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法经济部长呼吁欧盟在美中之间走独立自主道路
新闻来源: (须有正确连结)
https://p.dw.com/p/3iOwz
在欧中视讯峰会举行前夕,法国经济部长勒梅尔呼吁,欧盟必须对中国采取“明确的姿态
”。他认为,欧盟至今没能形成一致的对华立场,而现在这是当务之急。德国工业联合会
则要求欧盟方面加大施压力度。
(德国之声中文网)
勒梅尔(Bruno Le Maire)是在接受周日版德国《世界报》采访时做出这一表态的。他呼吁
欧盟必须明确自己的利益,“欧洲必须强大而独立,既不依赖中国,也不依赖美国。”勒
梅尔还说,如果欧洲想要和中国这样的国家建立稳固的关系,“我们就必须捍卫我们的价
值观;如果欧盟忘却了自己的价值观,就会一无所获。”
原定9月14日在德国莱比锡进行的欧中领导人峰会因疫情、前期谈判进展缓慢等缘故宣告
推迟,取而代之的是同一天通过视讯连线举行的“虚拟会晤”。根据欧中双方的官方消息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Ursula von der Leyen)、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 (Charles
Michel)、目前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的德国的总理梅克尔以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参加
这次会晤。双方将讨论新冠疫情、经贸问题、气候保护等多个议题。欧洲方面预计也会在
会谈中提到香港议题。
德国政府内部文件狠批香港人权倒退
德国《世界报》还报导称,德国外交部在一份内部文件中“异常清晰地”抨击了中共当局
强推的香港《国安法》。这份内部文件认为,该法案将导致香港的人权状况“向中国内地
看齐”,并抨击“缺乏司法独立”,“面对肆意滥捕无法提供有效的司法保护”。
外交部内部文件还担心,香港《国安法》制造了巨大的“灰色地带”,“法律不确定性可
以被用来极大地限制自由权利”。文件撰写者指出,法案生效后,已经能观察到香港政界
、传媒界出现了自我审查。面对《世界报》的问询,德国外交部表示,不对内部文件的内
容进行置评。
德国经济界要求欧盟加大对华施压力度
即便是欧洲经济界,如今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批评中国的声音。在接受柏林《每日镜报》
采访时,德国工业联合会(BDI)的亚洲事务专家施特拉克(Friedolin Strack) 就说,五年
前,绝大多数在华德企都对现状感到满意,但是如今依旧感到满意的德企数量已经显著减
少。施特拉克指出,在华外国企业并没有获得与中国本土企业相同的待遇,中国市场依然
是全球最为封闭的市场之一。“习近平刚上台时,外界还认为中国会逐步开放、逐步自由
化;但是2017年党代会后,大家都明白,习近奔驰下的中国不会向开放、市场化方向发展
,而是会走向国有经济导向的特有模式。”
德国工业联合会同时也反对美国总统川普意图与中国"脱钩"的做法,认为这不符合德国利
益。该组织认为,欧盟方面应当加大对北京的施压力度,从而达成一份公正的欧中投资协
议。
文山/洪沙/(世界报、每日镜报)
───────────────────────────────────────
欧中峰会前夕 德报吁欧洲对中国强硬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009130193.aspx
(中央社记者林育立柏林13日专电)
欧盟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明天将举行视讯峰会。德国大报指出,欧洲轻声批评中国的年代
已结束,最近对中国的风向有所改变,鉴于中国愈来愈封闭和强势,欧洲的立场也应该强
硬。
法兰克福广讯报(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评论说,过去欧洲与中国的关系侷
限在经济,人权只是点缀,德国商人在幕后要求政府对中国的批评不要太尖锐。
不过,最近风向显然有所转变,连最支持北京的西门子总裁凯飒(Joe Kaeser)都对香港
和新疆的局势表示忧心。这样的语气前所未闻,显示中国的声望跌到低点,经济与人权再
也很难分开来谈。
最近,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访问欧洲5国,为峰会预做准备,也亲身经历到风向的变化。
法兰克福广讯报指出,中国外交官习惯摆出的家长式姿态,这次在各国招来一致性的尖锐
批评,从巴黎、奥斯陆到柏林,所有人都公开称中国是体制的竞争对手。
14日的峰会原本规划在德国莱比锡(Leipzig)召开,如今改在线上举行,焦点是欧洲与
中国能否谈成投资协定。
报导指出,鉴于中美之间的贸易冲突,欧盟原本期待中国会让步,但目前看来没有这样的
