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aptic (无明)
2020-09-12 22:22:00标题: 伙伴?敌人?对手?充满难题的欧中关系
新闻来源: (须有正确连结)
https://p.dw.com/p/3iN8r
作者:Matthias von Hein
从欧盟27国和中国领导人的大型峰会改为仅有一天的小范围线上会议——欧中峰会的“降
格”,体现了欧洲在北京和华盛顿之间,在人权和生意之间的艰难权衡。
(德国之声中文网)
原计划是三天的会议,在莱比锡举行:这原本会是中国领导人第一次和欧盟全体27国的领
导人会聚一堂。如果欧盟中国峰会能够按原计划在9月13日到15日举行,由梅克尔总理担
当东道主,那将是德国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任期内的地缘政治高光时刻。
而如今可能只有抗议示威的人才会去莱比锡了吧。因为欧中峰会已经改为线上举行,而且
会期也缩短为一天。9月1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欧盟理事会主席米歇尔(Charles
Michel)、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和作为轮值主席的梅克尔将在
虚拟的会议厅进行会谈。
6月初,当柏林方面宣布取消这场大型峰会的时候,给出的理由是新冠疫情。但这背后的
政治因素才是关键。最近一段时间,中国在欧洲各国政府圈的声望大跌。对维吾尔人的高
压政策、对香港采取的强硬手腕,这些做法在欧洲各国议会也引发了不少抗议。柏林墨卡
托中国研究中心(MERICS)研究欧中关系的学者卢可瑞(Lucrezia Poggetti)在接受德
国之声采访时指出,尤其中国在处理新冠疫情方式上的不透明,还有所谓的“口罩外交”
,都给欧洲各国造成了严重不满:“这被视为毫无廉耻的公关攻势,因为中国在很多案例
中甚至把出口的医疗物资打上援助的标签。”
体制竞争对手:中国
在欧洲,人们正在就对华关系进行重新的思考定位。面对中国越来越咄咄逼人的对外政策
,以及对内不断压制言论自由空间和侵犯人权,欧盟在2019年3月以官方渠道表达了不满
。当时欧盟委员会在布鲁塞尔公布了一份对华政策战略文件,其中第一页就明确指出:对
于欧盟来说,中国不仅仅是保护气候方面的合作伙伴,也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竞争对手,
更是“制度上的对手”,因为中国推行的是不同于西方的“另一种治理模式”。说直白一
点就是,北京试图在全世界推广自己的威权统治体系,作为可以取代欧洲式民主体制的替
代方案。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Joseph Borrell)在今年5月初接受法国《星期日
报》(Journal Le Dimanche)采访时再次强调了这一点,他非常明确地指出,欧洲过去
在处理对华关系上“有一点太天真了”,而现在要采取更为现实的路线。
与之相应,布鲁塞尔在面对中国时也开始采取一种新的、更为强硬的声调。6月底,欧洲
理事会常任主席米歇尔(Charles Michel)、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总理李克强举行了视讯会议之后,对媒体发表了一份
声明,其中的措辞就体现了这种新的对华态度