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高捷黄线苓雅段

楼主: szqecs (szqecs)   2017-03-24 12:49:08
如果用重轨,曲率半径要200 m
轨道和站点可能长这样?
http://i.imgur.com/4FOiTcC.png
另外规划中的Y2和Y3距离超远的
中间不增设一站吗?
作者: et11117 (et11117)   2017-03-24 13:00:00
可惜砍掉好多站
作者: Sunny821210 (鲜榨莱姆juice)   2017-03-24 13:06:00
觉得现在那个设计图很怪黄线2条自己的转乘点竟然被拿掉前镇高中站转乘也被拿掉
作者: king0052 (拉仔)   2017-03-24 13:22:00
如果无法搭配共构或站内转乘感觉蛮失败的
作者: et11117 (et11117)   2017-03-24 13:25:00
新公布的黄线拿到前镇高中站真的超傻眼
作者: keydata (keydata)   2017-03-24 13:41:00
会觉得很怪是因为这个案子本来是轻轨,做到一半才想改成地下化重运量,所以可以看一下交通部的新闻稿是系统未定,经费是概估
作者: relio (瑞哩欧)   2017-03-24 13:47:00
原PO可以看一下台北捷运东门站就会发现施工很简单
作者: chewie (北极熊)   2017-03-24 13:48:00
或许是类似台北环状线的中运量啦 不过就是重轨捷运吧
作者: doraemon129K (小薛)   2017-03-24 13:49:00
Sunny大在哪看到的设计图呀?
作者: jim101120 (小方方钧)   2017-03-24 13:51:00
环状线是轻轨捷运,高雄黄线应该也是这种的,台湾不会再盖高运量的了
作者: chewie (北极熊)   2017-03-24 13:52:00
其实高运量中运量算是台湾发明的名词 就是规模较小的重轨啦 环状线算不算是轻轨捷运呢...我觉得不太轻就是了XD
作者: Sunny821210 (鲜榨莱姆juice)   2017-03-24 14:02:00
作者: keydata (keydata)   2017-03-24 14:14:00
实际情况应该会比原PO的这张图还要惨,车站前后端不能马上接曲线,要插一段缓和曲线两个R200反向曲线直接接也会有问题
作者: spiritman (偏要用一卡通<3)   2017-03-24 14:23:00
科技大楼站感受不太到缓和曲线XD
楼主: szqecs (szqecs)   2017-03-24 14:30:00
伦敦地铁站都可以在曲线上了
作者: keydata (keydata)   2017-03-24 14:52:00
月台区应避免设置曲线,若不可避免R>=1000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3-24 15:16:00
如果是胶轮系统 直接90度也不是难事吧
作者: Arsitaka (阿席打卡)   2017-03-24 15:27:00
这样未来可能再补齐三多路到卫武营的路线吗QQ高中走三多路觉得这整段路很需要捷运阿
作者: chewie (北极熊)   2017-03-24 16:06:00
胶轮跟转弯角度不算有正相关
作者: pig4910 (pig4910)   2017-03-24 16:19:00
改得乱七八糟倒不如不盖,没有转乘站根本废线
作者: XDDDpupu5566 (XDpu56家族)   2017-03-24 16:44:00
前镇高中红线转乘被拿掉?在想啥?
作者: tyytt (踢歪歪踢踢)   2017-03-24 17:34:00
盖新线是很爽,但规划不好真的很哭
作者: siowan135   2017-03-24 18:45:00
规划根本还没出来阿大家在着急什么
作者: keydata (keydata)   2017-03-24 19:26:00
嗯,规划都还没出来就说要盖了~
作者: NONOTV ( )   2017-03-24 19:55:00
昨天看地方版有些网友说的还以为已经定案地下化重运量了?那个地产大师还讲得很嗨
作者: doraemon129K (小薛)   2017-03-24 21:09:00
高雄点的版主也在版上呀,他是蛮会画的但这个改成没什么转乘站的版本是否正确就要问他啦
作者: kimyestjolie (Spiggi)   2017-03-24 23:25:00
真心不喜欢目前黄线走法,觉得有点投机,而且扼杀了未来其它捷运路廊的机会,但国家就是没钱,也不知道第三条盖完还能不能再盖不过另一方面,高雄感觉一直没有完整的路网规划,路线说改就改,那之前公布的路网图到底算啥?
作者: tyytt (踢歪歪踢踢)   2017-03-24 23:47:00
推楼上
作者: ltab23279264 (北方寒冰)   2017-03-25 11:50:00
就曲率半径是还好吧,看看台北东门段.....只是如果是钢轮会很吵
作者: keydata (keydata)   2017-03-25 12:23:00
重运量最小就R200,其它系统要更小当然是可以
作者: atriple (请逐项修改)   2017-03-25 15:17:00
话说,高雄点po的路线图上的站点位置是已经决定的吗?
作者: liga504123 (崩溃博览会)   2017-03-25 16:31:00
真的,还我原本可以在狮甲转乘的黄线和可以北转中华路的棕线
作者: Metro123Star (MtSt)   2017-03-25 21:55:00
机捷转弯半径100m,还可以啦
作者: keydata (keydata)   2017-03-25 22:46:00
当初吹牛要重运量,最小就R200,机捷不是重运量啊
作者: Metro123Star (MtSt)   2017-03-31 08:57:00
机捷的车厢是20m级,高捷21.5m,北捷23.5m和中运量常见17m 16m相比还是有差距不过20m级的转弯半径真的小很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