迹象,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中国反而更加封闭。北京也无意争取欧洲对中国的信任,在5G
的问题上甚至威胁意欲排除华为的国家,让人对中国的科技更加疑虑。
法兰克福广讯报分析,北京的宣传机器视西方为敌人,极力排挤西方的影响,并惩罚违背
中国利益的外国企业,不怕用人质外交对付其他国家。鉴于中国如此强势,欧洲的立场也
应该强硬,不排除像美国一样对中国实施制裁。
(编辑:周永捷)
───────────────────────────────────────
中美关系日益紧张背景下,中欧有意加强伙伴关系
http://big5.sputniknews.cn/politics/202009111032130873/
作者: 弗拉基米尔・费奥多罗夫
中国、德国和欧盟领袖拟定9月14日召开的视讯会议,将发出强劲政治信号:相互扩大市
场开放,解除贸易、投资和金融合作壁垒。这些谈判,将使各方最大程度地接近达成投资
协议。卫星通讯社咨询的专家们给出这样的看法。
德国是中欧新对话机制的倡议国
暂时,因大流行,德国作为欧盟理事会现任轮值主席国,无法召开全面的中国-欧盟“
27+1”峰会。早前,德国总理默克尔曾建议于9月份在莱比锡开会。
俄罗斯科学院欧洲所副所长弗拉季斯拉夫・别洛夫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指出,倡议依
然有效,首次“27+1”峰会或在年底举行。而且,9月14日的会晤议程,依然按照莱比锡
面对面峰会那样进行。
他说:“德国作为欧盟理事会主席国、以及默克尔的个人贡献在于,首次尝试在最高层面
与北京举行综合性谈判。参加会议的有欧洲理事会主席夏尔・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乌
尔苏拉・冯德莱恩。9月14日即将举行的峰会,将按照早前宣布的莱比锡会议议程进行。”
中国人民大学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欧盟研究中心主任王义桅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
访时指出,组织中国、德国和欧盟领袖会晤,是德国发展中欧关系的贡献之一。在美国就
中欧构建关系进行打压之际,德国的立场具有决定性意义。
他说:“德国是欧洲一体化和中欧合作的引擎之一,原因在于中国的市场对德国有巨大的
吸引力。众所周知,在欧盟成员国中,德国对中国的投资最多,并且投资涉及不少技术领
域,再加上自改革开放以来欧盟对华的技术转让比美国、日本总和还要多,可以说对中国
的技术进步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还包括社会改革、气候变化、新的领域技术进步
等方面。再有,德国同为贸易顺差国、制造业大国和出口大国,与中国有着共同的利益。
德国当前推崇的战略自主,也与中国的战略高度契合。所以德国作为欧洲一体化的主要发
动机,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对华合作的姿态。在一些欧洲国家迫于美国的压力对华政策失败
之际,德国的立场至关重要。尤其是在5G和华为问题上,德国顶住了美国的压力,没有弃
用华为,这也反映出德国希望借助华为参与5G规则的制定,而不是做美国的附庸。因此我
们应当抓住默克尔执政的晚期以及德国作为欧盟轮值主席国的机会,推行中欧投资协定谈
判的完成。我想中欧峰会举办的意义就在于此。”
中国-欧盟投资协议是峰会的主要议题
本周,欧盟驻华大使郁白(Nicolas Chapuis)表示,开放市场和消除公司壁垒,应成为峰
会讨论的优选题目。从制度上讲,各方在此问题上的立场应有利于新投资协议的通过。各
方在7年多时间里,已经举行了30场谈判。王毅外长在不久前出访欧盟四国和挪威时,呼
吁欧洲伙伴在年底前签署这份协议。
专家弗拉季斯拉夫・别洛夫认为,有更多的证据表明,“同意”要多于“反对”。他说:
“德国将竭尽所能签署协议。能否实现,将取决于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对参与国来说,
情况有时令人意外地发生变化。暂时,有些问题将在峰会期间解决。德国作为欧盟理事会
轮值主席国宣布,德国将付出努力,签署这份协议。夏尔・米歇尔和乌尔苏拉・冯德莱恩
对此也有着清晰的目标。欧盟甚至比中国更需要这份协议。与此同时,如果相互投资没有
清晰的立场,那么‘一带一路’倡议就难以推动。中国人是谈判能手,欧洲人也是。有些
问题已经商定,相互指责的问题依然存在。也许,峰会可帮助解决现存问题。”
与会期间,习主席进行沟通或做出一些承诺,对于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年底能够完成起到至
关重要的作用。王义桅说:“我认为协议不可能在峰会期间立刻就能达成,但是在欧洲关
