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doggy1234567 (7654321)》之铭言:
: 高雄黄线能够走地下让我很高兴
: 不过看目前趋势台湾应该是不会有高运量系统了
: 想了解一下黄线如果是中运量模式
: 会是像红橘线这种土建高运量 机电营运中运量
: 或是 机捷 中运量
: 或是台中绿线 台北环状线 中运量
: 或是 文湖线
: 各位觉得哪种型式比较有可能是黄线
目前是中运量的机率比较大
但最重要的是 黄线的规格是否能[1;33m直通轻轨 [m
国外有LRRT在市区是立体化 郊区则跑平面 变成轻轨
如果未来黄线选用和环状轻轨机电相容的系统
在前镇端就能延伸进新湾区 [m
![]()
这样有什么优点
1. 目前新湾区和五甲被前镇河中山路和前镇区凌乱的道路系统所阻隔 私人运具不便的情况下 捷运会成为五甲前往新湾区通勤的主力
2. 五甲直接成为新湾区的腹地 新湾区的上班族可以租在五甲 五甲庞大的人潮可以支持新湾区的消费
3. 若嫌穿越新草衙地区征收昂贵 可以在龙成宫站之后往北转 穿越五甲重划区跟五甲公园 和红线交会于凯旋站 并在旧凯旋路下方设站 这样不但不用挖低穿越前镇河 也不会和站体垂直交叉
(现行规划黄线需要穿越前镇高中站体 导致转乘不良 而凯旋站体并没有碰到凯旋路)
在旧凯旋路下方设站 刚好在红线月台及环状轻轨之间 转乘两线皆不用100公尺 且黄线站体还能成为红线与轻轨间的地下通道 就不用像现在还要走斑马线才能转乘轻轨了
所以不知道黄线在选择规格上 能不能使用和环状轻轨相通的系统
甚至未来青线银线都用类似的系统
如果轨道系统都能直通 对于未来路网的设计就能更有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