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以巴建交/沙国下一个? 以色列走出中东困境
新闻来源: (须有正确连结)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1399393
〔编译孙宇青/综合报导〕以色列在美国积极居中牵线下,先后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巴
林建交,逐渐走出在中东的外交困境。这除了是以国的外交胜利,也是对美国总统川普的
一大利多,有助其年底总统大选选情。此外,巴林当局向来对沙特阿拉伯唯命是从,若
无沙国点头,恐怕不会做出此次决定,而这也意味沙国未来有机会与以国进一步开展关系
。
巴林建交 应经沙国点头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专门研究沙国的学者海克尔分析,波斯湾小国巴林王室在近十年前“阿
拉伯之春”民主革命蔓延时,曾寻求利雅德当局协助其捍卫统治权,自此便失去大部分的
自主权,与以国关系正常化,不可能在利雅德当局反对下进行。更重要的是,这是波湾霸
主沙国将迈向承认以国的最重要线索,差别仅在时程上的快慢。
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中东计画主任韦克士勒(Will Wechsler)则说,波湾阿拉伯
国家已察觉美国逐渐卸下领袖角色,对此“深感担忧”,加上埃及、叙利亚、伊拉克等传
统的阿拉伯强权,如今把重心摆在内政上,其他波湾国家愈发担心遭到非阿拉伯国家势力
渗透,包括什叶派为主的伊朗、亲近伊斯兰教激进组织“穆斯林兄弟会”的土耳其,以及
普廷总统领导下的俄罗斯等,“新联盟”的出现正是为了抵御这些势力。虽然以国和波湾
阿拉伯国家不是“自然成形的盟邦”,彼此存有文化差异,但他们基于地缘政治和商业机
遇上的认知,正在设法克服问题。
以阿升温 重挫巴勒斯坦
尽管如此,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关系升温,对巴勒斯坦却是一大重击。华府智库“中东研
究所”资深学者艾金第(Khaled Elgindy)指出,过去七十五年来,以沙特阿拉伯为首
的阿拉伯国家,是声援巴勒斯坦最重要的声音,且沙国近年来还不断透过金援,要求各国
暂缓与以国建立外交关系,除非以国接受巴勒斯坦在约旦河西岸建国。艾金第坦言,若沙
国与以国关系正常化之际,未能替巴勒斯坦争取到有意义的让步,以国恐怕更不可能承认
巴勒斯坦或停止占领其领土。
值得注意的是,沙国虽默许巴林与以国建交,但川普政府一名官员透露,沙国短期与以国
建交的可能性并不大,政治因素是原因之一。
中东政策成功 川普选举利多
另一方面,北京智库“中国现代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孙成昊认为,川普政
府推动以国与中东国家和解有两大目的,一是强化其“挺以色列、反伊朗”的中东政策,
二是借由外交成就来提升国内支持度,尤其是争取亲以国的基督教福音派选票。据了解,
福音派教徒约占美国选民人数的四分之一,其中有约八成在四年前投给川普。
※每日每人发文、上限量为十篇,超过会劣文请注意
⊕标题选用"新闻",请确切在标题与新闻来源处填入,否则可无条件移除(本行可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