切的一些问题上,与会期间习主席进行沟通或做出一些承诺,对于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年底
能够完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9月25日欧盟还将召开特别峰会,专门讨论对华统一
政策。那么到时可能还会形成一个对中国比较有利的结果,否则默克尔将面临巨大的压力
,因为德国在担任轮值主席国期间对华政策的协调就是统一声音,这也是默克尔外交方面
重要的议题之一。如果中欧BIT谈判取得突破,今后习主席访问德国并出席‘27+1’会议
,则有可能成为中国外交历史性的突破,对于欧盟来说也意义重大。虽然当前欧盟与75个
国家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但是中欧间的BIT无疑是最重要的。考虑到中国不仅是世界第
二大经济体,同时也是增长最快、最有活力的一个市场,欧盟非常看重在推动欧盟新一轮
投资和贸易规则谈判以及在WTO改革方面中国所能发挥的作用。所以9月14日的视讯峰会,
应该说中欧双方都是高度期待。”
为防止大国对抗,中欧需达成共识
中国期待与欧盟巩固高层沟通,以大流行后向世界经济发出正面信号。外交部发言人赵立
坚就中国国家主席参加峰会目标之一给出这样的答复。他说,这将有利于巩固政治互信,
推动务实合作,促进中欧关系的发展。
中国外交学院战略与和平研究中心主任苏浩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强调,各方存在分歧
,不应影响中国和欧盟之间的合作议程。
他说:“当前欧洲是中国‘一带一路’框架下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尤其是在面对新冠疫
情所造成的困难以及中美关系所导致的复杂局面时,中欧合作就显得更加突出。纵观全局
,中欧合作无疑是多层次的一种合作。首先,双方需要探讨协调,在横跨欧亚大陆的合作
方面确定一个稳定的制度化框架。其次,在一些重大的议题方面可能需要达成共识,比如
稳定国际局势,防止大国间对抗,加强国家间的协调与合作等。当然,中欧经贸合作仍然
最核心的合作,是互利共赢的一个方向。在这方面双方可能还会落实相关框架,商议一系
列的设想。另外,考虑到东西方的文化差异,那么在一些特定的领域,我们可能还需要进
行深度沟通,比如香港问题、西藏问题。彼此在这些问题上应当相互理解,求同存异,不
要因为分歧的存在而影响到合作的大局。”
今年春季,欧洲委员会推出欧盟新工业战略。文件中含有欧盟成员国内控制外国投资的章
节。专家弗拉季斯拉夫・别洛夫认为,中国肯定会提出,这个战略对中国大型公司并购欧
洲战略股本时将产生怎样影响的问题。
他说:“中方将提出这个议题,因为新工业政策明显是针对中国和美国的。美国是IT服务
市场,中国则拥有准备投向欧洲股本的庞大资金。10月前,欧盟所有国家,将根据欧盟共
同要求制定自己的国家法律。将建起相应的管理机制,显而易见,这些机制将首先针对中
国具体公司参加并购过程。”
中国-欧盟会晤背后的美国影子
在美国试图将自己的欧洲盟国拉入反华欧洲大西洋联盟背景下,北京不久前呼吁欧盟,联
合起来抵制美国的“极端势力”。中国外长王毅访问法国时发表了此项声明。法国是欧盟
为数不多定位“战略自治”的国家之一。
峰会期间,中国外交的这个论点将得到强化。卫星通讯社在采访专家王义桅时提问:美国
施压情况下,欧洲涉华问题有着多少独立性?王义桅认为,德国像法国一样,在很多涉及
大西洋两岸关系问题上有自己的独立性。欧盟很多问题秉承自己的主权自治。
他说:“欧洲主要是在军事安全方面独立性较差。当前欧盟有21个国家是北约成员国,包
括安全、军事、信息情报以及与军工相关的产业都非常依赖美国。不过在特朗普任期内,
欧盟与美国的分歧也日渐明显。因此我们既要认识到欧盟的软肋和缺陷,同时也要高度重
视欧盟的重要作用。目前欧盟推行主权战略自主,尤其在数字技术领域寻求独立自主,摆
脱依附美国。当然,一定程度上欧盟也要摆脱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对此中国是鼓励的。中
方主张人类命运共同体,命运应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不是依附于强权,这样国际关系
才能更好地民主化、多极化。”
峰会的主要政治议题之一,是欧盟是否响应中国发出的不要滑向“冷战”的呼吁。要知道
,美国实际上已经对华宣布“冷战”。布鲁塞尔处于相当尴尬的境地。美国人重审与盟友
的政治、贸易和军事关系,已经给欧洲人造成了创伤。实际上,欧盟并未准备好,如何应
对大流行对欧洲经济造成的后果,其中包括因隔离措施与中国生产和供应链中断。这两大
要素,将给德国和欧盟领袖们带来严重压力,测试他们在全球不确定性的严酷条件下制定
务实决策的能力。
※每日每人发文、上限量为十篇,超过会劣文请注意
⊕标题选用"新闻",请确切在标题与新闻来源处填入,否则可无条件移除(本行可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