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晚安,这篇的标题和上篇有点相似,不过内容是“反方向”的XD
一样,图多且大,使用行动网络的请注意流量~
==============================================================
周日是本人回学校的日子,本来是要搭乘火车,但因为某些原因改搭客运
于是就在到台北车站后,往机场捷运的方向走去
本次进站是取道地下连通道,亲身测试大家诟病(?)的长距离
![]()
![]()
段差提醒
![]()
随连通道启用而冒出来的厕所
![]()
大字地贴
![]()
非常充足的照明
![]()
平面图
![]()
指标系统
其实如果不含拍照的话,大概2分钟内可以走到尽头,感觉长度都被媒体夸饰惹
不过天花板却低到会有一种莫名的压迫感
身高超过185以上的可能会卡头也说不定(本人175)
来到接往机场捷运站体的出口,出现了T字路口
左侧往K区/Z区,右侧则是往Y区地下街
这样一来,此区域也同时有两大地下街系统的联络功能,不用再绕一大圈进台北车站
![]()
左侧
![]()
右侧
![]()
回望台铁方向
进入站体,从竹林方向下楼,正对的就是剪票口
![]()
![]()
可以发现还是颇有人潮,注意此时已经是接近晚上九点了
使用悠游卡进站后,由于下楼时被在电扶梯上拍照的游客挡住,于是没搭上2045的直达车
便转而等候2100的车次,并顺便纪录一下月台前端
![]()
PIDS
![]()
股道配置,左侧为普通车,再来才是本侧月台
![]()
一月台驻车中的直达车
![]()
一月台前端,不知为何有往右岔出的股道
![]()
护贝小物再加一(误)
不久后,列车到站了
![]()
![]()
![]()
等待下车旅客后,就随之上车坐定...
![]()
不过此时,车上设备又不乖了
![]()
Windows开机时BSOD的画面,错误讯息是硬件挂掉
![]()
重开机后直接抓不到硬盘 G_G
于是乎,航班资讯完全无法显示,随车的工程师只得忙着拍照回报并监控
2101,列车误点1分钟发车,不过依然展现强悍的能力
![]()
![]()
在40分钟内到达了A13站,期间A8有很多旅客下车,转搭普通车
到达A13后,一样在月台头做纪录
![]()
关灯赶人
![]()
不提供载客
![]()
行李车卸货区的CCTV,可以看到一堆铁箱溜过去
![]()
A13前端,往未来的A14方向
![]()
月台门控制器,比北捷的小台,关门后会亮上方白灯
![]()
直达车空车离站准备折返
![]()
列车后端模样
此时,因为A13采用侧式月台设计(类似淡水线地面段),于是视觉上可以穿透到对面
![]()
对向直达车
![]()
隔着月台门
![]()
直达车离站后,可以直接看到对面月台
![]()
此时已接近10点,候车人潮依然不少
不久后,普通车进站
![]()
很幸运的,居然搭到车王XD
![]()
![]()
全台第一个搭载AED的捷运
![]()
前端开门方式与北捷不同,无法透过小窗一窥驾驶室
后续路段搭乘的人数不多,且多半都是要到A18及A21(终点)
(值得一提的是,A18往台北方向有颇多人候车)
于是本人便直接搭到A21
![]()
此时已几乎无人进站
![]()
![]()
即使已经超过10点,人依旧很多
![]()
似曾相似的图片...感觉跟北捷的有87%像
![]()
中丰北路往市区方向,环北路口
![]()
中丰北路往高铁站方向,一片荒凉
再借由A21外的YouBike直达本人学校,半毛钱都没花到XD
=============================================================================
以上,一连两天、踏破全线双向的机捷踏查,在此告一段落
就这两天的观察下来,本人认为机捷其实大有可为,但确实也有很多改善空间
但绝对不会是一个“没有用”、“浪费公帑”的玩意
感谢各位的收看,也请不吝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