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回应李克聪:以车为本的交通评估,该改变

楼主: Lime5566 (ZIME)   2017-12-24 00:54:12
回应李克聪:以车为本的交通评估,该改变了
逢甲大学运输与物流系副教授李克聪,近日于《苹果论坛》的投书中,提到高雄轻轨施工
后,大顺路廊交通容量降低,会造成周遭的“交通灾难”。笔者身为三民区在地人,的确
忧虑这问题,但大顺路面临的挑战应不只“改为中运量捷运”一种解法。
而且,我更要回应李教授:以车为本的交通评估,该改变了。
李教授土木工程背景,学有专精;在他文中提及的“各单位已完成的研究分析”,其实就
是李教授大作,实在过度客气。但报告中却未提一重点:分析模型设定了3%、5%、8% 三
种“私人运具移转到大众运输”的移转率,其中3-5%仍会让大顺路廊交通恶化,但若拉到
8%,路面交通反倒改善。以英、日、西等国经验,在有完善配套下,移转率可达10-15%,
不但道路减少壅塞,行人路权也大幅提升。
李教授提到“轻轨欧美日许多城市不算稀有”,这句太保守,世界上已有800多个轻轨系
统,不但欧洲普及,连公路发达的美、中,21世纪后也均有十多个城市新建轻轨。缩减道
路给轻轨使用,更是先进国家普遍作法。李教授以台湾环境特殊,认为运具移转率一定只
有3-5%不到,因而建议兴建立体化捷运,但这可能至少多花400亿经费、延后5-10年通车

那么,何不借镜世界成功案例,将经费投入“轻轨速度效率优化”、“大顺路造街”、“
商圈设计”,用更少经费更快减少阻塞,让台湾往人本交通更进一步呢?
李教授也提到,大顺路路边停车格将取消400多格(实为218格),会让商家经营困难导致
商圈没落。但从1950年代丹麦斯托勒徒步街经验发现,良好的步行环境和大众运输导向发
展,可让行人驻留、人潮与营业额也上升。因此各地纷纷推出更大胆的行人本位规划,今
年伦敦闹区牛津街封路造街就是一例。
李教授心目中的未来,仍以汽机车为主,交通评估也仅考虑车辆能否行得通畅。笔者心目
中高雄的未来,则是以“人本”为主,在完善大众运输路网下,逐渐摆脱对汽机车的依赖
。但笔者认为,高雄市府一定要听进李教授的诤言,将私人运具移转率至少10%订为关键
指标,并透过周边整体规划拉抬使用率,实践生态交通。否则“大顺路交通灾难”类似争
议,将会一再上演!
(苹果日报)
https://tw.news.appledaily.com/forum/realtime/20171223/1264809/
作者: XDDDpupu5566 (XDpu56家族)   2017-12-24 01:27:00
长兴化工附近的大顺路一堆汽车厂那种商家客群不会是行人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7-12-24 01:45:00
那种商家带来的交通量不如一般餐厅或商店
作者: nick0605 (两津勘吉)   2017-12-24 01:57:00
觉得这个投书者的观点莫过于自我感觉良好一点!一直以国外经验借镜!但国外限制私有车辆的相关配套措施却没提及!再来大顺路属于交通繁忙干道交织复杂,跟国外一些笔直干道或是限制车流的街道上的轻轨性质根本不一样!想要有效转移根本天方夜谭!
作者: shun01 (老胡做13年,青沼瞬活14年)   2017-12-24 02:08:00
高雄我是不熟啦!但是以台湾现在的状况,有底气喊以人为本的商圈根本没那么多考虑到台湾无论人行空间还是车行空间都普遍严重不足,现在该做的根本不是在那边喊以什么为本,而是应该都提供两者必要而基本的设施服务,因为实际上了不起也就只能做到这种程度而已
作者: globeMIX (心焦难耐)   2017-12-24 02:12:00
想像一下轻轨经过瑞丰夜市就好,你会想要开车找停车位,还是搭轻轨我只是比喻,轻轨没有经过瑞丰夜市我觉得行人的空间动线也确实至关重要,不是只有扔一条轻轨上去而已
作者: m09456010 (^^)   2017-12-24 08:42:00
大顺路造街 哈哈 赏车街吗
作者: velaro (下路双组合)   2017-12-24 09:15:00
觉得信义商圈算部分人本了?
作者: salebyme (salebyme)   2017-12-24 10:46:00
如果瑞丰夜市有轻轨,外地的会搭轻轨,离轻轨较近的住户会搭轻轨,其他的想不到……以上推论是考量到可及性的问题。n大讲的很好,就是私人运具限制的问题,我仅去过日本,故以日本举例,日本限制私人运具需要备有停车格等限制,所以大部份的人除了走路以外(商业、住宅区分的很清楚),大多搭乘大众运输工具,所以整个运能超棒。然而台湾要提升私人运具成本……抗议居多。所以要什么人本,只能说困难
作者: s359999 (gototai)   2017-12-24 10:50:00
夜市大学的人与谁在唱双簧呢? 内外通吃的双簧吗?
作者: hantulee (花旗卡爱用者)   2017-12-24 11:27:00
日本过路费不便宜,台湾高速公路的十倍价吧…
作者: liweihau (lee)   2017-12-24 11:53:00
提升私人运具成本不难,但在台湾没有人敢做
作者: kimchimars (kimchimars)   2017-12-24 12:06:00
高雄的车行空间,说不太上车行空间不足吧...
作者: wcc960 (keep walking...)   2017-12-24 20:54:00
发展过程不同,日本先铁路后公路,所以铁路发达/公路落后台湾倒过来,所以已经不只是技术,是思想的问题....
作者: senju (senju)   2017-12-24 20:59:00
轻轨施工时一并整理大顺路的人行道,完工后就有机会带人潮和商机了
作者: wcc960 (keep walking...)   2017-12-24 21:00:00
东京~大阪间1964年就有高铁,1969年高速公路才全线通车东京1925年就有山手线(电车环状运行开始,1h5班/班距12分)1927年就有地下铁(银座线上野-浅草/1934年到涩谷全线通车)1964年才有首都高速道路诞生
作者: kkStBvasut (奥匈帝国皇家铁道)   2017-12-25 00:36:00
日本公路有落后?
作者: wcc960 (keep walking...)   2017-12-25 02:48:00
相对于铁路发展落后啊,高速公路很多地方都还没盖齐路幅也窄(很多地方只有1+1=2线道),台湾与之比都大胜
作者: shun01 (老胡做13年,青沼瞬活14年)   2017-12-25 06:38:00
照这样讲的话,二战以前就工业化的国家哪个不是公路必然比铁路晚发展?
作者: wcc960 (keep walking...)   2017-12-25 16:24:00
所以台湾就是跟这些国家(或至少其中的日本)不一样啊
作者: shun01 (老胡做13年,青沼瞬活14年)   2017-12-26 03:40:00
等环岛跟横贯的高速公路全部通车以后再来谈台湾的公路建设超越日本吧!
作者: wcc960 (keep walking...)   2017-12-26 17:46:00
有地形和人口因素,台湾东部跟东北日本海侧和山阴相当以大动脉来讲东名间到2012年才有新东名,在那之前国道一三完胜东名高,新东名神奈川段也还没通车
作者: fanlongs (fanlongs)   2017-12-28 07:37:00
台湾盖公路比铁路重要太多了啊战备跑道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