瑞光路上班,不过要再远也不太行如果平面道路不像内科那么塞是可以广开接驳车
作者: aaronbest (心情悸动Aaron)   2018-07-30 00:10:00
ji394xu3 照你这样讲 高雄还有左营军区加上沿岸一大堆港口区还有小港临海工业区还有寿山半屏山 炼油厂等一大堆等低密度人口地区也该扣掉高雄问题是公共汽车不良+违规泛滥所以开车骑车才方便违规泛滥也导致人行道被占用侵害行人路权
作者: purin820611 (Fantine)   2018-07-30 00:52:00
确实有扣掉山地丘陵等未开发地带的算法 但没有人算建成区人口密度还要扣工业区港口算的
作者: watameki (犹罕)   2018-07-30 00:56:00
用捷运站所在的里去看该里的人口密度比较准
作者: purin820611 (Fantine)   2018-07-30 01:02:00
有人看到高雄被比下去就跳脚XD
作者: et11117 (et11117)   2018-07-30 01:37:00
虚荣
作者: kkStBvasut (奥匈帝国皇家铁道)   2018-07-30 03:46:00
阿姆斯特丹是以路面电车为主现在3条地铁(只算主干线)算爆多了
作者: jeremieh (forest)   2018-07-30 06:16:00
第一点就错,高捷捷运站周边有容积奖励机制
作者: aaronbest (心情悸动Aaron)   2018-07-30 06:52:00
purin820611 当然有 不然像松山区也可以扣掉松机 前面还有人喊台北要扣掉河滨公园算人口密度呢
作者: Metro123Star (MtSt)   2018-07-30 08:26:00
欧洲貌似喜欢把大小圈还有Y字都分成不同线
作者: ji394xu3 (萨埵十二恶皆空)   2018-07-30 08:32:00
左营区就算扣掉那些军区山区,人口密度也不会超过2万人https://i.imgur.com/iAth9fQ.jpg 台北市人口密度23000人以上的里也明显比较多https://i.imgur.com/tjcdmZD.jpg
作者: xy1904312 (NatsuNoHaya)   2018-07-30 11:38:00
楼上的图哪来的感觉很不错0.0
作者: windty (风)   2018-07-31 04:18:00
高雄只想搞轨道 但接驳公共汽车不用心做 班距那么长谁想搭 骑楼人行道也没清空 TOD没做好运输无缝也不改善前几天高雄轻轨还停驶17分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