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高捷被扭曲为“错误建设” 管碧玲批:台北

楼主: s6210603 (小玉玉)   2017-05-08 21:55:24
高捷被扭曲为“错误建设” 管碧玲批:台北观点
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2060677
2017-05-08 15:15
〔即时新闻/综合报导〕立法院今日续审“前瞻基础建设特别条例草案”,不过国民党立
委今日为杯葛议事,在议场内念经读报,而民进党立委管碧玲指出,在国民党立委朗读的
几篇文章中,高雄捷运不断被批评,被指是“错误的建设”,她在脸书列出数据反驳此事
,强调这是长期以来重北轻南的“台北观点”。
管碧玲指出,现阶段高捷有红、橘两线,共42.8公里,目前每天运量大约18万人次,北捷
在第三年陆续开通淡水线、中和线后,平均日运量才上升到16.6万人次,和现在高雄捷运
的运量差不多。管碧玲认为,北捷运量真正上升的关键是经过大台北都会中心的板南线通
车,每日运量提升到2000年的73万人次,就在台北市民享受便捷服务时,高雄市民争取捷
运路网却被国民党批评为没人坐的钱坑计画,这叫高雄市民情何以堪?
管碧玲表示,高捷黄线行经116万人口的都会核心区,可连结长庚医院和棒球场,相信黄
线加入后够像北捷板南线一样,大幅提升高雄捷运的运量,加上环状轻轨后,基本路网形
成,未来其他路线则可改用轻轨,借此减轻财政压力,高雄市在未来也很有机会成为一个
“永续生态交通城市”。
另外,管碧玲也提到,冈山路竹延伸线对于北高雄的路竹高雄科学园出非常重要,便捷交
通让员工在工作之余也能享有高雄市区的生活基能,这也是吸引台积电、群创等企业进入
园区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最后,管碧玲强调:“不断扭曲高雄捷运建设的意义,背后的
无知与傲慢,实在很难容忍!”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7-05-08 22:07:00
高雄黄线的加入应该是没办法像板南线加入那样大幅提升运量恐怕比较像新庄芦洲线加入
作者: edison (edison)   2017-05-08 22:09:00
估60现18,一个人口渐少的城市,那来的勇气盖地下捷运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7-05-08 22:10:00
黄线沿线的潜在乘客究竟有多少比较重要
作者: tommyyx2004 (哈囉)   2017-05-08 22:12:00
高捷的板南线已经盖好了啊中山博爱的红线不就是了?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7-05-08 22:12:00
以前高雄捷运棕线的盖法应该是含金量最高的盖法
作者: AGODFATHER (今天不打球)   2017-05-08 22:13:00
本来就错误阿 要不然机电干嘛提前接收
作者: aaronbest (心情悸动Aaron)   2017-05-08 22:15:00
哪里错误 就单纯是bot的折旧和利息压力太大 看看高铁也是撑不过去 讲的好像高捷是失败的一样edison 人口哪里少呢?呵呵 人口只是维持住而已 再来人口平盘不代表运量无法成长好吗==
作者: chiefoflaw (打狗师爷)   2017-05-08 22:19:00
高雄人口2016年减少三位数,台北市减少四位数台北一期路网,政府盖好象征性随便租给北捷,根本开外挂
作者: edison (edison)   2017-05-08 22:25:00
人口减少的数字一直有公布,这还是指户口人数,户口在,人到外地的就更不用讲了
作者: AGODFATHER (今天不打球)   2017-05-08 22:26:00
多付了2百亿 讲的真轻松
作者: watameki (犹罕)   2017-05-08 22:28:00
台北人口目前衰退全台第一 但只是因为高房价搬去新北桃园而已 那些人还是在搭北捷进台北市上班上学 所以北捷运量并不受台北人口减少所影响
作者: ujay1990   2017-05-08 22:41:00
高捷黄线如果估增长五十万以上何不盖高运量呢?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5-08 22:41:00
黄线要盖重轨吧
作者: ujay1990   2017-05-08 22:42:00
我一直认为估算太乐观!黄线是中运量啊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7-05-08 22:46:00
