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不爽不要看

楼主: RIFF ( 向问天 )   2010-10-08 20:16:10
※ [本文转录自 CrossStrait 看板 #1Chlzyq7 ]
作者: chenglap (无想流流星拳) 看板: CrossStrait
标题: Re: [讨论] 台湾前途由谁决定?
时间: Fri Oct 8 19:24:42 2010
※ 引述《atcbs (上善若水)》之铭言:
: 我想询问众位达人一个问题。
: 当然,我学识浅薄,一直搞不懂应该怎么谈这个问题。
: 之于一个地区的独立、与另一个地区的合并,是一个怎样的定义?
: 各位达人,请给出如下问题的答复,谢谢︰
: A、所谓的地区,具备何种条件可以自行选择。
: B、所谓的地区人民,在作出选择后,有48%的人选择另外一条路,这48%的人是不是要
: 屈从另外的52%的人的选择。
: C、48%的人可否选择结合起来摒弃另外的52%另作一种选择
: D、在尊重相对多数人的意见之后,怎么兼顾少数人的想法。我相信,民主自由应该是
: 在不扼杀他人权益的基础上的一种选择
算了, 我答吧.
最基础的问题, 其实并不是独立或者不独立, 而是地方政治与权力
架构. 民主政治当中, 政治的构成是蜘蛛网状的, 根据每一个不同
的课题, 依相近的原则, 组成一个个的政治单位.
每个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契约, 个人与单位的关系也是契
约.
单位的组成, 建基于受影响范围成员的互相承认之上, 比方说, 我
住在“A村”, 所有影响到A村的事情都跟我有切身的关系, 而A
村亦承认我是这个地方的成员, 所以我会参与A村的政治, 并以这
个理由要求拥有投票权.
所以最基本的判断方式, 就是“该政策的直接承受者有权参与决定
该政策的政治架构”. 你会发觉, 这是不可能强制参与的, 参与者
或多或少都一定是先承认和自愿加入这制度, 这制度才成立.
因此, 只要一个范围里的主要成员都同意自己拥有决定该事的权力
, 并同意及参与此制度时, 投票才有意义. 所以民主并不是投票而
产生的, 投票的重要性, 不及“参与者愿意公正投票, 及接受投票
结果”重要.
固然你第一条问题所说的“条件”本身是不存在的, 因为根据的并
不是地理上的条件, 而是“参与者的共同认同”, 举个例子好了,
比方说选两岸版的版主, 你和我和这里所有人住的地方不同. 但我
们还是可以举办一次投票去选, 为什么?
因为我们自认也互相承认对方是此版的版友, 受到版主是谁这件事
影响, 如果有一些人从来都不在这贴文, 他虽也是 ptt 的站友, 你
也会感受到, 版主对他受的影响不及你我大, 因为他只看, 没有机
会受版主规制.
而就算版主怎选, 我们大抵还是保持互相认同及留在此版, 那我们
在参与投票上的理据即如此. 你可以切身代入地想, 如果有一天突
然八卦版涌入大量从不在两岸版贴文的人进两岸版, 控制两岸版版
主选举的结果, 你会有何感想, 深入想一下这原则就清楚了.
第二点, 民主是建基于“承认结果上”, 并不是屈服, 而是投到自
己比较不想要的结果, 也能接受这点最重要. 如果说 52% 和 48%
的人, 不是单纯支持和反对的问题, 这其实毫无意义, 真正重要的
是, 是双方对民主制度的承认程度.
民主精神的制度, 遇到这种情况, 并不会将重点放在“52% 我就是
大多数, 你要听我话”这点上, 而更重视的是“48% 的人不同意”
这点, 因为民主制度的重心并不是怎样去给予权力, 而是尊重反对
声音. 当反对者接近一半的时候, 这意味着这结果即使是“理论上
的大多数”, 也有近半的反对者, 是不稳固的多数. 弱势多数.
因此, 遇到这种情况, 往往会倾向将议题再议, 给予公众多点时间
去讨论, 在寻求更明确方向后下次投票. “大多数”并不是指多过
一半, 而是指“社会采取这决定也不会产生严重分裂”才叫大多数
的情况. 所以民主并不单靠投票就可以完成的, 而是一整套对待不
同意见的原则.
