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下一直用错误的看法去看慕容世家的做法
慕容博打算要造反起义 (o)
慕容博现在要造反起义 (x)
他一直都很了解这个担子在他身上完成不了,他选择在伏击萧远山之役后假死,
就是为了化明为暗继续筹备,不然躲在少林寺干吗,吃斋抄佛经吗
就是因为他一直都很明白他当下的时机就是不行
太平盛世就是没有可能成功,从军报国夺兵权更不可能,
请不要忘记宋朝的观念是重文轻武,外戚干政也许有机会,但难度是很高,
历史上利用这方案成功的成功率低的可怜,至于进去官场文化喔,
我引用港漫<四大名捕>的话好了(取大致的意思)
蔡京表示:我都比皇帝还像皇帝了,我帮着你打皇帝是傻了吗
在地方搞起组织化很容易失败,最大原因是会引起朝廷注意,
在基本没筹备完之前,被注意到就什么都没有了,就像明教一样,
皇帝表示我很不喜欢,就派人去围剿了
宣传自己有皇帝命也是一样,就好比刘邦斩白帝的做法,
但这是在正式造反后才能用的,在没造反前敢用这一招,朝廷也是要派兵
慕容世家的大抵作法搞起内忧外患,慕容博是已经拿到吐蕃的支持了,
请注意在少林寺时鸠摩智想都不想就表示支持了,他可不是什么都没做
虽然没提到西夏跟大理有无暗中的支持者,但他应该也埋有暗桩,
如果大辽跟吐蕃当时一起打大宋,西夏跟大理也是要选一边站
武林名声的深耕是用在上一件事之后,如果中原真的发生战祸,
当时武林中有资格站出来当首领的也才几个,名声之术是用在这时候,
如果战争还没发生,累积名声当然没有用
如果其他人一起打进来时,慕容世家搞一个燕军站出来一起抵御,
只要先hold住一定攻势,到时利用这些暗桩搞定外交,
黄袍加身就只是时间的问题
计划性的造反起义是有一定步骤的,慕容世家是有一个方向在走,
有些东西时间未到就是不能进行,步骤2只要还没好,步骤3就是不可以执行
身上只有木材,但是目标是黄金,可不可以先想办法去收集部分黄金,
当然可以啊,但是一旦引起其他人注意后,到时别说黄金了,
连已经有的木材也会赔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