台北中运量的隧道内径只比高运量小一点点,省不了多少钱,地下化路线若想省钱,车辆设计很重要:https://www.ptt.cc/bbs/MRT/M.1279175736.A.660.html
楼主: s6210603 (小玉玉)   2017-05-08 22:50:00
我也觉得黄线比较像中和新芦线 都人字
作者: omkizo (陈武爱带你笑掌)   2017-05-08 23:04:00
中运量就够了 要不然像中国那样农田也盖地铁而且开6节好不好~
作者: AGODFATHER (今天不打球)   2017-05-08 23:07:00
应该高架 硬要盖起码也省点钱跟新芦不一样 核心区域路线是分岔的
作者: biang830 (拜占庭聖騎兵)   2017-05-08 23:09:00
中和线通车:民国87年12月24日..通车后扣除跨年,农历新年这些特殊月份,民国88年3月份平均日运量32.6万人这位管立委不知16.6万是怎么来的参考资料:goo.gl/KnzRl4另外,板南线通车88.12月,新店线通车88.11月前1个月88年10月平均日运量达36万
作者: mikamitomoya (三上智也)   2017-05-08 23:20:00
黄线盖高架? 经过一堆住宅区 你确定?
作者: whyooo (.)   2017-05-08 23:21:00
为了盖黄线 夸大运量67万人次捏造 贬低北捷 运量数字中和线通车 运量才16万人?无知又无耻这种立委素质真是烂
作者: AGODFATHER (今天不打球)   2017-05-08 23:28:00
新北环线也高架
作者: Lime5566 (ZIME)   2017-05-08 23:32:00
看标题就知道推文又要吵一次了0.0
作者: adort (dodo)   2017-05-08 23:32:00
台北公共运输使用率也只有4成
作者: whyooo (.)   2017-05-08 23:35:00
黄线是地下化重轨 不是中运量从轻轨 直接跳到地下重轨为了要盖重轨 才编出67万的故事反正盖完,运量差,全推给顾问公司政治人物只想把硬件设施 归功揽在身上利用地域分化 矛盾, 取得建设成果
作者: eric0925a   2017-05-08 23:44:00
贯穿高雄精华区的红线已经通车很久了 结果运量?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5-08 23:44:00
玻璃心碎满地XD
作者: eric0925a   2017-05-08 23:45:00
一直吹捧黄线 黄线运量有办法跟红线比?
作者: whyooo (.)   2017-05-08 23:49:00
玻璃心碎满地? 17万的运量 才是你的玻璃心黄线,我粗估只有8万黄线完工,整个高捷运量应该不会超过30万沿线没什么商业机能,也没大面积联开案比橘线会好一点
楼主: s6210603 (小玉玉)   2017-05-08 23:55:00
但至少会多出转乘的效益吧...
作者: whyooo (.)   2017-05-08 23:56:00
很难,转乘距离太远
作者: watameki (犹罕)   2017-05-08 23:56:00
不要太低估黄线 高雄近年人口迁徙主要是从旧市区搬到凤
作者: whyooo (.)   2017-05-08 23:57:00
人字路网,班次受限
作者: watameki (犹罕)   2017-05-08 23:57:00
山鸟松仁武一带 呈现反C字的人口迁徙外围的居民再通勤到市区内上班上学
作者: whyooo (.)   2017-05-08 23:58:00
商业流动人口才是主流白天上班,晚上下班,这种运量 其实很有限既然要盖,多说也没用了
作者: eric0925a   2017-05-09 00:02:00
三多五甲有办法跟连结南北高雄的中博比 我很怀疑
作者: biang830 (拜占庭聖騎兵)   2017-05-09 00:02:00
顺便一提,板南线通车第1个正常营业月(89年3月)的确达
作者: hantulee (花旗卡爱用者)   2017-05-09 00:02:00
黄线完工,至少轻轨加台铁地下化也完工了…
作者: whyooo (.)   2017-05-09 00:03:00
只能靠明年立委选举 好好监督
作者: biang830 (拜占庭聖騎兵)   2017-05-09 00:03:00
日平均快70万,合理怀疑那16.6万数据是故意贬低他人
作者: hantulee (花旗卡爱用者)   2017-05-09 00:03:00
至于搭乘人口,看看南冈山完工前一堆人笑称运量不高,实际
作者: biang830 (拜占庭聖騎兵)   2017-05-09 00:04:00
合理化自己
楼主: s6210603 (小玉玉)   2017-05-09 00:04:00
黄线轻轨台铁地下化红橘都通 转乘站超过十站以上