52% > 48% 迷思在于专制主主义的思想, 专制主义强调“我是较强
/较正确/较多人”, 因此另一方应该听从命令. 民主主义却是在于
尽量取得同意者的支持, 以及尽量得到不同意者的谅解. 支持者会
负责进行政策, 反对者也接受结果, 但同时监察支持者的失误. 事
实上支持者和反对者都是在合作, 而不是敌对.
情况就像打麻雀, 要打台湾牌还是广东牌, 自是少数服从多数, 但
是就算你有三个人说要打台湾牌, 你还是得说服剩下那个人去打,
如果结果是双方变成敌对, 他跑掉你只会三缺一.
第三点上, “选择结合起来”这件事问“可否”本身之前, 这问题
其实有问题的, 这问题的答案完全是“可”, 反而还有什么可能会
导致“否”? 即使在专制国家当中, 不用 48%, 如果你能够将 20%
的反对者结合起来, 已足够发动一场消灭现有专制政权的内战了.
民主制度一旦出现有两方都有足够的力量, 互相都不能承认输给对
方, 杯葛选择或者否认结果, 民主制度即时崩溃. 民主只能建立在
互相承认之上, 一旦互相不承认, 则根本就不会有民主制度, 而是
分裂成两个制度, 两个政权, 两个国家.
看到这一点你就会理解到, 独立运动或分裂成两个国家, 正是源自
“这同一群人的冲突大到无法处于同一体制里”, 这才是重心, 如
果你和我和某人, 三人互相见面就斩, 就算你叫我们投票解决问题
都是多余的, 因为我们即使只有三人也无法相容于同一体制里. 如
果我不服从你们两人的投票结果, 我也不可能成为这制度的成员.
因此民主会产生分裂, 这里其实省略了一件更重要的事, 就是“双
方的立场和利益有强烈的冲突”, 在专制之下并非没出现这件事,
而是强势方会使用武力镇压弱势方. 严格来说, 是将弱势方消灭.
专制有能力治标, 但治本则和专制与民主无关, 而是怎样调解这种
冲突.
比方说, 我是甲民族, 我和你乙民族住在一起, 我跟你不同民族,
是否就不能共处一个体制里? 不是的. 比方说, 我甲民族说的是英
语, 我要求你们乙民族以后也要改用英语当母语, 那你反抗, 就形
成“不可调解的冲突”, 你不屈服, 我不让步, 我跟你的民主体制
早晚会分裂消失, 而变成两个国家.
但倒过来说, 虽然你是弱势, 但我觉得, 你不改母语也没什么不好
嘛? 再给你一点的好处, 而你认为跟我在同一体制下, 还是可以坐
下来谈. 则即使你我民族不同, 文化不同, 体制还能延续.
所以重心你会发觉是价值衡量的问题, 当我觉得“要你跟我说英语
”不及“维持你我合作关系”重要, 即使我是强势, 但为了维护跟
你的合作与友善关系, 我为了后者放弃前者, 也就是我重视民主的
价值多于个人的喜好时, 你我就不会有分裂的问题.
民主制度其实就像婚姻, 结了婚之后你不懂和人相处, 就会产生离
婚危机, 所以民主只提供框架, 容人之度是民主的精神所在. 一旦
没有容人之度, 整个社会弥漫着太过自私横蛮的风气话, 民主则自
然就会消失而退化成专制.
腐败的民主最终会退化回专制, 民主并不是永生不死的.
以上应该已答了第四点, 事实上, 民主并不是想兼顾少数人想法的
问题, 而是少数人从来在制度中也有影响力的, 他们虽然在一个课
题上是少数人, 但在另外的课题上可以是多数人.
民主并不是处理单一课题, 而是所有课题, 四个人出去, 同样是我
, 我可能在选择玩什么时是多数(例如唱 KTV), 但去到餐厅点菜我
可能是少数, 可是去到 KTV 决定唱什么歌, 我又是多数.
餐厅点的菜是日本菜可能我不喜欢吃, 但我也因为 KTV 是我喜欢的
活动, 所以也接受了吃我不喜欢但大家喜欢的日本菜. 有一得, 有
一失, 民主就是这样运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