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耀宇 技师
最后一夜,2004年的最后一夜,
不少乡亲及官员回想这一夜都会伤心;
晚上十点多,台北捷运台北车站人山人海,
为参加跨年活动,板南线月台上拥挤不堪,
月台乘客已爆满,但电扶梯仍源源不断送入人潮。
推挤之下终点处有人跌倒叠成一堆,
造成五人受伤,
其中有二位女子的长发被电扶梯卷入,
最严重的一位头皮被掀起,
缝了一百多针,社会哗然。
通车营运多年的捷运电扶梯,
几乎每年都发生过200多次大大小小的意外事故,
只是这次特别严重而己。
事后检讨有人认为电扶梯速度太快应予减慢;
有人认为左侧行走右侧站立的做法不好;
有人认为人多时应关闭电扶梯统统用走的;
亦有人怪罪电扶梯梳子板的齿太危险…,
林林总总莫衷一是。
不过笔者认为电扶梯设备是捷运车站的标准配备,
车站出入口及动线当初就已规划好,
亦经仔细安排,电扶梯速度亦早经研究设定,
这都是专业问题,亦是专业技师们的职责。
何况机械设备尤其是会动的机械设备,
本来就潜藏着危险,
不能够因为事故的发生而人云亦云,
因噎废食,这好比像汽车总不能因它会撞死人,
而规定只能慢慢走一样。
目前电扶梯的速度为每分钟39公尺,
尚比香港(42公尺)、新加坡(45公尺)的慢,
只属中庸的速度,没有必要骤以改慢,
而降低快捷输送的机能。
根本之计实应从〝管理〞及〝教育〞两方面着手,
以促进安全。
在管理方面:
僻如特殊日子乘客进出车站人潮的管制、
紧急事故应变处理方式、
列车到离站时间的安排
(目前上下行列车常同时到达,
造成月台拥塞状况) 、
乘客动线的调整及导引(尤其在有转乘的车站);
照片一所示台北车站这穿堂口;
左右两侧有出入口,
前后是转乘梯口(淡水线、板南线及台铁),
进出上下动线交叉混杂,
人一多就乱成一团无法顺畅。
再看照片二忠孝复兴站这穿堂口,
经加设临时导引栏后,
上下乘客各走一边就顺畅多了。
因此捷运公司应多费心安排及预期乘客激增时
加派人员作疏导防护,
此外亦应于重要位置增设闭路电视,
以掌握乘客状况,意外时亦可作厘清责任用。
还有电扶梯上下两端的紧急停止按钮,
对乘客来说既不醒目亦不方便,
可否考量朝上设置,
或在较长的电扶梯中段加设停止钮,
方便乘客紧急按停。
在捷运台北车站尖峰时段最繁忙的一个电扶梯前,
墙面上有二个大广告,往下走第一块是个大看板,
第二块是个大萤幕,广告效果必然很不错;
美女俊男就在你眼前非看不可。
但这声色俱佳的大萤幕已近电扶梯底(见照片三),
当你盯着萤幕还没回过神来,人已到电扶梯底;
小伙子反应快尚可免除意外,
老人家迟钝点难免踉跄摔跤。
笔者建议这萤幕的广告收入虽多,
捷运公司还是不赚才心安
(萤幕左下角那行叫人小心的小字,
会看到时大概是萤幕上出现个丑八怪)。
http://i.imgur.com/cZDHnNU.jpg
照片一
http://i.imgur.com/1cbuw6t.jpg
照片二
http://i.imgur.com/zoEh1Qr.jpg
照片三
在教育方面:捷运除了便捷外,
当初强调的亦是整洁及舒适;禁烟禁食禁喧哗。
早年捷运警察还会纠正站外抽烟者,
但现今有太多〝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的人,
大家自由多了;
笔者曾纠正车上吃口香糖的小朋友,
还遭做阿妈的白眼珠〝囝仔食甜有虾咪要紧〞,
年青人手拎杯没喝完的珍珠奶茶,
大声对手机哈啦亦在所多有,
吐槟榔汁的倒是没见过,
这要感谢大哥们爱驾车不坐捷运。
小朋友在月台上追逐嘻闹,做父母的亦放任不管,
因此要保持水准还是得请捷运公司多
〝耳提面命〞吧;
好的文化养成在教育,
多做广播提醒的乘客教育工作,
对故意违反规定者要切实取缔;
我们社会最大毛病之一就是规定一大堆,
但上自庙堂下至庶民守法的观念不够,
徒法不能自行啊。
笔者建议在尖峰人多的车站,
请保全人员对违规者吹哨子纠正亦满有效的,
毕竟众目所视之下会收敛一点,
尖峰时段花点钱请保全人员帮忙是值得的。
捷运公司告诉年老行动不便的乘客,
应舍电扶梯改搭电梯,但我太太就很不愿搭电梯,
认为电梯有封闭感、不安全,
外头看不到里面的情况。
因此以后电梯的设计可否尽量采透明化,
以增加使用率。目前车站广播要求乘客;
右侧紧握扶手,左侧慢步通行的做法,
笔者认为不如;右侧紧握扶手,左侧小心通行来得合理。
以上是笔者对台北捷运电扶梯意外事件的观感;
不是指责批评,
只是一个曾从事捷运设计工作的土木人的建言,
期望那一夜的悲剧不再发生,
希望那是最后一夜!
手机排版请见谅
原文网址
http://www.twce.org.tw/info/技师报/431-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