作者: hantulee (花旗卡爱用者)   2017-05-09 00:04:00
运量打脸一堆人…首班公共汽车提前开出也贡献一些转乘运量…
楼主: s6210603 (小玉玉)   2017-05-09 00:05:00
但那时候都用大冈山地区三十万人通勤族做为宣传
作者: whyooo (.)   2017-05-09 00:07:00
南冈山站启用前 桥头火车站运量还不错南冈山站启用后,就大幅衰退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5-09 00:08:00
但桥头火车站加上南冈山站的总运量是上升的
作者: whyooo (.)   2017-05-09 00:08:00
就是末端站效应
作者: edison (edison)   2017-05-09 00:08:00
原来运量8千多人就可以打脸哦
作者: dotZu (良牙)   2017-05-09 00:10:00
黄线是中运量,不管台北还是高雄的黄线都是中运量
作者: whyooo (.)   2017-05-09 00:10:00
你高兴就好黄线是重运量吧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5-09 00:11:00
但加法大师在前一篇文不是这样说的啊要不要去翻翻推文 怎么现在又转弯了XD
作者: whyooo (.)   2017-05-09 00:12:00
与其反对,不如等著看以后结果这种运量 真是令人摇头黄线施工难度,会比之前红线高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5-09 00:19:00
而且南冈山站政府只花了七亿 十几亿的数据
楼主: s6210603 (小玉玉)   2017-05-09 00:19:00
部分路段很窄 尤其本馆跟五甲
作者: dotZu (良牙)   2017-05-09 00:20:00
黄线是中运量,台北黄线、新北黄线、高雄黄线全都中运量。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5-09 00:20:00
路幅倒是其次啦 景安路都能挖捷运了
作者: countryair (countryair)   2017-05-09 00:27:00
黄线挖下去之后,会不会又让一个商圈人口流失阿
作者: whyooo (.)   2017-05-09 00:29:00
南冈山站经费11.73亿你的7亿 是出自哪里
楼主: s6210603 (小玉玉)   2017-05-09 00:31:00
黄线沿线最热闹就五甲路.三多路.建工路.澄清路...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5-09 00:33:00
http://goo.gl/xsNbsb 功课自己做啦 连高捷bot都不知道 再继续掰啊 哈哈哈
作者: whyooo (.)   2017-05-09 00:36:00
你的7亿,是高雄市负担另外的 4.73亿是中央负担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5-09 00:38:00
车站所需总工程经费为 11.73 亿元,其中包含政府办理事项额 度 0.85 亿元、政府投资额度为 7.74 亿元,民间投资额度为 3.14 亿元。
作者: whyooo (.)   2017-05-09 00:40:00
11.73亿 都是政府出的那有什么民间
作者: edison (edison)   2017-05-09 00:41:00
总之花了11亿多,然后运量多2000多,这种效益脚头乌想也知道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5-09 00:42:00
功课自己做啦 这里是捷运板不是国小地理课报告都写中文 我想应该不是很困难才对
作者: whyooo (.)   2017-05-09 00:42:00
楼上 去翻之前讨论串整个经费就是11.73亿,11.73亿 让运量日增加2000多人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5-09 00:48:00
顶埔站花76亿 多六千人 这个脚头乌不知道要怎么想
作者: whyooo (.)   2017-05-09 00:50:00
顶埔站有1.4万人
作者: et11117 (et11117)   2017-05-09 01:01:00
每天吵运量好烦
作者: pds1 (莫对恶人慈悲)   2017-05-09 01:18:00
高雄等吃台积电大补丸人口大概就可以暂时撑住了高雄还要搞港区开发案 应该多少可以增加些就业机会只是 黄线不能盖地面轻轨吗? 非得要花1000多亿??
