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胶轮轨道系统的高架墩柱比较细吗?

楼主: xy1904312 (NatsuNoHaya)   2017-11-19 19:13:38
安安大家好
最近新加坡地铁新闻蛮多的我就用Google看了下
发现他们轻轨不但是高架的而且墩柱非常细
http://i.imgur.com/y8inxGg.jpg
http://i.imgur.com/U63a5Ee.jpg
http://i.imgur.com/NrhS47s.jpg
查了一下维基发现他是胶轮轨道系统
台北的文湖线墩柱好像也比环状线淡海轻轨还细
这算是胶轮轨道系统的特性吗?
像新加坡轻轨墩柱那么细就很适合路幅小的台南
如果嫌不够还可以盖成叠式高架车站缩小墩柱
是否能取代要付专利费的单轨呢?
作者: bruceytw (天天吃鸡)   2017-11-19 19:17:00
胶轨比较轻吧,比起铁轨,车辆也是
作者: doraemon129K (小薛)   2017-11-19 19:33:00
这跟地震带是否有关系?你看香港的桥墩也是很细
作者: vestinland (休息一下~)   2017-11-19 20:09:00
跟地震比较有关系,太细晃一晃就出现裂缝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7-11-19 20:17:00
1.我以为对于台南而言,选单轨的主因是“高架桥身”的量体小,并非因单轨的柱子较细? 虽然桥轻应该也会使柱子较细
作者: aa1477888 (Mika)   2017-11-19 20:22:00
台南单轨在可行性计画里的落墩宽度是15M更正 1.5M
作者: moriyaorange (hoax day)   2017-11-19 20:52:00
有些地方不常地震或从来不地震,耐震要求低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7-11-19 20:52:00
2.道路黄色实线<->柱的表面恐怕就超过0.5M,不如检讨这个?
作者: moriyaorange (hoax day)   2017-11-19 20:54:00
自然桥墩就不会像台湾或日本那样粗大
作者: chluke (慎)   2017-11-19 20:54:00
原来新加坡的马路也是不平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7-11-19 20:58:00
3.“高架桥身”也变宽了,木栅线宽7.3米,内湖线8.6米,安坑线已达9.05米,实在该再考虑量体瘦身的可能性
作者: ewings (火星人当研究生)   2017-11-19 21:03:00
台湾建筑法规的缘故。以前在匪区看建屋,三楼房屋的柱子只用铅笔细的四根钢筋,在台湾这边至少要用两倍直径的钢筋,而且数量加倍。
作者: SmileEMU800 (SmileEMU800)   2017-11-19 21:04:00
文湖线好像没有比较细耶XD不过倒是可以考虑上部结构重量,混凝土梁和钢箱梁
作者: flytofish (小鱼干花生)   2017-11-19 21:44:00
马路色差是代表有修补过,但不一定代表不平喔,之前看过日本修补过后的路面虽然有明显柏油色差,但人家一样可以做到无高低差啊
作者: NCC1305 (火车男)   2017-11-19 22:19:00
在台一线上遇过一些路段发现台湾其实也可以做得到没有高低差的修补,只是案例还很少
作者: jetling (文创人生)   2017-11-19 22:26:00
淡水线柱子比文湖线粗很多啊
作者: chewie (北极熊)   2017-11-20 00:13:00
非地震带的确有关
作者: maboa (我没有暱称)   2017-11-20 14:22:00
淡水是重运量啊 地震力跟结构本身载重是正相关的
作者: kenliu100 (漢堡是我是漢堡包)   2017-11-20 16:21:00
地震带的关系吧,这么细…感觉在台湾震一震就扁了
作者: x9420214 (风起)   2017-11-20 18:13:00
地震带 之前去上海 他们的墩柱都细到自己觉得恐怖
作者: velaro (下路双组合)   2017-11-20 18:31:00
非地震带的好处xD
作者: tanden (tanden)   2017-11-20 20:11:00
“单轨要付专利费”的出处根据?单轨系统厂商不比钢轮系统厂商多以中运量系统来说也不一定比较贵吧单轨系统行走梁轻但帽梁大喔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7-11-20 20:34:00
台南恐怕只有日立一间厂商能开价了 / 帽梁大?有吗?
作者: tanden (tanden)   2017-11-20 20:38:00
单轨的帽梁要hold住行走梁侧向力梁断面小预力吃很大小半径预力混凝土梁不好控制而且预铸行走梁就是完成面没有二次浇筑调公差说单轨建设成本较便宜...还得精算到时土建预算估低了标不出去就不好看了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7-11-20 20:45:00
感谢分享技术困难处台南绿线可行性报告表7.2-1:土木3.2亿/km含轨道不含车站;车站(含机电+收费)3.2亿/座 供电号志通讯1.9亿/km车辆4辆(每辆约7公尺)*14组 25.76亿
作者: tanden (tanden)   2017-11-21 11:33:00
做为台湾第一条单轨行走梁的设计规划至为重要最好把系统商也绑进行走梁的设计和品管参考曼谷单轨系统合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