楼主: s6210603 (小玉玉)   2017-05-09 01:24:00
老实说大顺路那边盖平面轻轨 都觉得很刺激了......
作者: c733614 (Darksky)   2017-05-09 01:41:00
延伸顶埔一部分原因是为了三莺线吧
作者: yoshilin (明明可以靠脸吃饭)   2017-05-09 02:56:00
是台北观点没错啊,在台北这样的运量一定被批到死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7-05-09 02:57:00
台北人不需帮顶埔说话,该延伸案是行政院长苏贞昌一意孤行https://www.ptt.cc/bbs/MRT/M.1164057585.A.165.html
作者: bibiwei   2017-05-09 04:29:00
天龙人要酸给他酸吧,拿最多资源的怎么不敢跟东京等国际一级城市比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7-05-09 04:31:00
那就要拿更多资源了
作者: nick0605 (两津勘吉)   2017-05-09 05:37:00
大冈山地区30万人口这句话真的超经典!当所有设籍民众都会每天往南跑,北高雄岂不变空城?
作者: ji394xu3 (萨埵十二恶皆空)   2017-05-09 05:37:00
立委这样大喇喇引用错误的北捷运量数据 实在不可取
作者: nick0605 (两津勘吉)   2017-05-09 05:39:00
台积电都要离开台湾了还巴望着他来帮高雄大补丸!
作者: ji394xu3 (萨埵十二恶皆空)   2017-05-09 05:39:00
c733614大 延伸顶埔跟三莺线没有关系,那是苏贞昌当县长时为了讨好鸿海刻意把板南线从永宁延伸一站到顶埔,否则最原始的三莺线本就计画从永宁站开始,而非顶埔
作者: nick0605 (两津勘吉)   2017-05-09 05:46:00
大冈山因为南冈山通车实际多两千人运量真的没什么好高兴的,代表大冈山地区产业经济的运输活动方向不在高雄市区!我以前讲过冈山那边有很多传产工业区,是该地区的就业社经活动的目的地,社经活动造就的运输旅次多半是在冈山地区内部来往,比较少依赖南边的高雄市区!
作者: Yelnats28 (live)   2017-05-09 05:48:00
黄线也只是算完成市区初期路网的等级而已 觉得要求不算过份 至少不是像三莺线这种硬盖再期待开发能补足运量
作者: ji394xu3 (萨埵十二恶皆空)   2017-05-09 05:51:00
民86年12月 淡水线通车至中正纪念堂民87年12月 中和线通车民88年11月 新店线通车民88年12月 板南线“市政府-龙山寺”通车https://goo.gl/5g3S6L 只有淡新中+木栅线(没有板南线时),北捷日运量就有45万人。https://goo.gl/R4gMND 板南线“市政府-龙山寺”通车,北捷日运量站稳60万人。
作者: j1992624 (惟惟)   2017-05-09 05:54:00
顶埔76yee 才1.4万? 好像也没很多
作者: keita2277   2017-05-09 05:57:00
难以容忍的是配套和执行率的低下吧?!
作者: DDJJ1069 (DJ Tom)   2017-05-09 05:59:00
三莺一期可行性评估日运量11万多人,早就直逼现在的高捷红线运量。(高捷红线有24站,三莺一期12站)
作者: pds1 (莫对恶人慈悲)   2017-05-09 06:03:00
高捷黄线要争取全线地下化? 新北环状线表示高捷黄线会不会连可行性都过不了啊
作者: ekes11 (我爱钞票)   2017-05-09 06:09:00
顶埔站要是摆在高雄捷运 运量高达第七名延伸顶埔76亿 主要是地下化在台北将近2公里 当然比较贵
作者: pds1 (莫对恶人慈悲)   2017-05-09 06:10:00
XD
作者: geesegeese (殴)   2017-05-09 06:38:00
狗咬狗ㄧ嘴毛捷运ㄧ盖至少要连续盖50年不然就浪费了
作者: pllayeer (观众就是要付钱的)   2017-05-09 08:24:00
南冈山运量要跟桥头一起看 顶埔就不用跟永宁一起看?当年顶埔通车之后实际运量也增加不到一万
楼主: s6210603 (小玉玉)   2017-05-09 08:28:00
说实在南冈山之后延伸到冈山车站后 我觉得南冈山运量会下跌很多 不过那边之后有高医分院 应该不会像青埔那样
作者: ji394xu3 (萨埵十二恶皆空)   2017-05-09 08:38:00
顶埔跟永宁一起看 大约整体较只有永宁站时 成长1万人次不过当年板南线延伸顶埔本来就也饱受争议,是苏县长坚持要板南线地下化延伸,否则跟三莺线高架一起盖,会比较省
作者: keydata (keydata)   2017-05-09 09:01:00
讲顶埔不就证明DPP只会乱搞民粹~前瞻真的是钱沾~
作者: waynedd (加西莫多)   2017-05-09 09:01:00
三民区是一块还没有涵盖在捷运路网里头.这次可以透过黄线来弥补..
楼主: s6210603 (小玉玉)   2017-05-09 09:03:00
冈山比较算是有自己的生活圈 不见得都会跑高雄就是了也会有跑台南的
作者: xy1904312 (NatsuNoHaya)   2017-05-09 09:39:00
why也太好笑 资料不都不查然后一直被打脸 拜托跟捷运不熟不要到捷运版吵好吗XD 这种素质跟立委也差不多自己错的地方就完全无视 然后一直在找别人的小毛病 等等捷运吵不过是不是又要扯港口啦XDDD
作者: wanghong (pp)   2017-05-09 10:23:00
事实上现在流行盖轻轨,便宜又快速建成..也不用开冷气
作者: ultratimes   2017-05-09 11:05:00
淡水线从来没有只通车到中正纪念堂中和线通车时,就一路从台北车站延到南势角了 谢谢
作者: ji394xu3 (萨埵十二恶皆空)   2017-05-09 11:11:00
民86年12月 淡水线通车至台北车站 更正: 05:51 的推文
作者: aaronbest (心情悸动Aaron)   2017-05-09 11:52:00
明明南冈山增加6000人次 却故意除2说只有增加2000人 然后顶埔说增加1.2万人 原来数字还可以另外标准解释啊颗颗keydata 哪里民粹?真正民粹的是有些人看到台北以外盖捷运无条件的反才是民粹 颗颗 前瞻本来就是特别预算帮助台北以外城市优先建立自己轨道路网 难道新竹台中台南高雄就不是城市吗 呵呵 再来请问是有跟台北一样盖同样高运量规格吗? 这些请先看清楚 谢谢。
楼主: s6210603 (小玉玉)   2017-05-09 12:08:00
高捷红橘不也是用高运量规格打造吗?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5-09 12:38:00
但红橘线的机电目前是中运量啊
作者: ji394xu3 (萨埵十二恶皆空)   2017-05-09 12:44:00
红橘的机电是高运量阿
作者: purin820611 (Fantine)   2017-05-09 12:47:00
高捷红橘线就是用高运量规格设计下去盖的 单位长度造价42亿/公里完全就是高运量系统的水平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5-09 12:49:00
红橘土建是高运量 但机电目前就是中运量只是预留挂六节扩充成高运量而已
作者: ji394xu3 (萨埵十二恶皆空)   2017-05-09 12:51:00
就算现在三节 也可以跑高运量阿三分钟一班 单向运量超过2万人次 就达到高运量能量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5-09 12:53:00
高捷的单向容量最多1万5而已吧
作者: ji394xu3 (萨埵十二恶皆空)   2017-05-09 12:53:00
那是高捷自己的问题 不代表系统不能跑到高运量 像人家文湖线就拼老命在跑 尖峰时段的运量根本已经达到高运量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5-09 12:55:00
把系统操到极限接近高运量 但还是中运量啊......
作者: ji394xu3 (萨埵十二恶皆空)   2017-05-09 12:56:00
文湖线尖峰时段单向运能超过2万人次 早就到高运量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5-09 12:56:00
高捷要操到单向两万人次 这种搭乘品质除非挂六节要不然天天跟跨年一样 谁要搭啊
作者: ji394xu3 (萨埵十二恶皆空)   2017-05-09 12:57:00
高捷自己也说了 日均40万人次才考虑车箱加挂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5-09 12:58:00
因为三十几万现在的系统就要崩溃了啊
作者: ji394xu3 (萨埵十二恶皆空)   2017-05-09 12:59:00
每小时单向2万人次是指系统运能 又不是真的要你高捷每小时单向运量2万人次高捷这个月运量不是才17万人吗?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5-09 13:13:00
跨年就会有30万以上 而且旅次会有尖峰离峰
作者: ji394xu3 (萨埵十二恶皆空)   2017-05-09 13:14:00
跨年? 天天跨年吗....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5-09 13:14:00
如果旅次都能平均分布 现在系统要跑到70万以上也没问题啊 但就不可能 所以30万以上现在系统就已经吃不太下来了
作者: edos (DOS)   2017-05-09 13:18:00
拿尖峰时段跟跨年来讨论?那离峰时段要不要停驶阿 XD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5-09 13:26:00
呃 讨论尖峰离峰不是大众运输最基本的前提吗
作者: edos (DOS)   2017-05-09 13:29:00
捷运的规模 是用尖峰时段/跨年 这种条件来盖的吗?再说高捷公司讲日运量40万人次才挂6节 就算30多万也没有达标
楼主: s6210603 (小玉玉)   2017-05-09 13:32:00
红线10年内 有可能可以拼拼看 橘线...算了吧
作者: CharmingWu (韩傲隐)   2017-05-09 13:33:00
台北人口往卫星城市移动,所以北捷人数会持续上升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5-09 13:34:00
尖峰离峰的人次会影响运具的选择也会影响票价的订定 我以为这是基本常识......
作者: edos (DOS)   2017-05-09 13:39:00
基本常识是用尖峰时段的运量在决定捷运系统规模?而且高捷红橘线本来就是高运量可以请问高捷尖峰时段的运量又是多少?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5-09 13:42:00
不然尖峰旅次超过单向两万人 你用单向三千的轻轨去跑这逻辑没问题吗............
作者: ji394xu3 (萨埵十二恶皆空)   2017-05-09 13:48:00
高雄轻轨每小时单向运能5000人次高雄捷运红线每小时单向运量7000多人台北捷运 区间运量 每小时最大落在3万多人次https://goo.gl/n9TTxW 高雄捷运 好像没看过类似资料
作者: heykissass (我不是肯德基)   2017-05-09 15:29:00
板南线跟黄线 这两条是没法比较 忠孝东路是台北最繁忙的路段 而且高雄问题也不再班距跟票价
作者: aaronbest (心情悸动Aaron)   2017-05-09 18:49:00
ji394xu3 我是指前瞻啦XD这波前瞻计划最多就中运量捷运(高捷黄线 中捷蓝线 桃捷绿线)而已。高捷黄线我看到资料是列车长度才40米 大概跟中捷绿线差不多。
作者: Kobe5210 (旅程)   2017-05-10 23:38:00
错误就错误还怕人家说? 当初谁喊一县一机场的?
作者: bboring (做不完的报告)   2017-05-11 12:31:00
人口密度不高硬要盖就是赔,看要赔多久的问题死要盖又不加强公共汽车系统,真的蛮诡异的京都也才两条线但有超完整的公共汽车系统,游客也没少过
作者: waynedd (加西莫多)   2017-05-11 14:25:00
京都不只有两条线.私铁也是整个轨道运输的一份子..京都公共汽车路线完整.但有多少比例是用公共汽车从京都车站搭去伏见区??去贵船或鞍马也是会搭叡山电铁..而非搭公共汽车上去..之后往例如贵船神社才会从贵船口转搭公共汽车过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